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爛了一部分,剩下的那些到底能不能吃?

水果爛了一部分,剩下的那些到底能不能吃?

“民以食為天”的中國,在吃這一方面從來都不會怠慢。

二師兄的價格越來越貴,好在夏日的水果價格穩定且放心。

但是夏天的水果雖然多但買來就很容易壞。

很多人經常把爛的那一部分挖掉,只吃剩下好的這一部分。

其實我們無意識間會吃很多“爛”水果,比如超市的打折水果切,KTV的果盤等等,這是一種黑心小店主的行為。

節儉雖然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但爛了的水果真的可以繼續吃嗎?

水果爛了一部分,剩下的那些到底能不能吃?

那我們先要弄清楚水果到底是怎麼爛的?

我們通常所說的水果爛了其實就是“水果損傷”。

一共分為三種形式一種是機械傷害損傷,一種是低溫凍傷,還有一種也是最常見的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水果腐爛。

水果最常見的碰撞損失,我們稱之為機械傷害。

因為採收、運輸過程中產生了擠壓、碰撞,細胞會發生破損,細胞質液體流出從而使得被撞擊部位軟化。

同時,由於細胞損傷軟化,多酚原本無色軟化後會變成深色,讓傷變得明顯。

因此,大多數有瘀傷的水果不會產生微生物毒素,只要在碰撞後短時間內食用就沒有危險。

低溫損傷是指水果在低溫下酶活性紊亂,導致水果變軟變黑。凍傷也只是破壞了細胞,不會滋生微生物,相對安全。

水果爛了一部分,剩下的那些到底能不能吃?

凍傷的水果只是長得醜而已從而導致下不去口,如果沒有細菌繁殖、毒素產生的話,還是可以入口的。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醒大家一下,並不是所有“機械損傷”“低溫凍傷”的水果可以吃,還是要看這些水果有沒有滋生細菌,也就是所謂的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

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水果腐爛其實就是“黴變”,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腐爛形式。已經黴變的水果,即使把不乾淨的部分切除,那也是不建議吃的。

很多人都以為把爛的那一部分去掉就安全了,但其實還是存在風險,嚴重的還會危及生命。

在水果的生長、收穫、貯藏和銷售過程中,尤其在貯藏期間,極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汙染。由病原菌侵染引起的水果採後腐爛較重,產生並積累各種真菌毒素。

例如黃麴黴毒素、青黴素等毒素。食用腐爛的水果導致食物中毒,輕則頭暈、嘔吐,重則抽風、昏迷,嚴重的還會危及生命。

水果爛了一部分,剩下的那些到底能不能吃?

如果水果只壞了一點點,那把切掉之後還能繼續吃沒有壞的那部分嗎?

這要看情況而定。

桃子橘子等水果細胞壁薄、水分多,容易發生黴變腐爛,汁液會成為微生物最佳的肥料。這些微生物會在腐爛的水果中不斷加快繁殖,併產生、傳播大量的有毒物質,最後甚至使整個水果都受到真菌毒素的汙染。

而蘋果、地蘿蔔這種水果,因為細胞壁較厚,這使得發黴、腐爛的水果,擴散沒有那麼快。

因此,安全起見,在不明確原因的情況下看到家裡水果腐爛,不要為了節約而選擇吃掉。不然就會得不償失。

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扔掉,不留隱患。並且水果經過長時間存放,營養價值也會慢慢流失,也就失去了吃水果的意義。

水果爛了一部分,剩下的那些到底能不能吃?

反季水果到底能吃嗎?

很多人都認為反季的水果蔬菜不合時令,都是打針用藥培育出來的。例如冬天的西瓜是打針打出來的,這其實是錯誤的。

透過打針是無法讓注射液在瓜瓤中充分擴散的,打過針的西瓜也會很快壞掉。商家不會做虧本生意,更不會弄壞自己的西瓜。

反季水果大概有三種來源:

第一是異地種植,比如海南的芒果運到黑龍江;

第二種是應季種收,透過現代技術長期儲存到需要的時候再拿出來,這跟以前北方冬天儲大白菜是一個道理;

第三種是大棚種植,人為去控制果蔬的光照、溫度等條件從而讓作物更好。

反季果蔬跟應季果蔬營養物質上有一點小小的差異,味道的口感不及應季來的好。

不過,這些差異並不意味著它們沒有營養,更不意味著它們有害於健康。

水果爛了一部分,剩下的那些到底能不能吃?

如何吃到健康水果?

食用水果應種類多,量適中。

水果味道可口且營養豐富,每天食用三種以上的水果即可滿足日常所需,但不能一下子吃太多,容易積食。

吃水果的時間不用過於“糾結”

大家肯定聽過這麼一句話“早上金蘋果、中午銅蘋果、晚上毒蘋果”,這句話是錯誤的。哪一個時段吃水果差別不大。

也不必糾結是飯前吃還是飯後吃,這其實都可以。

如果非要說點所以然來,那飯前吃有利於減肥但不適合腸胃不好的人;飯後立刻吃會造成腸胃負擔。

最好是在飯後一小時吃水果,吸收營養也不會造成負擔。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對養身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了。我們最主要的還是要注重飲食的乾淨衛生,不必強求一些食物能帶來“大補”,也不要過於節儉吃一些壞掉的食物。飲食相互搭配才能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