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攝政王起居注》看真實的多爾袞

在明末清初的歷史上,攝政王多爾袞無疑是其中最為耀眼的人物。身為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皇太極的親弟弟,多爾袞在皇太極去世後先後被加封為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總攬朝政,成為當時清廷實際意義上的一號人物。

從《攝政王起居注》看真實的多爾袞

從清廷官方史書到民間野史,有關於多爾袞的記載不絕於書。今天,我們拋開傳統的視角,從清廷官修的《攝政王起居注》,摘取部分片段,來一窺當時多爾袞真實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在古代,只有皇帝才有資格擁有《起居注》。所謂起居注,就是設定專人,時刻陪伴在皇帝身邊,將皇帝日常的一言一行都記錄下來,以成為後世研究的依據。多爾袞雖已位居攝政王,地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終歸是一個臣子的身份;然而,多爾袞竟然擁有清廷官修的《攝政王起居注》,由此可見當時多爾袞的地位與權勢到了何等地步。

【啟奏。大學士剛林奏事及逃兵事。皇叔父攝政王曰:“我朝兵力強盛,兵逃非畏死也,想系錢糧不足,不能自贍耳,姑從輕處。”】

大學生啟奏士兵有逃走者,請求下旨懲處、嚴肅軍紀。對此多爾袞的回答是,我軍兵力強盛,有逃跑計程車兵大概也是因為兵餉不足、不能贍養家庭緣故,就不要處罰了。

【王又問:“江南既下,有甚好人物?”大學士等對:“地方廣大,定有賢才。”王又言:“不是泛論地方有賢才,只是先生們胸口有知道的否?”大學士馮銓對:“錢謙益是江南人望。”王又問:“如今在否?”大學士等對曰:“昨舊順,文冊上有名字,現在。”王頷之。】

在親弟弟多鐸拿下江南之後,找羅人才也成了當時清廷的當務之急。因此,多爾袞開始詢問大學士們有無推薦人選,得知有錢謙益時,心滿意足。錢謙益是明末著名的文人領袖,在士人中有很高的威望,也難怪多爾袞如此想得到這個人才了。

【大學士等入。叩頭。賜坐。大學士剛林宣讀都察院本。王上曰:“茶馬一差要緊,必須擇人。”都察院臣劉漢儒以廖龍對。王顧問漢儒何方人。大學士等對曰:“北直人。漢儒出吏部過。”王上曰:“這用的滿洲人,予一一皆知。若是漢人,其賢不肖,予皆不曉。】

在找羅人才問題上,多爾袞可謂是不遺餘力。在《攝政王起居注》中,除了與戰事相關的詔對,更多的就是關於治國、安定百姓方面的問答了。雖然多爾袞已有多年政治經驗,但擊敗明朝後,他要面對的,畢竟是一個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大國,因此在治理問題上,要比之前的八旗時代複雜百倍。

在這一段中,多爾袞問大學生有無人才可以勝任茶馬要職。大學士推薦一個漢人,多爾袞雖樂得人才,但終究對漢人不熟悉,因此不免抱怨:如果是滿人,我還認識,你們說的漢人,到底是不是人才,我也沒辦法辨別真假了。

從筆者摘抄的以上3段,一個操心國家大事、權勢煊赫的攝政王形象躍然紙上。《攝政王起居注》雖然篇幅多有遺失,但是從僅存的章節裡,我們仍然能夠透過數百年的時光,感受到清初王公親貴們的日常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從順治元年到順治七年,多爾袞作為清廷實際意義上的一號人物,軍國大師皆是由其親自決斷,而不需經過順治皇帝。因此,《攝政王起居注》為我們提供了難得的研究清初歷史的珍貴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