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名人:司馬懿如何大破遼東?

公元234年,蜀漢軍師諸葛亮病逝五丈原,長史楊儀、魏延因爭權發生內訌,結果魏延被馬岱所斬,楊儀吞併他的兵馬,徐徐撤回蜀地。

司馬懿本要趁機追殺蜀軍,但魏明帝不準,下旨大軍回國休整,因功加封司馬懿為太尉。

歷史名人:司馬懿如何大破遼東?

公元237年,遼東太守公孫淵背叛魏國,自立燕王,定都襄平(今遼寧遼陽),置列百官,並暗通東吳孫權,以防魏兵前來征討。

訊息傳到洛陽,魏明帝緊急召見司馬懿,對他說:“朕本不欲勞煩太尉,只因想一舉平定邊患,知先生謀略過人,所以還請你掛帥出征,為國建功!”司馬懿叩拜稱謝。

隨後,明帝問道:“先生估計能否順利滅掉公孫淵?”

司馬懿捋須笑道:“兵者,詭道也,殊難預料。如果公孫淵放棄防守,預先逃遁,對他則是上策;若他據守遼水,與我軍對抗,此乃中策;倘若他苦守襄平,遭我軍圍困。呵呵,那麼臣旦夕之間便可將其捕殺。”

魏明帝聞言大喜,知司馬懿此去必然成功,與他相約百日歸返,授予大將軍印。

司馬懿於是率領四萬大軍,擇日向遼東進發!

途經故鄉溫縣時,當地官員宴請司馬懿,面對父老鄉親,司馬懿以詩詠志:

“自從盤古開天地,此時日月也重光。風雲際會英雄出,盡忠朝廷去遠方。將去遠方平叛逆,征途路上經故鄉。待到萬里清宇宙,四方進獻朝魏王。功成告老全名節,逍遙度日在舞陽。”

隨後,魏軍從溫縣出發,經孤竹,過碣石山,兵屯遼水之濱。

話說公孫淵突聞魏軍來攻,忙派人向孫權求救,不料孫權僅以發兵為名聲援,並來通道:“司馬懿用兵如神,連諸葛亮都無法取勝,吾深為賢弟擔憂啊!”

無奈下,公孫淵只好發兵數萬,在遼河東岸構築堅固連營,防禦魏軍渡河。

此舉正中司馬懿下懷,探知敵情後,司馬懿立刻調兵去佯攻燕軍南側,趁敵精銳部隊向南援救時,再迅速集合兵馬從北路乘船渡過遼水,突然直逼燕軍大營,並下令打破船隻,依遼水將敵營團團圍住。

三天後,部下將佐請求進攻。

司馬懿道:“敵軍堅守不出,意在拖住我軍,昔日昆陽大戰,王邑便因此落敗,諸將如果要戰,可分兵直取燕軍老巢襄平,迫使他這裡人心渙散,必然會派兵沿路截擊我軍,那時便可一鼓作氣打敗敵軍。”

眾將聞言大喜,依計而行,果然燕軍得知魏軍繞向後方,派兵半路截擊,被魏軍一通大殺大砍,連敗三陣,燕軍潰敗,只好退保襄平,司馬懿下令追擊,最終兵臨襄平城外,紮營圍困。

歷史名人:司馬懿如何大破遼東?

這時恰逢連降大雨,魏營平地水深數尺,將士苦不堪言,有人勸司馬懿把軍營移往高處,然司馬懿怒道:“平遼才是大事,些許雨水怕它什麼?再有言移營者立斬不赦!”

結果令史張靜不聽,擅自離營,被司馬懿下令斬首,軍隊頓時肅然。

襄平城內燕軍因缺糧斷薪,借大水環城,與魏營尚有一段距離,乘機派人出城上山砍柴放牧。

魏軍部將懇請調兵擒敵,但司馬懿不準,他對諸將言道:“本帥出兵平遼,不怕敵人來戰,只怕敵人逃走!襄平城內兵多糧少,又逢洪水,多想逃往別處,而我軍遠道而來,包圍尚未形成,如果抓其兵,奪其牛馬,那不恰好逼迫他們迅速遠遁嗎?到那時,再想擒獲公孫淵可就難了。”因此,魏軍只是圍而不攻。

訊息傳回朝廷,百官聽說大軍遇洪水受阻,難以破敵,都勸明帝下旨召回司馬懿,可明帝卻笑道:“司馬懿十分擅長在危險的境地出奇制勝,朕相信,他過不了幾天便可斬殺叛賊公孫淵了。”群臣俱個心生疑惑,卻也不敢再勸。

果然沒過多久,雨過天晴,魏軍迅速集合兵馬,團團圍定襄平,端的是風雨不透。公孫淵及百官見狀,嚇得魂不附體,派出使臣王建和柳甫懇請魏軍退後,然後情願束手歸降。

但司馬懿並不相信,還將二人斬首號令。

公孫淵得報膽戰心驚,又派侍中衛演向司馬懿請求將太子抵押為人質,司馬懿對衛演說:“無須送什麼人質,眼下公孫淵只有自縛請罪或自刎謝罪兩條路可走。”

衛演歸報後,公孫淵只得率精銳衝南門突圍,司馬懿揮兵急追,沿路將敵兵殺得落花流水,公孫淵也戰死在梁水岸邊。

魏軍因此順利殺入襄平,把公孫淵部下十五歲以上男子七千人盡都殺死,屍體壘成高臺,燕王朝中公卿以下全部斬殺,將佐也殺了兩千餘人,歸順魏國的人口多達三十萬。

歷史名人:司馬懿如何大破遼東?

一切就緒,司馬懿下令班師回朝,臨走強行將遼東數萬居民遷徙中原,魏明帝派出使者到薊州慰勞,並把昆陽賜給司馬懿為封地,曹魏數十年的遼東邊患至此徹底解決。

但令司馬懿做夢也想不到的是,遼東漢人被強行遷移內地後,致使當地形成真空,西晉初年,邊塞胡人逐步佔據遼東,從而為西晉滅亡,五胡亂華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