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韓信憑什麼去了劉邦那就能獲得重用

長的帥的都已經關注評論了,你還在等什麼。

無所畏懼,所以無憂無慮。一個人過得好不好,歸根到底跟金錢年齡他人無關,年輕時為夢想奮鬥過為愛情付出過為生活努力過,無愧於心便歲月無憂!

因為不論哪個時代,人生職業的起點太重要了,一個集團的核心成員跟外圍成員的待遇、前途差距太大。諸葛亮可以不出仕,因為他吃喝不愁。可韓信不行,韓信得餬口,一開始只能飢不擇食選一個自己看好的主公效力。易地而處,諸葛亮如果當時食不果腹,天天遭人白眼,不也得隨便找個主公混口飯吃嗎?

歷史上,韓信憑什麼去了劉邦那就能獲得重用

韓信已經是大集團的參謀,就算不是核心成員,也比劉邦哪裡做治粟都尉強,做到大集團的參謀已經過了食不果腹的階段,下一步是謀求更大發展。既然韓信從項羽集團的郎中跳劉邦集團的治粟都尉,那就說明劉邦集團的官職更高,治粟都尉本身就不是高官,那麼反推郎中也不怎麼樣。再退一步說,項羽是楚國貴族,劉邦也就是在沛縣那一帶混的有點名氣而已,這一點劉邦不如項羽,劉邦又不是什麼代表正統之類的觀點。

歷史上,韓信憑什麼去了劉邦那就能獲得重用

劉邦當時是天下有名,但是劉邦和項羽的爭霸也是大家都能看得到的,劉邦和項羽比起來還是弱小很多。韓信去劉邦哪裡不是高就,而是裸辭,去劉邦哪裡很長時間沒有重用,韓信走的時候也是知道的,那憑什麼韓信願意在劉邦哪裡做小官,而不是項羽哪裡做郎中。非要拿現在標準套當時,韓信大小也是貴族,韓王信者,故韓襄王孽孫也。他是庶出又遇到滅國戰爭才家道中落的,以他的學識、家室任郎中真的不算是重用。當時還是血統統治的時代,那時候復國的那個不是貴族後代,義帝還是放羊娃呢。

歷史上,韓信憑什麼去了劉邦那就能獲得重用

在當時的天下,風雲激盪,有才華的人脫穎而出是很容易的。項羽手下不識字的佔據絕大多數,有一個貴族後代認識字做個侍衛,難道也算是重用?以韓信的條件或者說家室,光是認識字就已經足夠到任何一個勢力下做官了。在文盲率99%的先秦時期,能讀書本身就是家境不錯的證明,在大部分人都在為生存苦苦掙扎的時候,韓信有空閒讀書,還能有劍就是家境不錯的證明。

歷史上,韓信憑什麼去了劉邦那就能獲得重用

他青年時期的落魄,不代表他少年時期的富裕,如果他真的屬於那種平民階層,他怎麼買劍,怎麼讀書?在當時能讀書,有俠氣的人,一旦被舉薦,很容易做高官,這是時代決定的。韓信是非常之人,是有抱負之人,也是有超一流眼光的人。放著楚國正統,勢力最大,非常看重自己的領導不效力,跑到一個不認識不熟悉,風雨飄搖的勢力手下做個還知道什麼官職,如果正常人會選擇哪個。

歷史上,韓信憑什麼去了劉邦那就能獲得重用

作為一個在社會上摸爬混打不少年的聰明人,他有什麼理由換工作?如果是劉邦知道韓信能力,直接邀請,直接用高官邀請還稍微能理解,但是韓信主動跑去的,他的動機是什麼?他為了抱負可以忍辱負重,難道在項羽那裡不能實現抱負?難道去了劉邦那裡就一定能有高官。在那個動盪時代的,隨時都可能死掉,他憑什麼去了就一定能獲得重用,而不是意外死亡。我們看現在史記,韓信去了劉邦哪裡一開始做的是管軍糧的,還差點死掉,那你說他傻不傻,放著大勢力重視自己的領導手下的參謀不做,去做風雨飄搖的勢力的管軍糧的職位。如果說動機我覺得只有一個可能,韓信不是參謀,只是普通的侍衛,因為職位太低,去劉邦哪裡還能有機會升官,所以才去。

歷史上,韓信憑什麼去了劉邦那就能獲得重用

所以,劉邦為什麼敢把全軍交給他,就是因為韓信並不是初生牛犢,韓信是身經百戰了,山東哪次大戰他沒經歷過?西楚的項羽,不知道比漢軍諸將高到哪裡去了,韓信和他談笑風生,當然敢把全軍交給他,而且劉邦拜將時是細細盤問過韓信的,韓信也給他畫了個大餅,看上去很好辦到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