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做人,最怕的不是犯錯,而是………

有兩種健兒:一者自不作罪,二者作已能悔。前者自出生便能做到從不犯錯;後者是知錯能改,心生悔意。如此二人方是“健兒”。

——《佛說佛名經》

路是自己走出來的,不是靠別人告訴的,只有親身經歷之後,才知道那路邊有多少野花,有幾流清泉。

山中有一“仙人居”盛名已久。一日,一位年輕人來到此處想拜“仙人居”裡的聖人為師,修得正果。

在深山中走了許久,年輕人來到了一處三岔路口,正在不知該選哪條路的時候忽見路旁有一個老和尚在小憩,於是他緊忙上前問路。

老和尚睡眼惺忪,咕噥了句“左邊”,便又睡了。年輕人依言走了左邊那條小路,然而走了很久路卻突然消失在一片樹林中,年輕人原路返回。

年輕人回到三岔路口時,那老和尚還在,便又上前詢問。這時老和尚又說了句“左邊”,便又翻身睡覺了。

年輕人想著這是什麼答案,正要再問,轉念一想,也許老和尚是從下山角度來講的“左邊”,恰好與自己反了。於是他又從右邊那條路上山去,結果還是一條死路。

年輕人原路返回三岔路口,看見老和尚還在那裡,氣不打一處來。上前推醒老和尚就問:“你一大把年紀了,為何還要騙我,左邊的路我走了,右邊的路我也走了,都不能通向山頂,到底哪條路可以去山頂?”

佛說:做人,最怕的不是犯錯,而是………

老和尚聽到指責,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哈哈大笑:“左邊的路不通,右邊的路不通,你說哪條路通呢?”

年輕人這才明白過來,應該走中間那條路。於是懶得再與他理論,便沿著中間的路上山去了。來到“仙人居”後才發現,那聖人竟然就是三岔路口的老和尚,此時正等著年輕人磕頭拜師呢。

很多事情,靠別人的指點是不行的,必須要自己經歷。聖人之所以要給年輕人指錯路,也正是這個意思,是在告訴他,很多時候,要依靠自己,只有走過才知道那是不是屬於自己的路。

自己選的路也許會偶有不通的情況,但是不要怕犯錯,這世上沒有不可原諒的錯誤。

如果害怕犯錯,或者害怕浪費時間精力,便不敢獨自去闖出一條路來,而只想著靠別人指引,那麼永遠也無法長大。

佛說:做人,最怕的不是犯錯,而是………

《佛說佛名經》中說:“有兩種健兒:一者自不作罪,二者作已能悔。”前者一般凡夫做不到,後者要有良心發現,人人可行。

佛陀在一個鄉村偶然遇到一位比丘,看到他態度散漫、毫無威儀,犯了僧團規矩。

比丘看到立即收斂自己的形態,而佛陀卻始終一言不發,默默離開。

隔天佛陀說法時,這位比丘來到佛前禮拜、懺悔,自述昨天在街道上犯了錯,在看到佛陀的時候,內心無比慚愧,於是前來懺悔,請佛責罰。

佛陀微笑著告訴他:“昨日你在眾人之下低下頭來,我知你已自起慚愧心。”並且肯定了比丘當眾懺悔過錯的勇氣。

知過能改、更能當眾表露懺悔,亦是典範。

尚為凡夫,難免犯錯,就怕知錯而不改過。

不怕犯錯,怕不改過。能改過,生命才有向上的動力。雖然幸福是個相對的概念,但只要常求己過,答案自在我心。

人這一生充滿了機遇與挑戰,但是人生也不是隻有喜沒有憂。在人生的道路上總會碰到困難,在面對困難時,不要擔心選擇後的那條路究竟是對是錯,鼓起勇氣去走吧,不要怕錯,要知道,人這一生最怕的不是犯錯,反倒是沒有那顆願意改過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