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戰敗後,咸豐為何不怕割地賠款,卻怕見洋

中國歷史上清朝是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而清號的後期可以說是從內到外都嚴重的腐敗了,從清軍戰敗後,咸豐為何不怕割地賠款,卻怕見洋人就可以看出。這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就由小編來說說。

清朝在近代外交上的落伍,應該是始於乾隆皇帝。彼時清朝長期以天朝上國自居,別國要麼是藩屬,要麼是蠻夷,絕無平等之觀念。乾隆、嘉慶年間,英國兩次遣使來華請求通商,都被清政府誤認為是來進貢,且兩次都因為在外交禮儀上無法達成一致鬧得不歡而散。

清軍戰敗後,咸豐為何不怕割地賠款,卻怕見洋

不過,乾隆和嘉慶就是再不懂近代外交,但畢竟還親自接見了外國使臣。後來清朝的皇帝患上“恐洋症”,不敢和洋人見面,是從道光皇帝開始的。如在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有這樣一道給兩廣總督耆英的諭旨:

“耆英奏咪唎(口堅)夷使呈出國書,停止北上並議定條約一摺。該夷使請求北上,意在親遞國書,經該督反覆曉諭,始據該夷使將國書呈出,求為代奏,不復希冀進京。其所呈條約清冊,亦經逐款議定。所繳國書,著俟譯出後遇便呈覽。”

道光諭旨中提到的咪唎(口堅)為美利堅,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美國。在文書中給別國名稱加犬字或口字偏旁,是當時清朝對待歐美諸國的慣常做法,英國和法國也不例外,表示清朝始終以未開化之蠻夷視之。

一國外交大使向另一國元首當面呈遞國書,本來是一件合理正當的要求。然而,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後,道光一方面看不起洋人,另一方面又害怕洋人,因此當美國大使向兩廣總督提出要向清國皇帝當面呈遞國書時,道光讓耆英“反覆曉諭”,就是不讓他進京面見皇帝,有什麼事情跟當地的督撫談就可以了。

清軍戰敗後,咸豐為何不怕割地賠款,卻怕見洋

道光不願接見外國公使,而讓地方督撫處理外交事務,這種甩手掌櫃的行為,導致清朝在對外事務上更加被動。該年,耆英被美國脅迫簽訂《望廈條約》,美國不費一兵一卒,便獲得了與英國相當的在華權利。

道光去世以後,咸豐皇帝繼位。咸豐登基時才20歲出頭,但卻繼承了其父親頑固的外交觀念,對外國大使當面呈遞國書一事非常抗拒。如咸豐三年(1853年),美國又派大使來華要求呈遞國書,咸豐下旨嚴飭地方大臣:

“中國撫馭外藩,惟年班及入貢諸國陪臣,乃有請覲之例。該國遠隔重洋,素敦禮義,中外禮制,自所深知。但須恪守條約,照舊通商,正不必遣使入覲。”

在咸豐心中,還是那套四方來朝的陳舊外交觀念,如果不是中國的藩屬,那便沒有資格面見大清皇帝。後來咸豐閱讀了翻譯成中文的美國國書,還大言不慚地評論說:“閱所進國書內,該國王竟自稱朕,實屬夜郎自大,不覺可笑。”當時美國早已經打完了獨立戰爭,根本不存在國王一說,可見當時的清政府根本沒有意識去了解外面的世界,以為普天下國家的體制都與清朝一般。倒不知是誰坐井觀天,夜郎自大了。

之後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從1856年開始,英、法等國趁著清軍鎮壓太平天國,內防空虛的時機,舉兵向清朝發難。這場戰爭斷斷續續打了4年,其中有衝突也有停戰和談,不過因為咸豐對於被洋人侵略的憤怒,和英法兩國不滿條約所得的利益太少,和談一直沒有達成共識。到了1860年,英法聯軍一舉攻入北京城,咸豐帝倉皇北逃,留下自己弟弟恭親王奕訢去和洋人談判。

其實在英法聯軍在還沒入京時,咸豐帝見洋人攻勢兇猛,無力阻攔,就已經同意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割地、賠款等不平等條約,甚至連外國公使在北京入駐也同意了,誰知道在遞交條約時,雙方發生了大矛盾——英法兩國要求使者進京面見咸豐,然而作為皇帝的咸豐,卻堅持英法使者必須在面見皇帝時行三跪九叩之禮。

清軍戰敗後,咸豐為何不怕割地賠款,卻怕見洋

為什麼這個三跪九叩之禮在咸豐眼中看來如此重要呢?這裡面有兩個原因——

一、自古以來中國就是大國,一直都是旁邊的小國向中國進貢稱臣,從未有過中國向哪個國家俯首稱臣的情況。而英法使者作為戰勝國,也絕不會在眾目睽睽之下,向咸豐雙膝下跪行禮。作為一國之君,咸豐絕對不願意自己和幾個洋鬼子平起平坐,這樣就是公開表示,至高無上的皇權被洋人踐踏上地上。

二、禮樂制度從周朝就開始實行,雖然有過衰敗,但是“禮”卻從上到下貫穿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清朝作為少數民族統治的王朝,對於“禮”看得比漢族還要貴重,因為這樣才能讓大部分漢人臣服於滿族統治。

當年英國使者馬嘎爾尼進見乾隆時,就是因為不肯對乾隆下跪,才被疏遠冷落。而現在的英法使者又不同於當年的馬嘎爾尼(馬嘎爾尼當時是以使者身份恭祝乾隆大壽,並帶來了許多禮物),他們沒有帶來禮物,而是帶來了戰爭。

本來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後,清廷的公信力就一直在下滑,要是洋人見了咸豐還不跪下磕頭,皇帝的威嚴會直接一落千丈,造成禮崩樂壞的局面。

清軍戰敗後,咸豐為何不怕割地賠款,卻怕見洋

因此在得知洋人使者團不會跪地拜見時,咸豐乾脆就不見,這樣能夠避免至高無上的皇權被無情羞辱,自己的威嚴也能夠不受到質疑。“國體所存,萬難允許。該王大臣可與約定,如親遞國書,必須按照中國禮節,跪拜如儀,方可允行”,這是咸豐劃出的最後的紅線。

然而在英法使者看來,咸豐這樣的行為是可笑而無禮的,最後一次談判破裂,英法兩國沒有再廢話,直接攻入北京城,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最後一把火燒掉了有“萬園之園”之稱的圓明園。

而本該在紫禁城裡面的咸豐,卻因為堅持不願意見到洋人,在城破之前,就逃到了承德避暑山莊,最後屈辱求和,賠款割地一個不落。而且不止是咸豐,後面的同治、光緒等幾任皇帝,都沒有在戰敗之後直接面見外國使者,這都是為了維護皇帝的尊嚴,王權的穩定。

在我們現代人看來,咸豐的行為無疑是愚蠢的,比起國家的尊嚴和領土的完整,他在意的僅僅是自己可笑的面子。但咸豐也註定是一個悲劇人物,剛繼位時的他勵精圖治,嚴懲貪腐,的確想要有一番作為,然而碰上了千年未有的西方列強入侵,再加上聲勢浩大的太平天國運動,咸豐終究是難以挽救清朝的頹局。

對此你有何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