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英雄兒好漢,曹操兒子很能幹,曹丕做了他父親不敢做的事情

延康元年十月(公元220年12月),漢獻帝劉協禪位給曹操的兒子曹丕,從此曹丕正式稱帝建立大魏王朝。

東漢政權也隨著曹丕的稱帝灰飛煙滅。

曹丕的父親曹操當年也曾叱吒沙場,劫持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萬般惡事都做盡,

但是他也沒敢去廢掉天子自己稱帝,為什麼他的兒子曹丕敢於這麼做呢?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事兒。

其實要說曹操當時想要廢帝自立,那就猶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然而他之所以沒這麼做,是經過他考量許久才做的決定。

首先,當時的情形就是曹操雖然沒有皇帝之名,但是幾乎已經有了皇帝之權了。朝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經過他的手,對一切往來事物也是瞭如指掌。從實際情形來講做不做皇帝已經沒啥區別了。

但是他為什麼就沒有再進一步,讓自己成為名副其實的帝王呢?

老子英雄兒好漢,曹操兒子很能幹,曹丕做了他父親不敢做的事情

這裡就是曹操的睿智之處了,當時天下大亂群雄奮起,但是大家都認可大漢的天子是皇室正統。如果這個時候曹操選擇廢帝自立,就相當於把自己推到了風口浪尖上,成為了眾矢之的,下場一定不會很好。所以說曹操這一點上還是很聰明的,這也使得他能平平安安的在各路諸侯中能活到最後。

經過曹操幾十年的經營管理,曹操也得到了朝中上下基本的認可(更多的應該是畏懼了)。這個時候的漢獻帝可能也就剩下一個帝王名號了,所有的大權都在曹操的手中。

其實在曹丕繼承了魏王這個位置的時候,天下三分的局勢劇已經基本確定了,加上朝中當時在曹操的威嚴下,真正的漢室臣子已經少得到了屈指可數的地步。天下人們也基本都看清了漢室衰敗的趨勢,雖然當時曹丕是個剛上來的新王,但是朝中的文武群臣要麼介於曹操的威嚴、要麼受過曹操的恩惠都是曹操的隊伍,那些沙場老將也都是跟隨曹操多年出生入死的好兄弟,曹丕何愁不能在這朝堂之上游刃有餘。

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既然這麼穩操勝券,曹丕為什麼這麼著急的剛坐上魏王的位置就急於廢帝自立呢?

老子英雄兒好漢,曹操兒子很能幹,曹丕做了他父親不敢做的事情

這個跟當時處境有關,曹操早期之所以能夠迅速強大起來,跟一個奉旨討伐的行動有關。天下人都尊奉漢室宗親大漢天子為正統皇帝,那麼自然而然的曹操奉旨率軍討伐也就成了正義之軍,雖然曹操當時實際已經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雖然當時很多人眼裡對曹操的評價就是“名為漢相,實為漢賊”,但是隻要曹操沒有做出篡權奪位的事情來,他跟皇帝之間的尊卑順序還在,那麼這一切罪名都將不會實際的落到他的頭上。

然而曹丕就不一樣了,作為一個新王繼承王位無可厚非,但是曹丕有著對外擴張統一山河的夢想。要完成這樣的大業,可不是一個魏王這樣的人要乾的事兒,那麼就必須得入得皇室了,趁著自己父親的預熱還在,朝中文臣武將對父親的感情尚存,趕緊要好好利用一把。

曹操父子的經歷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在古代世襲制特別是在三國這樣的群雄爭霸的亂世。有時候並不是坐上帝位就是好事兒,時機掌握不好就有可能誰先稱帝就成為眾矢之的。

老子英雄兒好漢,曹操兒子很能幹,曹丕做了他父親不敢做的事情

成為各路諸侯討伐的物件,給自己帶來不可想象的災難,反觀劉備孫權等人,都是觀望了好久見曹丕當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好像也沒啥大事兒,這下才安心自己也搞個攤子來坐一回龍椅。往往那些個還沒得到天下認同就急於稱帝的人,往往下場都很難看。

因此從某種角度考慮曹操父子的配合算是完美過度了,也是在當時非常明智的一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