上海生物醫藥發展對標世界級產業叢集 從哪突破?

對標世界級產業叢集,上海優勢何在?該從哪裡突破?

為上海生物醫藥發展勾勒最佳路徑

與會嘉賓認為,需打造一流創新能力,構建一流創新體系,最佳化一流營商環境,重視人才與資本作用

■本報記者 劉錕

生物醫藥是上海重點發展的三大先導產業之一,當前上海也正向著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叢集的目標加速邁進。

昨天舉行的2021上海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周開幕式上,來自高階醫療器械企業、國際頂尖的藥企以及創新藥物研發機構的嘉賓們,圍繞世界級的產業叢集命題,從各自的視角探討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叢集發展的關鍵問題,共同為上海的生物醫藥發展勾勒出未來最佳的發展路徑。

前沿和原始創新能力

要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叢集,首先要釐清究竟何為世界級,它有哪些基本特徵。

聯影集團董事長薛敏表示,從高階醫療器械領域來看,世界級產業叢集應有四個標準:一是規模。產業叢集必須要相當規模,千億元級以上甚至萬億元級以上。二是數量。要具有世界一流創新能力的企業數量。三是能力。一定要有一批具有世界級創新能力的企業。四是產業鏈的完整性。以醫療裝置而言,這是一個跨學科的、極為複雜的領域,從基礎的元器件到軟體、應用等,涉及眾多行業發展。

在羅氏製藥中國總裁邊欣看來,生物醫藥產業叢集不管處於哪個階段,有兩個基本要素要貫穿始終。其一,整體體系更高水平的開放是重要前提。它能夠讓更多的人才自由地在體系內部流動,同時也能使得學術機構、科研院所、醫療機構的創新成果互享、互通。其二,要特別強調前沿和原始創新。前沿和原始創新本身又有先決條件,包括當地市場準入的條件和環境,監管和審批的環境,以及稅收政策的支撐等。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所長李佳特別強調了分工的重要性。不論是龍頭企業還是成長性較好的初創型企業,甚至是科研院所、大學裡正在孵化的專案,它們要在共同目標下彼此分工,相互協作又相互競爭。

政府的角色尤為關鍵

相對於波士頓、舊金山、倫敦等公認的生物醫藥產業叢集,上海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叢集方面有哪些優勢?如何確定自己的定位?

薛敏認為,無論是政策配套,還是人才基礎,上海在長三角一定是龍頭。特別是集聚的眾多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使得人才基礎非常好,基本形成了一個培養人才、集聚人才和人才發展的高地。上海的醫療機構優勢也非常明顯,中山、瑞金、仁濟等都是在國際上有一定地位的高階型研究醫院。很多原始創新其實來自臨床需求。同時,從醫療裝置行業看,從基礎元器件到機加工,再到眾多電子部件的製造,包括軟體產業的發展,整個長三角配套齊全,已經是世界級的產業鏈。

上海多年的產業積累也為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叢集夯實了基礎。譬如,全球藥企前20強的18家和醫療器械前20強的17家都已落戶上海,紛紛設立中國區總部或研發中心。

嘉賓們一致認為,政府在產業叢集中的角色尤為關鍵。上海的生物醫藥產業正處於加速發展階段,企業特別需要政府的引導、支援。

邁向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叢集的征途中,上海首要的要做好哪些事呢?

薛敏認為要抓住三個關鍵,打造世界一流的企業創新能力,構建世界一流的產學研醫融合創新體系,繼續最佳化世界一流的營商環境。李佳認為,事在人為,最核心的是抓住人才這個牛鼻子。當然集聚人才需要開放的環境、優質的生活條件等等,這都是上海具備的要素。同時,資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在所有要素中起到穿針引線的效果,上海要充分發揮全球金融中心的作用,引導更多資本向生物醫藥領域集聚。(來源:解放日報)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