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中本來處於中立的美國,為什麼後來要萬里迢迢參戰?

美國在二戰之初國內普通的民眾基本上還是奉行的是孤立主義,不想參合歐洲地區的大戰,但是隨著珍珠港事件的爆發,普通民眾馬上就轉變態度,報復日本,投入大戰。雖然說是珍珠港事件促使美國參戰,但是從現有的歷史資料來看,美國政府得上層人士包括當時的總統羅斯福是希望美國能夠儘快參戰的,珍珠港事件其實只是起了個催化作用。形成這個結論主要是有哦以下的幾個方面:

第一、就是國家利益,美國參戰前,歐洲的英國已經陷入了本土保衛戰,蘇聯則是喪失大片的歐洲國土,而法國最慘,已經被滅國,從形式上看,德國已經快要統一歐洲,即使沒有登陸英倫三島,等到德國一統歐洲,將歐洲的資源整合起來,那麼英國毫無疑問會戰敗,而到時候美國就會面臨一個整合了歐洲資金、技術、人口的大帝國,並且是富有攻擊性的帝國,美國自身的安全就會受到極大的威脅,一個分裂的歐洲才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

在二戰中本來處於中立的美國,為什麼後來要萬里迢迢參戰?

第二,則是美國在1929年發生的經濟危機,這場危機極大的重創了美國的經濟,美國需要將多餘的生產力輸出消耗,同時,美國在英國身上投入了大量的資源,當然英國也拿了很多的東西來交換,美國不能夠看著英國戰敗,否則所有的投入都會一去不復返,這個時候僅靠援助物資是不夠的,還得需要他親自下場,即能解決國內多餘的生產力,又能拖住戰局以待好轉;

第三,德國納粹政府施行的屠殺猶太人政策促使美國參戰,猶太人在美國擁有鉅額財富,對美國政府擁有極大的影響力,德國迫害猶太人會促使美國的猶太人施加金權的力量,遊說政府參戰;

在二戰中本來處於中立的美國,為什麼後來要萬里迢迢參戰?

第四,則是日本在東南亞的行動已經很明顯的在損害美國自己的利益,日本企圖獨霸太平洋的目的很明顯,這毫無疑問也是美國所不能容忍的,正好又發生了珍珠港事件,所以美國政府藉著這一事件迅速的透過《租借法案》,宣佈參戰。

美國不遠萬里參加二戰,根本上還是利益二字,二戰中誰的收穫最大,毫無疑問是美國,美國在二戰中本土基本未收到損傷,而歐洲已成一片廢墟,美國又透過《馬歇爾計劃》《佈雷頓森林體系》將美元送上了貨幣霸主的位置,美國也是在二戰後一舉奠定了世界領袖的地位。

在二戰中本來處於中立的美國,為什麼後來要萬里迢迢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