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老人為啥越來越常見中年人為啥越來越顯嫩

百歲老人為啥越來越常見中年人為啥越來越顯嫩

如今的長壽老人越來越多

百歲老人為啥越來越常見中年人為啥越來越顯嫩

一家人跳排舞,

母女就像姐妹。

本報記者 楊靜

4000多位住戶的社群裡,百歲老人竟然就有3位;20來歲女兒和50多歲媽媽同框,別人都以為是姐妹,根本分不出誰大誰小……衰老不可避免,自古以來多少人費盡心思尋找長生不老之神藥。或許你也發現了,與20年前相比,現在的你更“耐用”。

百歲老人個個都是養生高手

“這些百歲老人除了基因好,個個都是養生高手。”浙江省立同德醫院老年四科病區主任張瀅分析道,儘管有些是有意為之,有的是無意之舉。

比如101歲的吳曼倩老人,年事已高卻喜歡“管”事,且樂在其中。東西縫縫補補不願丟棄,一方面是她的習慣使然,另一方面也有她小兒子“寵愛”的原因。兒子放手讓她自己做一些事,尊重她的生活習慣,讓老人始終保持一定的自主性,對預防、延緩智力和體力的衰退非常有幫助。吳奶奶是退休教師,知識儲備本來就比較多,加上她生活習慣非常好,生活規律,堅持讀報,縫縫補補,動手又動腦,每天12小時的充足睡眠更是錦上添花,這些都有助於延緩大腦的衰老。

吳奶奶的養生方式也亮點多多:熱水泡腳是民間流傳已久的養生保健方式。腳底有很多經絡,經常用熱水泡腳能疏經通絡,改善下肢寒涼。而且腳底有湧泉等比較重要的腎穴,腎主骨、生髓,以溫熱刺激這些穴位,可以改善植物神經功能問題,改善睡眠。

人們總以為老人一定要儘量吃柔軟的食物,但總是吃質地柔軟的食物,咀嚼次數少,會導致下顎退化,從而使牙床變得脆弱,牙齒更易脫落。有專家認為:咀嚼食物需要張開上下顎,這個動作能增強人體對大腦的輸氧量,從而活化腦細胞,提高人們的判斷力、集中力以及記憶力等。

陳文英老人的人生之路比較坎坷,但她堅強樂觀的個性、規律的生活和鍛鍊、堅持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的習慣都是亮點,“另外,長期居住在熟悉的老社群,雖然社群硬體不如現在的新樓盤,但對小區環境和鄰居已經非常熟悉,互動較多,看到一草一木都能勾起很多回憶,安全感也很足,對身心健康都非常有好處。”

母女像姐妹,現在的中年人普遍顯嫩

除了百歲老人飛速增長,中年人身上也有顯著變化。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有很多,父子或是母女站在一起,看上去就像兄弟、姐妹。如果放在20多年前,兩代人之間的差距非常明顯。”張瀅表示,這些例項都在說明一個情況——現在的中年人和他們父輩同齡時相比,更不顯老,這也說明人們的衰老程序在變慢,生理年齡比過去的人小了,“不過不同年齡層之間也有差別,相比較年輕人反而不明顯。”

生、長、壯、老、死,是生命的規律,衰老不可避免。張瀅分析,現在四五十歲這個人群,雖然小時候生活條件遠不能和現在相提並論,但已過了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幼年階段養育不錯,社會教育系統完善,人到中年注重養生,精神生活富足,好體質就會一直保持。

“從外在表現形式分析,現在人會打扮,衣著時尚,比老底子穿色調較暗的對襟粗布衣有更好的視覺效果。當然,更重要的是以前多數人從事體力勞動,長時間在太陽下暴曬。現在人多數時間在室內,加上有目的的針對性鍛鍊,看上去普遍顯嫩相。”

有這些生活習慣的人不容易老

究竟擁有什麼生活習慣的人更易長壽?張瀅對百歲老人做過調查,發現多數有家族長壽基因,此外,往往家庭和諧、生活規律、熱愛勞動、心態平和、老有所樂。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積極的生活態度,這才是最好的抗衰老方法。”張瀅表示首先心態要年輕。衰老會影響心理機能,產生失落、無助、不自信等情緒,因此老年人要接受這個變化,學會把衰老看作美妙的人生經歷,適應、享受老年生活。儘量保持積極向上的內心,不斷嘗試新鮮事物,培養興趣愛好,比如書法、繪畫、朗誦、種菜、插花等。

其次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睡覺時身體的各項機能得以休息和恢復,長期睡眠不足容易未老先衰,尤其是處於更年期的女性。研究發現,50~59歲人體急劇衰老,如在這個時期注意保養,可有效降低老化程度,減少老年疾病的發生。俗話說“病從口入”,健康膳食很重要,如果吃得多,動得少,容易導致失衡。建議飲食適度有規律,多吃新鮮蔬果,多喝水。

另外要多參加戶外運動。英國研究發現,定期騎行的人,肌肉並未因年齡增長而減少,體脂和膽固醇水平也未增長,胸腺產生的免疫細胞數量與年輕人一樣多。慢跑、快走或游泳也有類似效果,每次鍛鍊20~30分鐘,既能訓練肌肉力量,又能增強心肺功能。“運動能減緩骨質疏鬆,保持活力。不過,中老年人運動要量力而行,貴在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