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這個病當普通感冒治,後果很嚴重!

*本文所涉及專業部分,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把這個病當普通感冒治,後果很嚴重!

它會出現高熱、血象高、CRP高,多數誤診為普通感冒,不及時治療,會導致心臟冠脈病變!

一、發熱超過5天,要警惕這個病!

2歲的小彬發熱1周了。曾到醫院驗血提示白細胞(WBC)及C反應蛋白(CRP)高,沒有其他明顯的症狀。

醫生檢查發現咽喉比較紅,考慮細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俗稱“感冒”),用了3天抗生素了仍有發熱,還出現了全身皮疹。醫生以為是藥物過敏導致的皮疹,換了其他抗生素點滴,然而病情並沒有好轉。

轉診至廣州某中心醫院,醫生髮現小彬眼睛發紅、頸部淋巴結腫大、嘴唇乾裂,考慮為川崎病。

用了對川崎病有特殊療效的人免疫球蛋白後,小彬很快就退燒了。但是醫生給小彬做心臟彩超檢查發現了川崎病的可怕併發症——冠狀動脈擴張。

醫生說,冠脈擴張是川崎病預後不好而引發的最重要併發症之一,不幸中的萬幸是小彬的冠脈擴張並不算太嚴重。

對於川崎病,小彬的母親感到很陌生。

川崎病是什麼病?

為什麼會得川崎病?

川崎病能治好嗎?

川崎病會導致什麼後果?

應該怎樣治療川崎病?

二、如何避免川崎病被誤診?

川崎病的早期臨床表現,可能只有發熱,跟普通感冒的表現沒有太大差異。因此川崎病早期不只是家長沒辦法辨認出,連醫生也無法僅根據發熱症狀就診斷是川崎病。

發病早期到醫院就診,醫生可能會給孩子扎手指(末梢採血)查血常規+CRP;然後會發現WBC明顯升高,而且以中性粒細胞升高為主,伴CRP升高;這時候醫生可能會判定為細菌感染,可能會開處方用抗生素。這種做法在臨床上很普遍,而且本質上也沒有原則性錯誤。

把這個病當普通感冒治,後果很嚴重!

圖一、川崎病表現:超過5天的持續發熱、結膜充血、唇紅乾裂、草莓舌、多形性皮疹或紅斑、頸部淋巴結腫大及冠狀動脈擴張或冠狀動脈瘤等。

因此,川崎病在早期經常被誤診為感冒、支氣管炎等常見病,這並不是醫生的錯,而是疾病還沒發展到能夠引起醫生對川崎病的警惕。

也正因如此,在兒科,醫生經常說“吃了藥如果沒有好轉,還要回來給醫生再評估一下。”換句話說,“觀察和隨訪”是兒科醫生避免漏診和誤診嚴重疾病的武林秘籍。

再高明的醫生,在疾病尚未完全呈現出來的時候,都有可能誤診。只是高明的醫生常常會動態觀察病情變化。治療-評估-再治療-再評估,如此迴圈,是兒科臨床診治的精髓。

但正如兒科蠟筆小新在

《發熱不會燒壞腦子,但這些危險訊號要小心……》

一文中提到,對於兒童來說,多數發熱見於急性感染性疾病,但是有些危險訊號應該引起重視。文章還提到,對於兒童健康危害比較大的一些疾病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保持警惕心理,而川崎病屬於對兒童健康危害甚大的疾病之一。

三、川崎病為何那麼可怕?

川崎病,之所以引起兒科醫生的重視,源於其對心臟可能造成永久性的傷害——冠脈損害。

川崎病引起的心血管損害,是影響預後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兒童時期缺血性心臟病的主要病因。而如果能夠及時診斷、早期使用人免疫球蛋白和阿司匹林,就可以大大減少川崎病發生心臟損害的風險。

把這個病當普通感冒治,後果很嚴重!

圖二、川崎病的臨床表現

川崎病合併心血管損害可持續數月至數年,多數心血管損害以冠狀動脈損害為主。

在未經治療的川崎病病例中,冠狀動脈擴張發生率高達18。6%~26%,多數可在病程的3~5周內恢復;

冠狀動脈瘤的發生率為3。1%~5。2%,約在1~2年內消退,少數可發生瘤體破裂;

5%~10%冠狀動脈病變可發展為缺血性心臟病。

把這個病當普通感冒治,後果很嚴重!

圖三、川崎病冠狀動脈病變的演變程序

把這個病當普通感冒治,後果很嚴重!

圖四、川崎病冠狀動脈造影提示明顯擴張

近年來,由於大劑量免疫球蛋白靜脈滴注的普及以及綜合治療水平的提高,冠狀動脈病變的發生率和病死率已經明顯下降。日本川崎病的病死率已經下降至0。03%,我國大陸不同地區則存在較大差異,川崎病的病死率在0。2%~1%之間。

四、為什麼會得川崎病?

川崎病,是1967年日本科學家川崎首先描述報道的,為紀念其對川崎病的認識,故以他的名字命名疾病。

川崎病好發於6個月~5歲的兒童,但近年來小於6個月和大於5歲的兒童發生率有增加的趨勢。

本病在亞籍兒童發生率高,目前並不清楚發病原因是什麼。有許多研究認為可能和病毒感染有關,但並沒有確切的依據。另外一些研究認為,可能與自身免疫系統功能的狀態有關。

儘管目前對於川崎病為何發病並不清楚,但是目前得到業內認可的發病機理是:在感染等環境因素作用下,機體免疫系統發生反應,從而導致的全身急性自限性血管炎。

五、川崎病與普通感冒,有什麼區別?

川崎病和感冒,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早期可能表現都很相似,會出現發熱。但不同的是:

■感冒,通常有咳嗽、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狀,且發熱時間通常小於5天。

■而川崎病,可能沒有感冒症狀(也可能恰好有),重要的特徵是發熱時間通常超過5天,且多數都表現高熱,很難退熱,血象高且抗生素使用無效,這種情況應該警惕川崎病可能。

此外,川崎病的典型表現還包括出皮疹(多形性皮疹)、嘴唇乾裂、結膜充血、草莓舌(舌頭長出紅色小疙瘩,像草莓一樣,故名為草莓舌)、頸部淋巴結腫大、手腳腫脹發紅甚至脫皮。

目前川崎病的診斷沒有金標準,主要依據臨床表現進行診斷:

1。持續發熱超過5天;

2。雙眼球結膜充血,且沒有感染性分泌物;

3。口唇潮紅、乾裂,草莓舌;

4。急性非化膿性頸部淋巴結腫大;

5。多形性紅斑或猩紅熱樣皮疹;

6。急性期掌心和腳心出現紅斑、硬腫,發病10~15天指趾末端開始出現膜樣脫皮,此症狀為川崎病的特徵性臨床表現。

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礎上,上述6個症狀出現5個即可診斷為川崎病。

如果出現4個主要症狀,加上超聲心動圖檢查或心血管造影顯示冠狀動脈擴張,也可診斷為川崎病。

把這個病當普通感冒治,後果很嚴重!

圖五、川崎病的典型臨床表現(草莓舌、結膜充血、嘴唇潮紅乾裂、手掌脫皮等)

而關於川崎病的治療及預後,多數病人治療效果好。早期及時診斷並使用足量的人免疫球蛋白是治療的關鍵,對於阻止川崎病導致的冠脈病變有重要作用。

但是如果沒有及時診斷,則容易損害患兒冠狀動脈,是成年後發生冠心病的潛在危險因素。為了防止冠狀動脈血栓及抗炎,通常會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藥物,是川崎病治療的重要環節。

川崎病如果能早期及時綜合治療,多數是可以完全治癒的,而且幾乎不會復發。

參考文獻:

[1]黃國英。高度重視川崎病冠狀動脈病變的臨床處理。中華兒科雜誌,2013(8):569-570

[2]劉芳,黃國英。基於嚴重程度臨床分級的川崎病冠狀動脈病變的治療和管理評價。中華兒科雜誌,2015(9):690-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