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身上長斑點,別以為都是“壽斑”

老王今年65歲,這幾年臉上的“壽斑”長得特別瘋狂。一開始也沒當回事,還自認為是長壽的象徵。然而當醫生看見其“壽斑”時,懷疑這不是普通的“老年斑”,經過檢查發現是基底細胞癌。

面板科門診經常能見到一些基底細胞癌、日光性角化病、面板鱗癌等疾病的患者,來看病時已經比較晚了。都是開始沒注意,以為是老年斑,等長大了、破潰了才來就醫。因此,到底是老年斑還是面板癌,必須分清楚了再治。

老人身上長斑點,別以為都是“壽斑”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老人常見的面板斑點

⒈雀斑

一般約在50歲後出現在陽光曬到的區域,如臉部、耳朵、頸部、前胸、上背部、手腳,界限明顯,初期較平坦,之後漸漸凸起,呈現棕色到黑色的丘疹或斑塊,表面摸起來粗糙。60~70歲後,隨著年齡的增長,雀斑的數目可能逐漸增多,面積也會擴大。

⒉白斑

又叫老年性白點病,是面板老化的一種表現,常見於軀幹、四肢,呈綠豆至黃豆大瓷白色斑點,邊界清楚,微微凹陷,無痛癢,無礙健康。

⒊老年疣

又叫脂溢性角化病,好發於頭面部,特別是顳部,其次是手背、軀幹和上肢,為淡褐色、深褐色,邊界清楚的圓形、橢圓形扁平斑丘疹,緩慢增大至直徑約0。5釐米或更大,表面粗糙或呈乳頭樣改變,常附有酷似貼在面板上的油膩性鱗屑,去掉又可再生。數目隨年齡增長而增多,最多可達數百個。老年疣一般不需治療,但應避免刺激。但如在6個月內皮疹迅速擴大,數目增多或伴有明顯瘙癢者,也有併發惡性變的可能,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

⒋血管瘤

又叫寶石痣,為面板老化性病變,隨年齡增長而增多變大,多發於軀幹、四肢近端。開始為櫻桃紅色斑丘疹,逐漸發展成綠豆大,表面光滑,質地柔軟,無痛無癢。一般無礙健康,不必治療。

⒌瞼黃瘤

為脂質沉積於眼瞼所致,常發生於中年,多為女性。初為一個或數個淡黃色小點,逐漸擴大、融合、隆起而形成柔軟的檸檬色斑塊,表面光滑,不痛不癢。發展緩慢,很少治癒,但無礙健康。若伴有高脂蛋白血癥等應治療。

⒍角化病

又叫日光性角化病,常見於暴露部位,一般為單個,少數為多發,皮疹始初極像老年疣,但邊緣有炎性紅暈,日久轉變為棕黃色、黑褐色圓形、不規則形斑塊,質地稍硬,表面粘著不易剝離的棕黑色鱗屑;若強行刮除鱗屑則可見極易出血的潮紅色浸潤性基底。因為有約20%的病例可轉化為鱗狀細胞癌,所以宜及早施行面板活體組織檢查以明確診斷,必要時應手術切除。

⒎基底細胞癌

是面板科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多發於40歲以上的人群。基底細胞癌特別容易發生在頭面部,大約有70%~90%發生在鼻側、頰部和前額部等。很多人早期以為這只是普通的“老年斑”,但和老年斑這樣的良性病變有著本質的區別。

如何分辨老年斑和面板癌

一般而言,形狀不對稱、顏色不均勻、直徑大於0。6釐米並呈隆起狀的痣;長在手心、腳心、唇紅和生殖器上的痣等需要引起重視,可能有惡變風險。

另外,鮑溫病和日光性角化病是面板癌的癌前病變階段,患者需要特別留心。如果出現突然增多的疑似老年斑,但顏色不均勻,出現高低不平、結節樣增生,皮疹界線不清楚,表面有黏著性鱗屑,糜爛、出血甚至潰瘍,或者原有黑痣突然發生變化,都應該特別警惕,及時到醫院就診,必要時做面板活檢或切除,不要自行處理。

(文/副教授 蘇新民 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關注公眾號《家庭醫學》,瞭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