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時期的人聽到祖龍一詞,能否理解它的含義?

秦始皇時期的人聽到祖龍一詞,能否理解它的含義?

秦始皇三十六年,使者鄭容從關東來,將入函關。西至華陰,望見素車白馬,從華山上下。疑其非人,道住,止而待之。遂至。問鄭容曰:“安之?”答曰:“之咸陽。”車上人曰:“吾華山使也。願託一牘書,致鎬池君所。子之咸陽,道過鎬池,見一大梓,有文石,取款梓,當有應者,即以書與之。”容如其言,以石款梓樹,果有人來取書。明年,祖龍死。

—《搜神記 卷四》

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 年),秦始皇的使者鄭容從關東回來,要進函谷關。走到華陰縣時,鄭容遠遠望見白車白馬從華山頂上下來。他懷疑車中坐的不是人,就等車馬過來。一會兒那車子就到了他眼前,車上的人問鄭容道:“你要到哪裡去?”鄭容回答說:“去咸陽。”車上的人說:“我是華山神的使者。我想託你帶一封信,送到鎬池君那裡。您到咸陽,將路過鎬池,在鎬池你會看見一棵大梓樹,那樹下有一塊帶有花紋的石頭,你拿它敲梓樹,就會有接應的人出來,你就把信交給他。”鄭容按照他的話,用那石頭敲那棵梓樹,果然有人來拿信。第二年,秦始皇便死了。

秦始皇時期的人聽到祖龍一詞,能否理解它的含義?

稱秦始皇為祖龍的原因是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箇中央集權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祖就是開始的意思,龍是君王的象徵。

本文故事上下文之間沒有邏輯關係,故事缺乏完整性,讓人讀了不知所云。好在司馬遷所寫的《史記》裡,《始皇帝本紀》裡也有關於華山使者的描述,可以透過比對參考,將資訊補全,描勒出一個完整的故事輪廓。相比《搜神記》的記載,《始皇帝本紀》版本記載得更詳細一些,故事性也更強一些。

(秦始皇)三十六年,熒惑守心。有墜星下東郡,至地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聞之,遣御史逐問,莫服,盡取石旁居人誅之,因燔銷其石。始皇不樂,使博士為仙真人詩,及行所遊天下,傳令樂人歌弦之。秋,使者從關東夜過華陰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為吾遺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龍死。”使者問其故,因忽不見,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聞。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過知一歲事也。”退言曰:“祖龍者,人之先也。”使御府視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沈璧也。於是始皇卜之,卦得遊徙吉。遷北河榆中三萬家。拜爵一級。

——《史記·秦始皇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