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的《夢華錄》,背後加了幾層濾鏡

大火的《夢華錄》,背後加了幾層濾鏡

“對於過慣了現代生活的人來說,回到宋代應該會嗅到一絲熟悉的氣息。。

撰文 | 張佳瑋

編輯 | 沈佳音

《看天下》雜誌原創出品

當我們提到宋朝時,我們會想起什麼呢?

《清明上河圖》中的東京汴梁?唐宋八大家中宋朝那六位的傳奇?李清照、柳永與辛棄疾的詞?《水滸傳》與《金瓶梅》中的清河縣與陽穀縣?岳飛的《滿江紅》?靖康之恥?

而最近大火的電視劇《夢華錄》,讓人看到一個繁華而又危機四伏,開放而又充滿階層焦慮的時代。

劉亦菲飾演的美女茶鋪老闆趙盼兒擅長點茶,陳曉飾演的皇城司官員實為清流無間道,查辦了江南走私案,這些都是宋朝的一個側面。

大火的《夢華錄》,背後加了幾層濾鏡

《夢華錄》劇照。

《夢梁錄》和《東京夢華錄》裡的汴梁如此繁華,蘇軾、范仲淹、歐陽修們筆下的民間風情如此閒適。《水滸傳》裡的荒村野店風景與辛棄疾“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搭配得如此協調。

大火的《夢華錄》,背後加了幾層濾鏡

衣服

《宋史·輿服》裡說,端拱二年,規定縣裡公務員、庶人、商賈、伎術、不繫官伶人,只許穿黑、白衣,鐵、角帶,不許穿紫色。

還規定幞頭巾子不許高過二寸五分。婦女不得作高髻及高冠。像銷金、泥金、真珠裝綴的衣服,除命婦之外,誰都不許穿。

像這種規定得細細的,好像有點瑣碎?

不是沒理由的。

話說,唐朝人喜歡用梳子做頭飾。當時簪釵細巧,通常束髮用;梳子比較圓潤寬,是壓在頭髮裡的。於是梳子的裝飾自然得華麗起來了。首先得輕薄:唐時已經有其薄如紙的梳子,用來插發;然後是裝飾:鳳梳、鸞梳、金制鳳翼梳、染色象牙梳、銀梳、玉梳、犀角梳、駝骨梳,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女人戴不了的。

到了宋朝,就有所謂冠梳——用大梳子代替冠,在宮廷裡流行一時。招牌的做法是:犀角改造成一尺長的梳子,戴在頭上招搖過市,想必當時汴梁宮廷裡像是動物園。宋仁宗出了名的節儉,看見一片人頭上長了一尺長的梳子,恨透了,特意下詔書:

不許以犀角製作冠和梳,梳和冠寬不許過一尺,長不得過四寸!

大火的《夢華錄》,背後加了幾層濾鏡

宋朝女子在梳妝。(@視覺中國 圖)

——當然,宋仁宗一駕崩,奢靡之風再起,大家開始用玳瑁和魚枕來做梳子了。到南宋時,冠梳依然流行;那時節臨安是世上第一風流繁盛福地,制梳子的,戴梳子的,簪花的,插鳳的,所在多有;西湖之上,到處梳來梳往。名妓們大多愛戴大冠梳,滿頭花裡胡哨。偏南宋理學盛行,士大夫對婦女們的言行也開始品頭論足、挑三揀四起來。良家婦女也覺得不對:我戴了梳子,不就顯得跟煙花女子們一路貨色了麼?因為忙著標榜自己的清純和貞操,良家婦女們紛紛放下大型冠梳,改用低調的簪釵了。

跑題扯遠了,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宋朝對衣服多加管束,恰是因為工商業太發達,閒錢花不完,於是大家在衣服裝飾上使勁折騰起來。所以如《水滸傳》裡北宋末期,男生都插花刺刺青愛美心切,也就可以明白了。

大火的《夢華錄》,背後加了幾層濾鏡

不喜珠飾,18世紀《帝鑑圖說》彩繪插畫。(fotoe 圖)

是的,宋朝是個這麼愛美的朝代。

大火的《夢華錄》,背後加了幾層濾鏡

器皿

上頭提到的宋朝滿頭梳子,是否讓您想起了日本藝妓的打扮?

嗯,是了。日本人雖曰學唐朝多,其實許多趣味上,更接近宋朝。

大火的《夢華錄》,背後加了幾層濾鏡

《夢華錄》劇照。

比如,茶器。眾所周知,日本是到17世紀,由村田珠光、武野紹鷗和千利休等諸位大師,開發出瞭如今清靜和寂的茶道風格,講究侘寂。但在此之前,他們喜歡什麼呢?

——相對於侘寂的日式陶茶器,他們熱愛的是箔(奢華)的宋朝青瓷茶器。像日本人奉為國寶的一個青瓷茶碗螞蟥絆,就是南宋龍泉窯出品:南宋杭州的佛照禪師贈給日本的平重盛的,一路千年下來了。

至於後來侘寂質樸的樂燒,以及妖豔華麗的織部風茶器,都是針對南宋青瓷的變調。大概在日本人的文化趣味裡,色彩青翠明麗、圓潤光滑的南宋青瓷,是他們理想中的華麗之美。

大火的《夢華錄》,背後加了幾層濾鏡

《夢華錄》劇照。

宋朝人要點茶鬥茶,喜歡有花紋的瓷器,於是建窯燒出了著名的油滴盞,紋理點滴。日本人愛宋朝,從馬遠、夏圭這樣的大畫家,到油滴盞這樣的寶物,照單全收。中國叫油滴盞,日本人發揮想象力,叫曜變天目——曜變者,變幻如新月,天目者,天上眨眼的星星也——奉為至寶。日本大茶人武野紹鷗藏過一個白天目茶碗,秘不示人,後來輾轉到了德川幕府手裡;日本人後來開發出著名的志野燒,都拜白天目做師尊。

所以,他們至今還熱愛著宋朝式的抹茶,那也不難理解了。

說是熱愛唐朝,但骨子裡,日本人一直追奉的,是宋朝啊。

大火的《夢華錄》,背後加了幾層濾鏡

羊肉

《水滸傳》裡,魯達吃狗肉,武松要牛肉,宋江吃“加辣點紅白魚湯”。《金瓶梅》裡,西門慶家裡廚娘宋蕙蓮做豬頭肉吃。蘇軾也很懂得做豬肉,這不,在黃州還寫了《豬肉頌》。

然而宋朝最認真吃的,是羊肉。

大火的《夢華錄》,背後加了幾層濾鏡

夜止燒羊,18世紀《帝鑑圖說》彩繪插畫。(fotoe 圖)

宋朝有個祖宗家法,說“飲食不貴異味,御廚止用羊肉”。意思是,天子啊,您就別尋思什麼山中走獸雲中燕,老實吃羊吧!——尋思羊好欺負是怎麼的?

宋朝跟羊肉有關的故事很多。比如,在傳說和正史裡,宋仁宗都被記成個好皇帝。傳說裡,他是狸貓換太子的主角,還坐擁包公和狄青這一文一武,而且國運昇平。正史裡,說宋仁宗有天晨起,對近臣說,昨晚睡不著,餓,想吃燒羊。宋時謂燒羊,就是烤羊了。近臣問,何不降旨索取啊?仁宗說:聽說宮裡每次有要求,下頭就會準備,當作份例;怕吃了這一次,以後御廚每晚都殺只羊,預備著我要吃。時候一長,殺羊太多啦,這就是忍不了一晚餓,開了無窮殺戒。

此事足證:宋仁宗這個“仁”字,當之無愧。不僅考慮人,連羊都保護起來了。

傳說那時候,都城臨安,有位廚娘,制羊手藝高,踩著不知多少羊的陰魂,架子也大。某知府請她烹羊,得“回轎接取”,接個廚娘來做飯,好比娶個新夫人,難伺候!她做五份“羊頭籤”,張嘴就要十個羊頭來,颳了羊臉肉,就把羊頭扔了;要五斤蔥,只取條心——好比吃韭菜只挑韭黃——以淡酒和肉醬醃製。僕人看不過,要揀她扔掉的羊,立刻被她嘲笑:“真狗子也”。

奢侈糜費的一頓,好吃是好吃的,“馨香脆美,濟楚細膩”,但知府都覺得支撐不了——我想也是,請個廚娘做羊,花錢不說,還要被嘲笑,何苦來——沒倆月就找個理由,請回去吧。

蘇東坡對豬肉有心得,但也愛吃羊:他被貶嶺南時,買不到羊肉,只買得到羊骨頭。還很高興地寫信吹噓,說羊骨頭用酒略烤,其間碎肉,如吃螃蟹,有錢人不懂這種快樂。

是的,宋朝人就是這麼個吃羊民族。羊肉的鮮美——相比牛肉豬肉——的清爽,大概也就是宋朝的風骨了。

大火的《夢華錄》,背後加了幾層濾鏡

航海

各色史論都會念叨:中國曆來是個內斂的、重視農業的大帝國。

然而,宋太祖開寶四年,即在廣州設市舶司,之後在杭州與明州也設了,合稱三司,那就是宋朝的海關了。抽取1/10的貨物作為抽分,收購一部分作為博買。

大火的《夢華錄》,背後加了幾層濾鏡

《夢華錄》劇照。

南宋最是鼓勵富豪打造海船,購置貨物,海外經商,甚至與官員政績掛鉤:能招徠外商的升官,影響海外貿易的降職。

宋朝沿海都市,都有造船廠。已經開始用船塢,船從滑道下水。宋船多尖底,能破浪,身扁寬,體高大,吃水深,有密封隔水艙。多檣多帆,能用多面風。多用雙錨,還能探水。宋神宗時,由定海到高麗的船,可裝五六百人。

宋哲宗時,每年溫州與明州定額建船六百艘。紹興十年,即岳飛死前兩年,福州有千艘大船,可以航到山東。岳飛自己還在洞庭試用過車船:一船有三十二個輪,人踩動便可行進。此後的採石磯之戰,這種船也執行過。

大火的《夢華錄》,背後加了幾層濾鏡

《夢華錄》劇照。

實際上,宋朝當時,已經有這些航線了:

——廣州到蘇門答臘的三佛齊,航行38天。

——廣州或泉州到爪哇,輸出絲織品、茶、瓷器、鐵器、農具,換回爪哇的檀香、茴香、犀角、象牙、珍珠、水晶、胡椒。

——廣州或泉州到孟加拉灣約40日,再航行一個月可到印度西南,與那裡做象牙、礦石、香辣料的交易。

——廣州到巴格達,輸出絲織品、瓷器、紙張、麝香,運回香料、藥材、犀角、珠玉。

——廣州出發,四十日到孟加拉灣,再到葉門。博買蘇木、白錫、常白藤。回程時順風,則六十日到中國。

——廣州出發,經四十日到孟加拉灣,橫跨印度洋至東非。

同時期,地中海的平底船還在小心翼翼地沿岸航行,北歐的維京船在用尖底船搞海盜工作呢。

是的,中國航船已經在東南亞和南亞流暢運作時,距離歐洲人開大航海時代,還有三百多年呢。

大火的《夢華錄》,背後加了幾層濾鏡

觀念

說到宋朝的觀念,很容易讓人想起理學,想起“存天理滅人慾”。

然而,朱熹這些老夫子們是宋朝的一面,《水滸傳》和《金瓶梅》的尋常男女,又是另一面。

潘金蓮、西門慶;潘巧雲、裴如海……當然,我們也不能老想著這些伴侶。不也有蘇軾和王弗、韓世忠與梁紅玉這樣情深義重的愛侶麼?

當然,不止男女。

兩宋時節,汴梁和臨安也有出賣男色的男子。值得一提的是,這時候的美少年,起的多半類似於女人名字,鶯鶯燕燕。

有男子很直接,是直接賣身的,所謂“至於男子舉體自貸,進退怡然”。這事流行過一段時間,到政和年間,宋徽宗下令禁止男娼“營業”,規定“男為娼,杖一百,告者賞錢五十貫”。

但就像宋仁宗禁絕華麗頭飾似的,從反面想,可以發現:那會兒的風氣,就這麼開放。

大火的《夢華錄》,背後加了幾層濾鏡

宋仁宗後坐像,絹本設色,臺灣台北故宮博物院。(fotoe 圖)

是的,宋朝就是這麼個時代。發達的航海、好看的器皿、愛美的百姓、變著花樣吃羊肉、風流的男女,什麼都有。

甚至,還有下面這個。

宋時,烏蠻(唐宋間泛稱西南諸族)姑娘,婚前很是自由瀟灑。嫁娶時雙方也不在乎是不是處女,姑娘婚前愛怎麼地怎麼地。

據《雲南志略·諸夷風俗》,說女孩子們甚至有這種傳奇:“未嫁而死,所通之男,人持一幡相送,至百者為絕美”——沒嫁人就死了的姑娘,跟她有過瓜葛的男人,都打個幡兒來送。有上百個男人來送的,就是絕美女子了。

——想想打幡來送的情人們,也挺有情有義的;百來號男生,一起緬懷風流美麗的絕色美女情人,場面莫名地,不像古代呢?

所以呢,現在流行一個問題叫:假設穿越回古代,那麼你最希望回到哪個時代?很多人的回答都是宋朝。比如作家馬伯庸,他說是為了能活得舒服點。“對於過慣了現代生活的人來說,回到宋代應該會嗅到一絲熟悉的氣息。”

宋朝在中國歷史上處於承前啟後的時期,有些漢學家稱宋朝為“現代的拂曉時分”。比如哈佛大學教授費正清認為晚唐和宋代是中國的前現代時期,“達到的文化和制度發展在其後幾百年中變動無多”,這是一個“高原”式的時代,在此後幾百年間都沒有被超越。所以國學大師陳寅恪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於趙宋之世。後漸衰微,終必復振”。

大火的《夢華錄》,背後加了幾層濾鏡

《夢華錄》劇照。

不過因此對宋朝評價過高,那也是帶了美顏濾鏡。宋朝再怎麼好,它也只是一箇中古時代的封建王朝,它也許有一些其他朝代不具備的優點,比如,政治寬鬆一些,經濟繁榮一些,生活富足一些。但是作為一個封建王朝,歷代所有封建王朝所共有的那些缺點,宋朝一個也不少。

正如原宋史研究會會長、宋史泰斗王曾瑜教授所說,作為一個封建王朝,宋朝和其他王朝沒有區別,無非就是“上層社會驕奢淫逸,下層社會啼飢號寒”。

大火的《夢華錄》,背後加了幾層濾鏡

大火的《夢華錄》,背後加了幾層濾鏡

你想穿越回宋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