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戰場的扛旗士兵,這些人不是簡單地撐場子,性命關乎戰爭勝負

從古至今出身貧寒要想出人頭地在古代或許也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個是讀書然後考取功名,另一個則是在戰場上建功立業賺取軍功,不過這第二種方法在宋朝其實並不怎麼行得通,因為宋朝是一個重文輕武的時代,所以有時候就算你建立了功勳可能都不一定得到相因的獎賞。

古代戰場的扛旗士兵,這些人不是簡單地撐場子,性命關乎戰爭勝負

然而在現在的電視劇之中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在古代的行軍隊伍之中有多士兵拿著旗幟站在隊伍當中,或許有人會問了這類士兵有時候不是顯得很多餘嗎?因為在戰場上這些旗幟的旗杆都非常粗,往往需要幾個人才能立起來,兩軍對陣就抵消了一大部分戰力,既然這麼不方便,為什麼在古代戰場上還有這麼多的人要扛著旗幟呢?今天我們就這個話題來簡單的討論一下:

其實就從戰爭的角度來說,每一個士兵的作用都是不可小覷的,比如騎兵,當時就肩負著包抄、突襲等作用,而盾牌手則擔負著整個部隊的防禦,長槍手擔任進攻等等,而旗幟手的作用也不小,雖然在戰場上他們並不出死力,可是他們也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

古代戰場的扛旗士兵,這些人不是簡單地撐場子,性命關乎戰爭勝負

首先就是確認方位,其實在古代行軍打仗並不是如同現在電視劇裡面的那樣,兩軍對壘然後互相廝殺,這不是打仗,這是打架,要知道古代行軍作戰都是需要講究陣法的,如果真的按照電視劇那樣打仗的話,肯定是人多的一方佔優,歷史上還怎麼可能會有這麼多以少勝多的案例呢?

而扛旗手的作用就是明確各個部隊的位置,我們知道在古代由於資訊傳遞不流暢,所以假設一字排開的話根本分不清誰是誰,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醒目的標誌來確認自己部隊所在的位置,而旗手就是擔負這個重要的使命,因為一旦旗幟倒下了,那麼無疑會對指揮官的之後一系列的指揮都有影響,因為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個旗幟也代表這個部隊的“番號”,而扛旗手則是這個部隊最後一道防線,扛旗手都倒下了,那麼部隊的結果可想而知。

古代戰場的扛旗士兵,這些人不是簡單地撐場子,性命關乎戰爭勝負

第二個作用也是非常巨大的,那就是傳遞資訊的作用,這個我們就又要說了,古時候傳遞資訊不流暢,不可能像現在這樣利用各種高科技手段來發號施令,而這個時候光靠喊可能也是不行的,淝水之戰就是個例子,明明是撤退最後意思都曲解了,最終秦王苻堅的統一之戰成為了自己的”喪鐘“。

所以這個時候古代會用各種工具來傳遞自己的命令,比如我們常常聽到過”鳴金收兵“這個成語,古代就會用各種類似樂器之類的東西來發號施令,而除此之外扛旗手之外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傳遞資訊“,這個就是旗語。

大規模兵團作戰中,都是千軍萬馬,場面宏大,指揮官和士兵都有很長的距離,這個時候語言肯定是聽不清的,所以就需要用旗語來傳遞自己所需要表達的資訊,這樣手底下計程車兵就可以明白指揮官的意思。

古代戰場的扛旗士兵,這些人不是簡單地撐場子,性命關乎戰爭勝負

同時每一個旗幟的表達用語也是不同的,有的旗幟則是專門用於戰術方面的,有的是每一支部隊特有的標誌,當然在《新三國》之中還有這樣一個片段:”將軍可以多束旗幟,這樣既可以展示軍威,也可以麻痺敵人“,在古代戰場上也常有指揮官會這麼幹,大量的束旗幟以此來麻痺敵人,以為自己的軍隊的數量和人數眾多,讓敵軍產生困惑。

所以在古代扛旗手看似很多餘,實則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職位,如果他們的動作或者旗幟錯誤,會導致一場戰鬥的失敗,因此能成為扛起計程車兵都是精挑細選元出來的精英,他們責任重大,才能成為扛旗手。

古代戰場的扛旗士兵,這些人不是簡單地撐場子,性命關乎戰爭勝負

而現在,世界也已經進入了機械化時代,可是旗語以及旗手還是不乏於部隊之中,可見老祖宗在某些方面還是有自己的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