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二品大員”,放到現代相當於什麼職務?說出來你或許不信

官非其任不處也,祿非其功不受也。——《史記》

在遠古時代,由於工器具並不完善且生產效率低下,人類只能以群居方式同生產求生存,所以每個群體內部成員也各盡所能、一起勞動、平分食物。如果遭遇自然災害,他們的生活處境會更加艱難,所以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在群體中選舉能力強的人當首領,可以帶領大家一起生產勞作、抵禦外來的侵擾。

隨著時代的發展,首領也轉身變成了一個國家的君主,慢慢出現了等級制度。在近代等級中已經有了官與民的區分,為了整個國家的發展,各個時代的領頭人也十分重視等級制度的實施。更朝換代,等級也愈加森嚴,所以流出很多講究尊卑等級的名言名句,比如阮籍《詠懷八十二首》裡的“尊卑設次序,事物齊紀綱”。這句就說明了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來說,其等級制度、尊卑次序的地位之重。

清朝的“二品大員”,放到現代相當於什麼職務?說出來你或許不信

然而在二十一世紀的時代,我們中國更加講究的是人人平等、公平公正。但是我們也需要黨的領導,在我們的國家裡自然也有官員等級劃分,只為各執其責,共同為中國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回憶歷史,離我們最近的清朝是用著怎麼一種制度呢?在清朝制度下清朝的“二品大員”又相當於今天的什麼職務呢?

一、等級森嚴的清王朝

在清朝年代皇權高度集中,皇家想要將自己的國家完全依賴於朝廷,所以將制度細分化,並嚴格讓官員百姓執行,於是一股等級風潮席捲整個清王朝。可想而知在皇家監督下,其等級之嚴有目共睹,也因這成熟完善的制度系統成就了清王朝對整個中原的高效統治。

清朝的“二品大員”,放到現代相當於什麼職務?說出來你或許不信

據資料記載清朝採用的是官僚等級制度管理朝廷,實行郡縣政策,將官僚等級分為九品十八級這種等級制度更加嚴格,像金字塔一樣層層分明。每一品又分為正和從,化為十八級,可以想象一下,在這金字塔一般的等級制度下的官員的壓力是何等之大,有壓力才產生動力,這樣官員們互相監督,所以人人敬畏並嚴格遵守制度。

清朝官員又分為中央官員和地方官職,在朝廷任職的是中央官員,大家耳熟能詳的是吏、戶、禮、兵、刑、工的六位尚書;在地方任職的就是地方官員,相比朝廷官員來說,地方官員地位比較低。

清朝的“二品大員”,放到現代相當於什麼職務?說出來你或許不信

二、清王朝下的二品官

有人會問何為二品官員?在清朝二品官又分為正二品和從二品,可以任職在中央也可以任職在地方,主要看朝中安排。而且二品又分為了文職和武職,他們在職責上會有區別,一個負責綜合管理或者文書類,一個是負責帶兵打仗保衛國家,而且在衣著上也存在差異,儘管職務不同,但是都屬於二品,算是平起平坐。

清朝的“二品大員”,放到現代相當於什麼職務?說出來你或許不信

在電視劇裡我們會看到皇帝總是高高在上,朝堂之下站著一排排的官員,所以與皇帝距離越近地位自然越高。離皇帝最近的便是在朝中站在第一排的一品大員,也是百官之中官級最高的,然後按照等級分別排列。一品大員享受的便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力,地位可想而知是何等之高。那麼我們平時在一些古裝劇中聽到的二品大臣在今天又相當於什麼地位呢?他們是負責做什麼呢?

三、略有不同的從二品

那咱們先說說這從二品,從二品分為朝中任職和地方任職,一般中央的從二品中有大家所熟知的翰林院“掌院院士”。翰林院是研究清王朝的文化,也為皇帝作畫寫字,相當於今天的社科院。翰林院院長便是“掌院院士”對應於今天的社科院院長,是屬於行政等級正部級。

清朝的“二品大員”,放到現代相當於什麼職務?說出來你或許不信

其實在清朝從二品佔“半邊天”的是“內閣學士”,內閣學士是內閣大學士的副手,在當時內閣大學士地位極高,堪比丞相,但是後來軍機處的成立直接影響了內閣的地位,將內閣打壓成了一個釋出公告的部門,地位也直線下降。“唇亡而齒寒”,所以這內閣學士地位也下降很多,在雍正年間,內閣學士才變成了從二品,在今天也是屬於正部級。

四、細化分支的正二品

重頭戲來了,給大家說說這正二品又分為哪些職務?其中大多數人聽過的“侍郎”“內務府總管”,這些都是正二品大員。那麼“侍郎”是負責什麼呢?侍郎其實是尚書的副手,算是輔助尚書,雖然有些朝代侍郎權力較小,但是在清朝侍郎得到了皇帝的重視。在清朝朝廷把侍郎根據工作內容不同劃分為不同崗位,其中兵部侍郎在今天就是國防部副部長,在地位上也屬於今天的副國級,相當於國務委員副部長。

清朝的“二品大員”,放到現代相當於什麼職務?說出來你或許不信

那麼何為“內務府總管”?內務府主要就是管理皇家大小事務的總機構,負責管理整個內務府的則成為“內務府總管”。內務府算是皇室的私人管家,所以只有先成為皇家的奴才,才有可能飛上枝頭做鳳凰成為內務府官員,這就是內務府大臣和其他行政人員的區別所在。“內務府總管”屬於皇帝的秘書,從事行政類的工作,在今天就是主席的秘書,中央辦公室主任,職位也是非常高的,相當於副國級。

在我們看來,內務府總管是太監身份,雖然太監這個詞讓人聽到總是產生輕蔑的想法,不過人家的地位還是很高的。歷史上最出名的就是趙高,他可是皇帝面前的紅人,“指鹿為馬”成語的產生也證實當時趙高的權力之大。

少數人會知道“三少”這個官職也屬於正二品大員。那麼何為“三少”呢?“三少”指的是“少保、少師、少傅”,當時也稱為“太子少保、太子少師、少傅”,主要是輔佐太子,但是同時也兼顧處理國家政務。輔佐太子的身份其實就是太子的老師,教給太子一些處理政務的方法,放在今天大多屬於副國級,甚至可以達到正國級的行政級別。

清朝的“二品大員”,放到現代相當於什麼職務?說出來你或許不信

在地方任職的正二品職位則是“沒有加銜的總督”和“加銜後的巡撫。“總督”屬於正二品,相當於今天的地方政府的書記,管理省的經濟行政等,省內的大大小小事務都是他負責。

未加銜的“巡撫”為從二品,若是加了侍郎等頭銜就屬於正二品,負責掌管一個省的行政,相當於今天的地方政府書記,也是行政級的副國級。這正二品由此可見也算是皇帝身邊的紅人,在朝中的地位比較高,權利相對也比較大。

結語:

從清朝的官員制度等級來看是十分嚴格的,正是如此,才實現了皇家中央集權,二品大員的地位之高足以看出他們對於國家的重要性,關係到王朝統治和軍事民生。地位等級的劃分更加顯示出自古以來若想治理好一個國家是需要嚴格的制度體系來支撐。

由於在朝為官能夠實現自己的價值,為國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如果成就高還會名垂史冊,這也成為讀書人爭破頭也想考試中舉的原因。雖然范進中舉後的喜悅成瘋也暗示科舉制度的另一個消極影響,但無規矩不成方圓,制度等級的實施還是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積極性的。

現實生活中,我們現代社會之所以有秩序的發展,能夠經受住大風大浪,也正是依據著正確嚴明的制度體系,這時刻提醒我們在生活中要嚴於律己,遵紀守法,做一個合格的好公民。

參考文獻:《史記》《清朝官員的級別研究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