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沒了哪些器官不會死?5個“沒用”器官,切掉也無妨

錢先生多年飲酒,因為長年累月的飲酒,他的肝臟出現了嚴重硬化,上個月還在醫院查出了肝癌,因為酒精性肝硬化導致肝臟腫瘤迅速發展,病情已經到了晚期的階段,如果不抓緊時間做肝臟移植,錢先生的肝臟很快就會喪失全部功能。錢先生為了活下去,發動了所有家人去做配型,結果只有錢先生的兒子配型成功了。

錢先生的兒子今年只有20歲,面對病危的父親,他心裡也十分焦急,如今自己和父親配型成功了,他卻很猶豫,最終拒絕了捐肝,因為醫生說需要切除一般的肝臟移植給父親,他不知道自己失去一半肝臟的後果。

“我還很年輕,如果未來只有一半肝臟,我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健康地活下去。”面對親戚的指責,錢先生的兒子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別擔心,肝臟其實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器官。”醫生指出,正常人切除部分肝臟,其實受到影響並不大,而且還可以再生長出來。

生命的維持需要依靠各個器官的運轉,有些器官缺一不可,但是失去某些器官的一部分,甚至失去整個器官,也沒有多大的影響。

人沒了哪些器官不會死?5個“沒用”器官,切掉也無妨

一、肝臟是人體內再生能力最強的器官

肝臟在人體內的主要職責就是負責代謝,肝臟能夠處理高達1500多種的化學反應,維生素的代謝、激素的代謝等等都是透過肝臟來進行的,而且它還可以解毒、製造凝血因子等,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值得慶幸的是,

肝臟的再生能力十分強悍,即使切掉了70%-80%的肝臟,只需兩個月的時間,肝臟便能再生如初。

不過肝臟因為沒有痛覺,所以早期發病不會出現症狀,一旦出現症狀就意味著病情很嚴重了。早期、部分中期的肝癌患者可以透過肝移植很好地延續生命,但在臨床上,換肝的手術難度非常大,加上我國患有嚴重肝病的患者達到了600萬以上,肝源也存在不足的情況。

肝臟可以再生,人體內還有一些器官,本身也很雞肋。

二、五種“無用”的器官,切掉也無妨

1、智齒

人到青春期之後甚至30歲才會長出最後的大牙,醫學上叫第三磨牙,由於生長時人們從心理和生理上已經接近成熟,所以又叫智齒。遠古人類的智齒是因為食物粗劣,需要用它咀嚼硬的骨肉,所以才有智齒的出現。

而隨著食物的愈發精細,智齒的作用幾乎體現不出來,所以將其拔掉也就沒什麼大礙。而且從進化的角度看,

現代也有高達20%-25%的群體本身就不會長智齒,

這都說明它的作用已經不存在了。

2、扁桃體

扁桃體位於舌根的兩側,醫學領域認為,

它是退化的器官,而且由於位於咽喉要道,往往被外部的病菌首先侵蝕,因此對健康不利。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扁桃體是重要的免疫器官,透過分泌免疫細胞,來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除了能殺滅病菌,還能抵抗癌變。

人沒了哪些器官不會死?5個“沒用”器官,切掉也無妨

3、男人的乳頭

早期胎兒在發育的時候沒有性徵,男女都會出現乳頭,不過隨著睪丸激素的出現,男女才出現了明顯的性別差異,男性的乳頭和乳房停止了發育,從而顯得很雞肋。

4、尾骨

尾骨是人類進化過程中尾巴殘留的部分,看起來已經沒什麼用處了。不過由於尾骨是幫助內臟保持在必要位置的盆腔肌的支點,

如果去掉,可能會導致內臟器官下垂或者發生脊椎方面的問題。

5、闌尾

作為一種退化器官,闌尾位於腹部的右下方,與盲腸相連,由於它是一段盲管,食物殘渣以及糞便容易進入腔內,從而引起闌尾炎,闌尾炎嚴重發病可致人死亡,

大部分闌尾炎都需要手術切除闌尾,而切除闌尾,對人體的影響並不大

人沒了哪些器官不會死?5個“沒用”器官,切掉也無妨

三、中國人造器官發展,未來可期

人體內的器官不管起到什麼作用,大多數的功能都是自身所具備的。而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人工也能做到干預人體的臟器了。

1、人造心臟

心臟是人體的血液泵,維持著迴圈系統的穩定和正常,一旦患上心臟疾病,迴圈機能的平衡被打破,各類毛病就紛至沓來。而人造心臟就是人工製作的血泵,能夠部分或者全部代替心臟的功能。

我國人造心臟的探索是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的,而截至到2017年,國內也已經有了正式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人造心臟。目前,

我國的人造心臟已經到了第三代,而之前也在小尾寒羊身上進行了成功的試驗案例。

人造心臟的外觀看像個蝸牛,鈦合金材質,雞蛋大小,180克重,在手術過程中,它會被精巧地固定在左心室的心尖上。國內植入人造心臟的患者不到一百人,67歲的天津人趙鴻就是受益者之一,透過人造心臟的植入,目前已經平穩的生活了兩百多天。而且,國內的人造心臟已經和國際社會接軌,隨著產品的不斷完善,在臨床上大規模普及未來可期。

2、人造腎臟

腎臟的作用是代謝廢物,維持人體酸鹼值的平衡和電解質的穩定。人造腎臟,是模擬出人體腎臟的功能,從而代替患病者腎臟的人造裝置。

天津市醫學會腎病學分會委員、武警特色醫學中心腎病學科主任醫師宋潔表示,國內目前也在展開小型行動式人工腎、可穿戴式人工腎的研發,而且已經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天津已經研製出了一種

行動式人工腎,重量約12公斤,和家用電腦主機箱一樣大小,單人即可攜帶,電池驅動,方便醫護人員攜帶到地震等災害現場救治重症腎功能衰竭患者

而四川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利用新材料和微型化技術,研製能像腰帶一樣戴在身上的佩戴式人造腎臟。這些最新的成果對腎衰竭患者來說,是最好的訊息。

人沒了哪些器官不會死?5個“沒用”器官,切掉也無妨

3、人造角膜

角膜受損會致盲,而患者唯一能重見光明的方式就是角膜移植,可惜由於供體匱乏,九成以上的患者只能在黑暗中度過。就在近期,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領釦型人工角膜進入審批程式,如其獲得國家批准,將有望實現國產人工角膜“零”的突破。

目前,國內研製的人造角膜已經進行了37位患者的臨床試驗,眼底條件較好的患者,視力已經能夠恢復到0.8—1.0的水平了

不過由於人造角膜適應症有限,而且受到材料和結構的影響,患者在移植之後不但需要終身隨訪,還有一些患者會出現青光眼或加重原發性青光眼等問題。因此在未來,人造角膜的研發還面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醫學的進步,使得人類能夠對自身的臟器更深入地瞭解,甚至於人工複製出來。人造器官的技術,在未來勢必會有更廣泛的科研意義和應用前景。#腫瘤科普排位賽##謠零零計劃##健康明星計劃#

參考資料

[1]《人工角膜:終結角膜盲患者在黑暗中的等待》。科技日報。2021。6。16

[2]《新型人工腎:讓透析不再是患者救命的“最後底牌”》。光明網。2021。5。19

[3]《戴著“人工心臟”生活:我國“人工心臟”技術與國際接軌,已進入第三代水平》。新京報。2021。4。22

[4]《人體最沒用的十大器官盤點》。科普青山。2016。5。2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