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我們的健康保駕護航的腸道細菌小夥伴怎麼突然就變壞了?

我們的胃腸道中存在著一個十分多樣而複雜的微生物群落,被稱為一個被遺忘的代謝“器官”。據估計,在我們的整個胃腸道中有超過100萬億個微生物,其數量比人類自身細胞的數量還要多。

為我們的健康保駕護航的腸道細菌小夥伴怎麼突然就變壞了?

健康的腸道菌群按照一定的比例組合,各菌間互相制約,互相依存,在質和量上形成一種生態平衡,表現為物種多樣性高和有益微生物佔優勢。當腸道菌群平衡被破壞,數量和質量的變化導致致病性和有害的微生物在腸道內的異常增加或定植時,這就是腸道菌群失調。

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將腸道菌群失衡與疾病聯絡在一起,甚至是腸道以外的疾病,包括神經精神疾病和面板疾病等。炎症似乎是將這些疾病與腸道菌群失調聯絡在一起的紐帶。一旦腸道菌群失調發生,有害的腸道微生物就開始作用於腸道,導致腸道區域性炎症。這可能破壞腸道屏障的保護作用,導致腸道通透性增加,腸道中的一些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殘渣、細菌和毒素等本不該進入血液的物質會穿過腸壁進入血液迴圈,觸發全身性炎症反應。

腸道細菌與我們互惠共生,是我們形影不離的小夥伴。那麼,好好的腸道菌群怎麼就失衡了?形影不離的小夥伴怎麼就突然變壞了,成了導致疾病發生的罪魁禍首呢?雖然腸道和腸道菌群的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已經由母親的飲食、出生方式以及我們最初的飲食決定,但是實際上我們自己在引發自己的腸道菌群失調狀態中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的飲食和生活方式選擇在腸道菌群失調的發生在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壓力、藥物、飲食和生活環境也都有影響。

低胃酸和腸道菌群失調

低胃酸會表現為多種消化問題,包括食物無法消化而發酵引起的腹脹以及營養物質吸收不良,因為食物的有效消化和吸收需要酸性環境。

胃酸低可能由於使用特殊的藥物而導致,例如,抗酸劑顯然是減少胃酸的罪魁禍首之一。但是,壓力、年齡、富含精製碳水化合物的飲食、蛋白質含量低的飲食、激素變化和某些手術等也可能導致低胃酸。

低胃酸是造成腸道菌群失調的一個常見原因。隨著胃酸的減少,腸道pH值升高,這會為細菌創造一個非常不同的生存環境,這可能會導致某些原本不適宜生長的致病性細菌大量繁殖,而那些作為免疫防禦的一部分的有益細菌卻不能正常工作。

為我們的健康保駕護航的腸道細菌小夥伴怎麼突然就變壞了?

壓力與腸道菌群失調

長期壓力會增加我們的應激激素水平,這也會破壞我們的免疫力,讓我們更容易受到腸道菌群失調的影響。研究發現,暴露在壓力下會導致某些型別的細菌過度生長,同時減少腸道細菌的多樣性。

一項研究發現,在壓力下,最顯著的變化是乳酸桿菌的水平降低和迴圈中的犬尿氨酸水平的增加,而高水平的犬尿氨酸與抑鬱相關,恢復腸道乳酸桿菌的水平可以改善情緒。乳酸桿菌在控制犬尿氨酸水平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如果乳酸桿菌的數量過少,那麼犬尿氨酸的含量就會上升,這就意味著抑鬱症的可能性更大。(延伸閱讀:腸道中缺少乳酸菌可導致抑鬱,喝點酸奶試試?)

我們知道,心理壓力可以透過減少消化酶的產生、改變食物透過消化系統的方式、減緩消化過程,導致食物腐敗和發酵發生,從而對胃腸道產生影響。此外,壓力還會導致阻止病原體粘附到腸壁的物質減少。在壓力情況下,我們也會產生較少的分泌型IgA,這是我們免疫防禦的一部分,用來抵禦入侵腸道的病原體在腸道內定植。分泌型IgA在保護胃腸道免受有害細菌侵襲和降低其水平方面都發揮重要作用。

藥物和腸道菌群失調

抗生素、避孕藥、止痛藥、非甾體類消炎藥和類固醇激素等藥物的使用會使人們特別容易患上腸道菌群失調。它們會對腸壁造成損傷,進而導致更多的炎症、刺激和疼痛。結果是,我們可能服用更多的藥物,從而導致進一步的損傷,形成惡性迴圈。

可的松和強的松是兩種常見的類固醇激素類藥物,眾所周知,這些類固醇激素對身體有非常強大的抗炎作用,因此,它們往往被一些慢性病患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長期使用。然而,這也有不好的一面。長期使用類固醇激素會抑制腸道免疫系統,這意味著當病原體進入人體時,它無法反擊。此外,對於真菌感染患者,它們還可能為真菌的滋生提供了養料。

許多人也依賴非甾體類消炎藥(比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來緩解疼痛。這些藥物會抑制腸道中健康細菌的生長。研究表明,長期接觸非甾體類消炎藥會產生一種與炎症相關的腸漏狀態,進一步加劇全身性炎症,形成惡性迴圈。這些藥物所造成的副作用甚至比我們最初想要減輕的症狀更嚴重。

為我們的健康保駕護航的腸道細菌小夥伴怎麼突然就變壞了?

最常見的導致腸道菌群失調的處方藥是抗生素。抗生素通常會不加選擇地殺死大量細菌,包括腸道中的有益細菌。這也是為什麼在服用抗生素後通常會出現腸蠕動異常(尤其是腹瀉)的原因。另外,抗生素通常被濫用,抗生素對急性細菌性感染很有效,但是卻經常被用於病毒性疾病。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抗生素的過度使用會增加未來對抗生素的需求,因為抗生素引起的腸道菌群失調會抑制免疫系統,增加進一步的細菌感染風險。

一些以提升激素水平的形式出現的激素類藥物,包括避孕藥、更年期藥物等,都會引發腸道菌群失調。反過來,這可能導致致病菌的入侵或真菌或酵母菌過度生長。許多服用激素藥物(比如避孕藥)的人會注意到在服藥一段時間後開始出現細菌或酵母過度生長相關的症狀,比如白色念珠菌。

環境與腸道菌群失調

生活在潮溼、多霧的氣候中,家中存在黴菌或真菌,以及接觸有毒化學物質和重金屬,都可能增加腸道菌群失調的可能性。

最近的許多研究強調了腸道菌群失調和帕金森病之間的可能聯絡,而暴露於高濃度殺蟲劑的人似乎更容易患帕金森症。這表明帕金森病患者接觸化學物質與他們腸道菌群的變化之間可能存在聯絡。此外,農業生產中農藥和抗生素的過度使用以及由此導致的人類水源的汙染,都被認為是導致人類更大的腸道菌群失調發生率的原因。

飲食習慣與腸道菌群失調

雖然母親的菌群、我們的出生方式和餵養方式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們的腸道菌群,而且這些是我們自己無法選擇的,但是我們生活中的一些選擇仍然可以決定我們腸道菌群的整體健康,其中,我們的飲食選擇是最重要的。

例如,可溶性膳食纖維含量極低的飲食可能會導致腸道有益細菌的缺乏,包括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在腸易激綜合症和食物不耐受患者的腸道中,這些細菌的含量通常很低。富含加工食品的飲食,特別是加工過的蛋白質和食品新增劑,已被證明會透過腸道發酵產生潛在的有毒產物。

為我們的健康保駕護航的腸道細菌小夥伴怎麼突然就變壞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多人自認為做出了更好更健康的飲食選擇,然而,對於更健康的腸道菌群來說,未必是這樣:

很多人有這樣一種信念,認為低脂肪對我們的健康和長期幸福更有益。事實上,一旦把天然含有脂肪的食物中的脂肪除去,為了使食物美味,糖的含量往往會增加。所以很多人為了追求低脂肪,最終可能會攝入更多的糖。其實,有一些脂肪是能夠促進腸道細菌多樣性和減少炎症的,比如存在於野生的富含脂肪的魚類、種子和某些堅果中的omega - 3脂肪。我們絕大多數人攝入的omega-3脂肪太少了。

有的人可能會過分關注卡路里的攝入量,選擇吃低熱量的食物,然而這樣往往導致營養缺乏,減少腸道菌群的多樣性,導致健康狀況不佳。

我們大多數人的飲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來源主要是米或面,具有很大的單一性,因此缺乏營養多樣性。同時,我們吃的多為精製的白米白麵,去除了人體必需的許多營養成分和膳食纖維。這種多樣性的缺乏也反映在腸道細菌多樣性的缺乏上。我們可以選擇各種五穀雜糧,豐富自己的碳水化合物來源;此外,多選擇全穀物,少選擇精製穀物。

大家都知道蔬菜水果富含膳食纖維,有益健康。比如,最近的一項研究就顯示,每天2份水果(約160克)加3份蔬菜(約240克),與全因死亡風險下降13%有關。然而,對於很多人來說,每天蔬菜水果的攝入量可能遠遠達不到這個量。同樣,蔬菜水果的攝入也應該多樣化,可以每天搭配各種不同顏色的蔬果。豐富而多樣的蔬果意味著更多的膳食纖維,它們可以為腸道有益細菌提供豐富的營養。

很多細菌,特別是有害細菌,靠糖生存,它是一種簡單的燃料形式,很容易轉化成能量,用於它們的生存。如果我們的消化系統正常工作,那麼大部分以食物形式攝入的糖在到達結腸時就已經被吸收了。然而,我們大多數人似乎並沒有一個功能完美的消化系統。另外,我們現代飲食中的糖含量遠遠超過了我們身體所能承受的範圍。所以會有很多的糖進入結腸,促進腸道有害細菌的生長,導致菌群失衡。

我們都知道吃太多糖不好,所以現在出現了很多所謂的“無糖”食品,確實它們不新增糖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種人工甜味劑。然而,研究證明,這些物質可以改變腸道菌群,增加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的風險。

為我們的健康保駕護航的腸道細菌小夥伴怎麼突然就變壞了?

我們每個人從出生那一刻開始就有很多細菌開始在我們的腸道定植,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母親的菌群、我們的出生方式和餵養方式決定,這些是我們沒有辦法左右的。雖然,這些最初定植的腸道細菌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未來的健康狀況,但是在日後的生活中,我們為自己所做的每一種選擇都會對腸道菌群平衡產生巨大的影響,直接影響我們的健康。我們生活的環境、我們所接觸到的各種化學物質、我們服用的藥物和我們所吃的食物,所有這些因素都在調節我們的腸道菌群平衡中發揮作用。

這些與我們形影不離的腸道細菌小夥伴,本該為我們的健康保駕護航,然而因為我們只顧自己的感受而忽略它們所做的每一種選擇,都可能使它們“反目成仇”,最終成為導致我們疾病的罪魁禍首。好好愛護它們,它們才會好好愛護你。

圖片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