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宰相為啥大多隻是三品官?名頭與權力,二者並不一定劃等號

在唐朝時,宰相大多隻是正三品官,那麼一品和二品豈不得上天?如果單純想得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但如果想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搞明白背後的政治邏輯,那咱們得花點功夫了。

唐朝的宰相為啥大多隻是三品官?名頭與權力,二者並不一定劃等號

首要我們要明白一個概念:

在很多朝代,同一個人的官品與職務並不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說,一個人品級很高,但也許在行政體系中的職務處於中流;有的時候,一個人的品級並非頂尖,但卻佔據著最核心的政府崗位。

以唐朝為例。唐朝沒有“宰相”這一職務,但在大部分時期,尚書省的左右僕射、中書省的最高長官中書令、門下省的長官侍中都是實際上的宰相,這就是那時的“群相制”,他們是輔佐皇帝處理朝政的最高階實權官員。

這些人裡面,除了尚書僕射是從二品外,其他都是正三品。正是由於這一原因,在一些時期,那些不是三省長官、但卻擔任宰相之職的官員,會被加上“同中書門下三品”的頭銜。(甚至連尚書省僕射也自帶這一名號)

唐朝的宰相為啥大多隻是三品官?名頭與權力,二者並不一定劃等號

權力最大的官竟然只是從二品、正三品,那往上的是何方神聖?說的直接點,他們大都是些榮譽類的虛職,只有待遇、沒有權力。

以唐朝為例,

正第一品包括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王。

從第一品是各類文散官、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類武散官,嗣王、郡王、國公等;

正第二品,則也包括一些文武散官,開國郡公、上柱國等榮譽爵位。

從第二品裡面,除了尚書左右僕射、府牧、大都督、大都護等實權崗位外,還有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光祿大夫、鎮軍大將軍、開國縣公、柱國等文武散官。

唐朝的宰相為啥大多隻是三品官?名頭與權力,二者並不一定劃等號

可能朋友們注意到了“散官”這個名詞,它指的是“有官名、但無職事”的一類人。這一做法開始於隋朝,朝廷給那些文武重臣加上一些冠冕堂皇、詞藻華麗的官名,但沒有讓他們掌握任何權柄,說白了就是榮譽類頭銜,只是名稱好看、待遇高而已。

隋朝的制度基本被唐朝完整繼承,官制同理。初唐設立的文散官共分29階,武散官45階。

與散官相反的概念,是職事官,同一個人的職事官與散官品級並不一定是一樣的,前者靠的是能力,後者的確定是看門第出身(比如開國元勳、皇室後裔)。

同一個人,可能散官的級別很高、但在朝廷裡的行政崗位級別很低,這叫“行”某官,意思很好理解:高階人物姑且行使某些低階職權;

反之,散官低但職事官高,稱為“守”某官,因為你的等級低卻幹了高階事,所以能守住就不錯了。

至於待遇,則按照散官品級來確定,這就會出現這種情況:同一行政崗位的兩個人,由於散官級別有差異,導致薪酬相差懸殊。

唐朝的宰相為啥大多隻是三品官?名頭與權力,二者並不一定劃等號

那麼,為什麼古代會發明“品級”這麼複雜的體系呢?為什麼品級高的人不一定在政府中擔任最高階的實權崗位呢?這其實都有講究的。

只要存在人類社會,就會存在等級。

周王朝時期的森嚴分封制下,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民、奴隸等級分明;

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分封制逐漸崩潰,人們需要新的分級制度,孔子就提出了對人物進行分級評價的主張,比如他曾說過:“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其實這並不奇怪,儒家就是主張等級分明、尊卑有序的,他們認為這樣才能維持穩定的統治秩序。

而根據史料來看,西漢時已經開始對上、中、下施行細分了,比如在《史記》裡,就曾說李廣的堂弟李蔡“為人在下中”,跟李廣壓根沒法比,卻因戰功位居列侯,後來還升至三公。

唐朝的宰相為啥大多隻是三品官?名頭與權力,二者並不一定劃等號

而到了東漢,著名史學家班固首次把人物列為三類九等:上類三等是上上聖人、上中仁入、上下智人;中類三等是中上、中中、中下;下類三等是下上、下中、下下愚人。

不過,也許是出於不觸碰敏感領域的考慮,當時班固所品評的只是那些古代的政治、文化人物,並不包括漢代的人物,跟官員品級那就更沒關聯了。

不過,班固的這一原創,卻成了後世曹魏時期設立九品中正制的靈感來源。《太平御覽》稱:“九品漢氏所無,班固著《漢書》敘先往代賢智以九品條,此蓋記鬼錄次第耳,而陳群依之以品生人。”

後來,雖然九品中正制慢慢崩潰,但歷朝歷代都沿用了對官員進行品級分類的制度,也許具體細節有所不同,但這一概念可謂深入人心。畢竟借用現代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說,這可是意味著“尊重與自我實現”,代表著人類最高的兩級需求啊。

唐朝的宰相為啥大多隻是三品官?名頭與權力,二者並不一定劃等號

那麼,為什麼隋唐開始會出現品級與職務不掛鉤的現象呢?這源自皇權的需要。

曾幾何時,中國古代官員的尊貴程度、權力大小兩者之間是一致的。在東漢之前,“三公”代表著最為尊貴、同時也是最有權力的職務;

比如在周王朝時期,太師、太傅、太保“蓋參天子,坐而議政,無不總統”,啥國家大事都會參與,協助周天子輔政,是那時權利最大、地位最高、最有榮耀與威望的官員;

秦朝時,左右丞相(相國)位高權重,李斯幾乎是一人之下:“當今人臣之位無居臣上者,可謂富貴極矣”;

西漢時,為了強化皇權,相權被持續削弱,“三公”具體指代的崗位也經常變化,形成了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並立,行政、監察、軍事制衡的體系。

後來,太尉被改設大司馬,御史大夫被大司空取代,丞相改名為大司徒,形成了這三者並駕齊驅的高階官僚體系。

唐朝的宰相為啥大多隻是三品官?名頭與權力,二者並不一定劃等號

然而,國家最高權力集中在最尊貴的官員手中,這對皇權造成了極大衝擊。西漢末年,掌權的王氏外戚幾乎壟斷了大司馬、大將軍等權貴職務,身份與權力高度集中,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這讓王莽篡漢顯得順理成章。

因此,在劉秀光復漢室後,為了加強皇權、杜絕高官擅權現象重演,他對中央官制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三公從實權職位變成了虛職:“雖置三公,備員而已”;而三公原本負責的工作,則交給了尚書檯。值得注意的是,三公的俸祿是每人每年萬石糧食,而尚書檯的長官尚書令只有一千石,是前者的十分之一。官位高的沒權,有權的官位低,以此來消除權臣篡位的風險。

因此,東漢末年袁紹家族的四世三公,看著牛氣沖天,但在手裡有兵的邊將董卓面前顯得像個弟弟。

而在魏晉南北朝期間,權臣謀朝篡位幾乎成了家常便飯。為了讓自己的行為顯得合理合法,那些篡位者經常一股腦地給自己加上最牛的頭銜,這段時期,品級與官職再度掛鉤。比如兩晉時期的門閥制度下,“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已成了社會現象。

唐朝的宰相為啥大多隻是三品官?名頭與權力,二者並不一定劃等號

“惟名與器,不可以假人”,《左傳》早就點出了帝王把控權力的最基本前提,如果讓臣子兼具了名聲與權柄,無疑是皇權的巨大威脅。因此,以權臣篡位起家的隋朝推行了品級與職務脫離的制度,讓尊貴的官職沒權、有權的職務地位低,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扼殺了權臣的生存空間。只可惜,唐朝防住了權臣,卻因皇權的無限膨脹帶來了一系列嚴重後果,也許這就是封建制度壓根無法解決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