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為什麼叫“雍正”?這個帝號真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帝號”是中國封建政權最高統治者的稱號;另外包括諡號、廟號、年號和尊號(徽號)也屬於帝號。但廟號、諡號是最高統治者死後追加的稱號,是後世對亡帝的稱呼。年號是最高統治者為紀在位之年而立的名號。對明朝、清朝兩朝皇帝多以年號為稱。尊號,為皇帝在位時期,由臣下給予的尊稱,亦作為帝號。尊號始於唐朝武則天時期,尊號字數不一,常遇事而累加。稱呼時習慣於使用尊號之首的兩個字。參見“諡號”、“廟號”、“年號”、“尊號”。

雍正為什麼叫“雍正”?這個帝號真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相聲大師侯寶林的《講帝號》裡,有個比較經典的段子:

“雍正登基的那天,坐龍椅時坐得比較歪,大傢伙一擁他,這才將屁股扶正,這便是‘擁正’的由來。”

相聲是為了娛樂大眾所編寫的節目,所以大夥自不必當真,且一笑置之。

雍正為什麼叫“雍正”?這個帝號真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不過,近年來史學愛好者圈子裡湧現了另一種說法,那就是:“雍正”這一年號意味著“雍親王得位之正”,是雍正用以粉飾皇位來路不正的一種做法,堪稱“此地無銀三百兩”。

那麼,這種說法成立嗎?

我們且來看看古代皇帝在選年號時要考慮的因素。

首先是年號的用字方面,絕對要挑那些好聽的、寓意不錯的字眼。“雍”的意思是和藹、和順、和諧、和美。在雍正以前,宋太宗、西夏崇宗都用過這個字。

從這個角度來看,“雍”這個字用得中規中矩,關鍵在於“雍正”與“雍親王”有何瓜葛。胤禛登基之前,被封為“雍親王”,這是人盡皆知的。“雍親王”與“雍正”的“雍”字,在漢語裡是同一個字,在滿文中亦是同一個字。

清朝皇子在被封王以後又成了皇帝的,總共有四個,智親王道光帝、嘉親王嘉慶帝、寶親王乾隆帝,還有雍親王雍正帝。顯然,其中有三位親王皇帝,在選年號時用到了自己的王號(道光帝登基前曾有備選年號智臨)。所以,我們基本可以確定,“雍正”的“雍”字與“雍親王”的王號有直接關係。

雍正為什麼叫“雍正”?這個帝號真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那麼,是否可以就此說明,“雍正”就是“雍親王得位之正”的意思呢?

這個問題回答起來難度相當大,1722年12月20日康熙帝駕崩,七天後雍正便繼承大統。雍正在即位的詔書中寫道:“祗告天地宗廟社稷,即皇帝位,以明年為雍正元年。”胤禛剛剛坐上龍椅,就將“雍正”的年號公諸於眾,且沒有給大眾任何解釋。

雍正的這一做法是否合乎規矩呢?

且看“康熙”年號的由來,順治十八年福臨駕崩,愛新覺羅玄燁繼承大統。“初八,同內閣擬上世祖章皇帝尊諡,又同內閣擬今上皇帝即位年號,又為輔政大臣撰誓文。”

從這段文字裡不難發現,年號這種東西應該是由大臣來擬的。

再看“道光”年號的由來,嘉慶二十五年嘉慶帝駕崩,同年八月(道光登基前)群臣“恭撰恩詔、建元年號”,給了四個“備選年號”,分別為紹德、建恆、道光、智臨。道光帝登基時,選了“道光”這個年號。由此可見,年號雖然是大臣擬的,但最終決定權是在皇帝手裡的。

當然,在咸豐朝也發生過特例,當時因為同治皇帝年幼,所以欽定年號這件事是由兩宮太后代理的。因為清史文獻中表述不清,所以我們沒有辦法確定清朝的新皇帝在登基之前是否有諸多年號可供選用。但是,年號是由大臣擬定的,並由統治者(皇帝、太后)敲定,這是可以確定的。

雍正為什麼叫“雍正”?這個帝號真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然而,在雍正登基那年,其年號出現的過程史書裡並無記敘。除非有任何文字資訊指出,“雍正”這一年號是胤禛本人擬定的,否則這一年號就該是由大臣所擬,由胤禛圈定的。

所以,可以確定的是,“雍正”這一年號的出現,證明當時胤禛和負責此事的大臣壓根沒朝這方面想。“雍親王得位之正”的含義,全都是現代人推敲出來的。

在網路上流行許多“陰謀論”,支援這種論調的朋友,往往會稱胤禛藉助權臣的力量排除異己,奪位時又使用了許多見不得光的手段,曾與他爭奪皇位的兄弟大多不得善終,先帝的近臣也大多遭到疏離等。正因如此,所以胤禛才會取用“雍正”這個年號,替自己洗刷罪名。

按照這種論調來看,似乎“雍正”這個年號果真在強調“正”字的“正名”功效。但結合雍正即位的這段歷史來看,謠言便會不攻自破。

雍正為什麼叫“雍正”?這個帝號真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康熙皇帝過世僅七天後,胤禛便繼承了大統。在這七天的時間裡,他要忙著為先皇操辦喪事,以及改元等事宜。在這樣的情況下,莫非雍正早就有先見之明,想到老百姓會大嚼舌根說當今聖上皇位來路不正,並不顧一切地提前“闢謠”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

而且,根據文獻來看,胤禛的諸多皇兄皇弟不得善終,先皇的近臣遭到排擠,這都是在“雍正”這一年號發生之後。胤禛若想要用“雍正”這個年號來洗刷未來的罪孽,這是不論如何都講不通的。

當然,不止是現代人“腦洞大開”。其實在雍正時期,就有不少閒人開始嚼舌頭,非議“雍正”這一年號。只不過,古人所持的角度與現今的歷史愛好者截然不同。

雍正三年,年羹堯案發後,官兵在年府搜出一首手抄稿。這篇稿抄的是汪景祺所創作的一篇文章《歷代年號論》。顧名思義,這篇文章論述的就是歷代年號之意。這部作品將“正”拆解成“一止”,闡述了“凡有正字者皆非吉兆”的道理。汪景祺列舉了一些用過“正”字的年號,例如:正隆、正大、至正、正統、正德等。

為什麼要列舉這些年號呢?

我們且對照歷史來看,這些年號所處的時期,皆發生過“不祥之事”。例如:金海陵王的年號是正隆,而海陵王卻不得善終被部將殺害。金哀宗用的年號是正大,結果金朝國祚自他而止。元順帝的年號是至正,可元順帝他老人家被朱元璋的義軍打到了塞外。明英宗的正統年更是爆發了土木之變,連皇帝都成了瓦剌人的俘虜。明武宗在他的正德年間因落水而死,身後無子。

雍正為什麼叫“雍正”?這個帝號真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對於這些,雍正帝又是怎麼看的呢?

雍正自是十分憤怒,直指這種論調是大放厥詞,“大逆不道之語”。可能雍正也嘗試過以理服人,從歷史上帶“正”字的年號裡找出一些順風順水的大好年景,可找遍文獻仍不盡人意。

所以,為了反駁“一止”的論調,雍正便列舉了一大堆帶“元”字的年號,例如:元鼎、元封、開元、貞元。“元”這個字若是拆開來看,那便是“一兀”,這意向豈不是大大的不祥?可上述帶有“元”字的年號,哪個不是順風順水,開元更是大唐盛世唯二的代表!

除此之外,雍正還找了兩個帶“武字”的年號,如建武和洪武。武字拆開來,便是“二止”,若按汪景祺的說法,這兩個年號也是流年不利。可不論是漢武帝的建武,還是朱元璋的洪武,都是史書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是以“此二帝皆稱賢君,歷世久遠,尚得不謂之吉祥乎?”

雍正皇帝的為人,即便不看那些野史,我們在正史中便可見一斑。歷朝歷代的皇帝裡,鮮有帝王如雍正一般敏感多慮。這樣一位皇帝,對於外界的看法自是相當在意。只不過,歷朝歷代都不缺膽子大的文人,像汪景祺一樣的傢伙比比皆是。

年羹堯案之前,還有個叫戴名世的站出來,看到“正”這個字眼的年號背後有些許不祥。不過,人家戴名世是個聰明人,不會給自己的前途留下把柄,緊接著他便引經據典,說道:

“‘正’這個字真的不能用於年號嗎?並非如此,只是這些用了‘正’的皇帝恰巧遭逢亂亡而已。這種亂亡,並不是‘正’字帶來的。假如那些頗有作為的‘開創之君’,如漢高祖、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這些神文聖武的皇帝,就算用到了‘正’字年號,他們所處的年代也是風調雨順的好年景。但若是遇到了夏桀、商紂這樣的無道昏君,即便他們的年號使用了再美好的字眼,也改變不了國家的傾頹。”

雍正為什麼叫“雍正”?這個帝號真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戴名世是何許人也,他是替雍正拍馬屁的御用文人嗎?

非也非也。

戴名世所寫的這些文字,均被收錄進他的文集《憂庵集》裡,直至上世紀九十年代才公諸於眾。早在康熙五十二年,戴名世先生便因《南山集》文字獄遭到迫害過世了。在他生前,不論如何都不會想到未來十年,竟然真的會出現一個使用“正”當年號的皇帝,而且關於“正”字的爭論竟一直持續了好幾百年。

其實,筆者個人十分認同戴名世的觀點,歷史的發展與年號並無關聯。既然雍正也明白這個道理,那麼,他自然不會過分注重年號背後的含義,也不會天真地以為“雍正”即可證明“得位之正”。

參考資料:

【《清帝年號考》、《講帝號》、《憂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