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錯並不可怕,家長的態度影響孩子的一生

想必大多數的父母都曾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頭疼過,我們當然都是愛孩子的,可是有時孩子們犯的錯真的是分分鐘挑戰我們的忍耐底線。

比如把你剛收拾好的房間弄得亂七八糟、稍不順心就嚎哭不止、總是跟你對著來,越不讓幹啥就幹啥。而這個時候,你可能滿腦子就只剩下把他們塞回肚子裡回爐重造的想法。

犯錯並不可怕,家長的態度影響孩子的一生

*Photo By Pixabay

而家長們之所以會這麼心煩意亂、手足無措,是因為他們不清楚孩子們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家長們往往被一團糟的現狀所吸引,習慣性地解決眼前的問題而來不及深思,那麼孩子犯錯背後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呢?

01.

四個孩子常見的

犯錯原因和錯誤觀念

1.尋求過度關注

如果你經常因為忙於工作而忽略孩子的時候,他們可能透過哭鬧等讓你覺得煩惱的方式尋求你的關注。這是因為他們覺得,只有得到你的關注,他們才有歸屬感。

2.尋求權利

如果孩子經常因為一些事情的決定而頂撞你的時候,這是他們在尋求權利的表現,因為他們覺得,只有自己說了算,才有歸屬感。

3.報復

當我們受到傷害時,就會自然反擊這似乎是我們的本能。如果孩子對你說了一些很“傷人”的話,比如“我討厭你”“我恨你”之類的,很可能是因為他們感覺自己受到了傷害,從而產生的報復行為。

4.自暴自棄

如果當你對孩子的某種行為感覺到深深的無力,比如孩子不好好學習,說什麼也不願聽,並且表示出不想讓你打擾他的時候,這可能是孩子在自暴自棄(源於對自己能力錯誤的認知)。

犯錯並不可怕,家長的態度影響孩子的一生

*Photo By Pixabay

正如著名的美國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反覆說過的那樣,“一個行為不良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當孩子們覺得喪失信心的時候,他們就會透過“犯錯”來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

02.

我們常常低估了愛的影響,

卻高估了懲罰的力量

大多數家長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責罵或者懲罰,責罵可能是出於一時上頭的怒火,而懲罰的目的則是希望孩子知道“錯了”,下次不敢再犯。從短期效果來看,嚴厲的手段的確能讓孩子減少犯錯的行為,而當我們被這種方式所迷惑,從而導致長期使用這種方式管教孩子的時候,這種方式帶來的“壞”影響更多。

經常被懲罰的孩子,往往會用這樣幾種方式來反饋他們的感受。

1、憤恨,這樣的孩子內心經常充滿怒火,並且不會再信任大人。

2、報復、反叛,這樣的孩子會變得更加叛逆,常和父母上演相愛相殺的劇情。

3、自卑,這樣的孩子因恐懼而變得順從,不再相信自己甚至自暴自棄。

犯錯並不可怕,家長的態度影響孩子的一生

*Photo By Pixabay

孩子們通常不會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在遭受懲罰時內心所做的決定,然而他們未來的行為就建立在這些潛意識之上。造成這樣的結果,當然不是家長們的初衷,但如果家長試圖單純透過懲罰的方式教育孩子,或者懶得學習和思考孩子的心理情況和犯錯的原因,那麼就很有可能收到孩子們以上這幾種方式的“回報”。

03.

那麼如何正確對待

犯錯的孩子呢?

當孩子們沒有感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時,便會透過“犯錯”的方式來尋找,那麼家長們需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把尋找價值感和歸屬感時產生的不良行為轉變為積極行為。

責罵和懲罰並不能使我們達到這個目的,愛和鼓勵才可以。然而愛和鼓勵,卻是一直被我們低估或者誤解的方式。我們需要清楚和正確理解的是,愛不是溺愛,鼓勵也不是讚揚,雖然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有些相似。

愛,並不是說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不管甚至溺愛縱容,而是讓孩子在感受到你愛他的基礎上,讓他為自己犯的錯誤而承擔相應的後果。

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愛,可以使他更自信,有助於他找到自身的價值和歸屬,這是減少孩子犯錯的動機,從而達到一個良性的迴圈。

犯錯並不可怕,家長的態度影響孩子的一生

*Photo By Pixabay

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可以鼓勵他講出這麼做的原因,鼓勵他要勇於承認錯誤,鼓勵他透過這次犯錯學到了哪些事情,所有的鼓勵都是出於讓孩子覺得自己有價值,無需他人認可的目的。而透過讚揚使孩子改善某些行為的方法,比如:我喜歡你怎樣怎樣、怎樣怎樣做(家長滿意或者別人滿意)才是個好孩子等等,這樣容易使孩子成為“討好者”和“尋求別人認可的人”。

《正面管教》一書中提到“鼓勵,是給孩子提供機會,讓他們培養:我有能力,我能貢獻,我能影響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能知道我該怎麼迴應的感知力。鼓勵,是教給孩子們在日常生活和人際關係中所必需的人生技能和社會責任感。”

最後想說的是,犯錯並不可怕,家長的態度影響孩子的一生《戰國策·趙策》有云:父母之愛子,則必為之計深遠。天下父母的愛看似相同,卻有不同的智慧和格局。平庸的父母讓孩子的錯誤永遠是錯誤,而智慧的父母則讓孩子的錯誤成為成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