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瘦成紙片人,竟是“綠色癌症”作怪

“堅持服藥和自律,我相信會把病情控制得很好,不會影響生活。”儘管知道自己要同這種慢性病共存,但23歲的小龍對即將開始的新生活充滿希望。

小夥瘦成紙片人,竟是“綠色癌症”作怪

莫名腹瀉,求醫三年查出“怪病”

2017年3月,出門在外的小龍因肛周腫痛前往醫院,簡單的檢查後,醫生認為只是普通的肛瘻,便給小龍做了手術。不料不久後出現反覆腹瀉,小龍還是沒有在意,直到後來出現便血,大便也越來越不正常,這才慌了。

在家人的催促下,小龍第二天便回到了老家,在父母陪同下來到家附近的醫院,檢查結果顯示直腸狹窄。看著小龍日漸消瘦,臉色也越來越難看,父母既擔心又心疼,為了搞清楚究竟是什麼病在折磨自己的孩子,從此踏上了漫長的求醫之路。

直到2020年6月,反覆就醫的一家人來到了荊門一醫結直腸肛門外科找到主任謝雄偉,仔細詢問病史後,謝雄偉認為小龍的病情沒這麼簡單。在完善了相關檢查後,果然跟謝主任預料的一樣,小龍得的是一種原因不明的腸道炎症性疾病——克羅恩病。

全家人頓時傻眼,這是什麼病?從來沒聽說過名字這麼怪的病。

謝雄偉介紹,克羅恩病(Crohn‘sdisease,CD

是一種慢性炎症性疾病,狡猾多端,極易被誤診。克羅恩病的臨床表現形式多樣,診斷困難,起病隱匿、探查困難,常與其他常見的胃腸疾病混淆。

該病的主要症狀就是出問題的腸道不能完成正常的消化吸收工作,於是吃進去的食物也就不能被消化成組織細胞所需的葡萄糖、蛋白質、脂肪等基礎營養物質,反而會引起患者劇烈腹瀉,作為排洩物排出體外。目前無法被完全治癒,因此也被稱為“綠色癌症”。其發病機制主要和遺傳、免疫和腸道微生態因素有關,其疾病特點是反覆發作與緩解,約有50%的患者在確診後5年內會併發狹窄或瘻管,約1/3的患者因此需要接受手術治療。

根據小龍目前直腸狹窄的情況必須儘快手術。在徵得家人同意後,主任謝雄偉以及醫生張永煉給小龍做了狹窄直腸部分切除和預防性末端迴腸造口術。

手術很成功,但術後5個月的藥程以及嚴苛的營養支援方式讓23歲的小龍非常痛苦,任性的他開始不遵醫囑。在此期間小龍反覆發作腸梗阻,不得不多次接受手術。

戰勝疾病,治療與心態同樣重要

然而克羅恩病多為慢性發展,容易反覆發作,不易根治,手術治療常常僅是對其併發症進行處理,且術後疾病複發率相當高。永不休止的併發症和冰冷的手術床讓小龍漸漸失去了信心。

長期的疾病折磨終於摧毀了小龍的心理防線,本來疾病導致出血,免疫力就低下,身體越來越消瘦,情緒上也更加牴觸,身體機能恢復愈發緩慢。他開始膽怯挑剔,喜怒無常,抗拒一切治療,鬱鬱寡歡的他一度使治療停滯。

科室醫務人員深知小龍內心的痛苦,疾病的反覆嚴重影響著小龍的生活質量,他才23歲,本該是享受生活和愛情的年紀!

醫生和護士每次查房的時候都支援和鼓勵他,告訴他,他還很年輕,只要好好地配合治療,未來還有很多美好的事情等著他,並且詳細地為小龍和家人對疾病進行科普,為他們重塑信心。

在醫務人員的不懈努力和家人的陪伴下,本來牴觸治療的小龍慢慢卸下了心防,逐漸樹立信心,開始積極配合治療,他說:“我一定會開始新的生活,人生總是充滿希望!”

不久後,小龍康復出院,大家深知,這只是萬里征程的一段小小的勝利,未來還有很多次挑戰等著小龍。

克羅恩病最常發生於青壯年期,發病高峰年齡為20-49歲,男性略多於女性(男女比約為1。5∶1)臨床表現為持續或反覆發作的腹瀉、黏液膿血便伴腹痛、裡急後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狀,病程多在4-6周以上。

克羅恩病的治療手段為內外兼治,以內科治療為主,口服抗生素,免疫製劑。如果出現腸瘻、腸狹窄、大出血、穿孔、癌變則需要外科手術治療。

該病患者飲食上要注意清淡少渣易消化,養成合理的飲食習慣,多吃少渣、無刺激、富於營養的食物,忌菸、酒、茶、咖啡、生冷及調味劑;調整心態的同時要加強鍛鍊,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勇於面對疾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保持身心輕鬆愉悅等;已確診患者按照規範治療後,需要嚴格按照醫囑時間進行復診。出現疑似復發症狀時,應馬上就診。

謝雄偉提醒,克羅恩病早診早治,能夠提高治療效果。年輕人遇到腹痛、腹瀉等症狀,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應注意有無相應的消化道及全身症狀,若有長期腹痛腹瀉應及時就醫,必要時進行腸鏡篩查。如確診也不必喪失信心,積極配合治療並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大部分患者生活質量可以維持比較滿意的狀態。(通訊員 鄧萍 記者 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