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使團不遠萬里到北京送禮,因何惹怒嘉慶帝遭趕走?

清嘉慶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一支來自英國的外交使團不遠萬里到了北京,給嘉慶皇帝“送禮”。然而嘉慶帝卻龍顏大怒將英國使者趕走。中英雙方不歡而散,英國使者連皇帝都沒見到就離開了,所為何事?

當年6月24日,嘉慶帝得到了署兩廣總督董教增的奏報,說“英王太子攝政,思念高宗純皇帝(指乾隆皇帝)恩德,仰慕大皇帝仁聖,遣使進獻,以抒誠敬,並鋪張征服佛蘭西功績”,還說英國人將在六七月抵達天津海口。並稟告了英使團的規模、行程以及貢品詳情。

有人來朝貢,本是好事,但嘉慶帝高興不起來。原來,嘉慶期間,英國人經常在廣東沿海地區滋事,給他留下了很壞的印象。因此嘉慶皇帝一開始就訂下了迎接英國使者的基調,曾在批示中說“此事朕不以為喜”“實該國遣使遠涉重洋,以納貢為重,恐尚有幹求事件。”還通知直隸總督,如果英國以朝貢為名,要求開放口岸,“如上次請於開放寧波互市等事”,那就先行駁斥,以天朝法度森嚴絕其妄悠,別留客氣。如果英使意在要求,又或者禮節不遵,就在天津筵宴後遣送回英。

英國使團不遠萬里到北京送禮,因何惹怒嘉慶帝遭趕走?

7月29日,英國使團的船隊抵達天津海口。使團正使叫阿美士德,出身英國貴族,寢宮侍臣之銜;副使叫斯當東是英國駐華大班,能說漢語,書寫漢字,是個中國通。嘉慶帝在8月1日,任命工部尚書蘇楞額為欽差大臣,負責接待英國使團。

阿美士德出使訪華的目的,是想與清朝商討中、英貿易事宜,企圖開啟中國門戶。其實在他以前,英國早於1792年至1794年的時候,派遣過馬戛爾尼伯爵率團訪華,嘗試在慶祝乾隆帝八十大壽的時候,順勢商談貿易。可是,那一次的使團雖然成功謁見乾隆帝,但是在商貿議題上卻無功而還。自那次以後,中、英兩國雖然繼續進行獨口通商,但關係卻是每況愈下。

自英國加入拿破崙戰爭以後,英國就曾經多次擔心法國會搶佔澳門,動搖英國在遠東的貿易地位。為此,英軍曾先後在1802年與1808年兩次佔領澳門,以向法國示威。然而,英國佔據澳門的行動卻使清廷甚為不滿,在1808年的佔領行動中,中方曾因為英軍撤兵進度緩慢,而與英國發生了零星的軍事衝突。另外,英軍後來進兵清廷藩屬尼泊爾等等的事件,也使兩國關係蒙上陰影。

在1815年,拿破崙終在滑鐵盧戰役敗北,這標誌著拿破崙時代的終結、歐洲專制皇朝的復辟,以及和平的重臨。而隨著拿破崙戰爭的結束,英國開始重新審視對華政策;由於英商一直不滿清廷實行的公行制度,擴大中國市場的呼聲愈來愈高,這遂促使了阿美士德使團訪華,企圖與清朝展開通商會談。

清朝籌辦好各項覲見事宜,但在禮儀問題上與英使團展開了激烈的政論,其核心就是見到嘉慶帝后,使者們應該採用什麼禮節。清朝方面堅持,英國人必須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的大禮,並且要預先演習。

英國使團不遠萬里到北京送禮,因何惹怒嘉慶帝遭趕走?

副使斯當東卻堅持反對,指此舉將有損英國威嚴。儘管英國曾訓示阿美士德在有需要的時候,可以權宜的心態看待中國禮數,但在斯當東等人的強烈反對下,使團認為“英吉利禮節與天朝不能相似,在國王前免冠,跪一膝,一俯首”,也就是單腿屈膝之禮。阿美士德最終決定以“單膝下跪低頭三次,並重復動作三次”,代替三跪九叩,即“九跪一膝,九一俯首”。

嘉慶帝聞訊後非常生氣,仍然下令督促英國人採用三跪九叩之禮,並增派理藩院大臣和世泰等人負責諄諄教導。

中英雙方爭吵了將近一個月,禮儀問題依然沒有達成一致。和世泰認為在十分疲勞的情況下,英使團一定會言聽計從,想採取非常手段,矇混過關。

在和世泰的誘導之下,嘉慶帝決定8月29日6點在頤和園接見英使團。阿美士德使團連夜趕路,凌晨5點才抵達圓明園。由於載有官服與國書的車輛仍未抵達,加上顛簸的路程疲憊不堪,阿美士德要求稍事休息,和世泰則希望阿美士德能夠三跪九叩。經過一輪爭吵後,在英使團的堅持下,和世泰只得向嘉慶帝謊稱英使生病,無法進見。

嘉慶帝以為英使傲慢,目無聖駕,大為光火,怒不可遏道:“中國既為天下共主,豈有如此侮慢倨傲,甘心忍受之理?”他取消陛見,下詔將使者“即日遣回,該國王表文亦不必呈覽,其貢物俱著發還。”趕走英國人同時,嘉慶皇帝還寫了一封上諭予英國國王,表示你們不遵守天朝的遊戲規則:“嗣後毋庸遣使遠來”。

英國使團不遠萬里到北京送禮,因何惹怒嘉慶帝遭趕走?

不過,嘉慶帝還是破天荒地准許使團沿大運河南下,沿途一直得到禮待,最後途徑廣州,至1817年1月28日在澳門登船返國。使團啟程返中,在聖海倫娜島與遭放逐的拿破崙進行過數次面談。據阿美士德使團記載,當時拿破崙認為阿美士德出使中國,理應入鄉隨俗,向清帝叩頭。

由於禮儀的問題,使阿美士德使團的任務失敗,沒法與清廷討論貿易問題。而貿易問題沒有解決,市場沒有開拓,更使英商的走私活動在1820年代與日俱增,鴉片貿易在此後更成為了走私貿易的大宗。一方面,英方日益不滿對華貿易所造成的龐大逆差,一方面清廷亦對鴉片毒害國民的情況愈益反感,這使中、英兩國的貿易爭議在踏入1830年代以後遂漸升溫,最終要訴諸武力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