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秦大戰:看似落後的農耕文明為何最終戰勝了海洋文明?

秦國統一天下是決定中國歷史發展的重要轉折點。自此之後,重農的秦制開始主導了中國的歷史程序,秦國模式開始成為了兩千年中華文明的主要社會形態。那麼,歷史有沒有另一種可能,中國的海洋文明是否曾經有機會佔據時代發展的潮頭呢?答案是肯定的,而這個機會就出現在戰國時期與秦國東西並立的齊國身上。

齊秦大戰:看似落後的農耕文明為何最終戰勝了海洋文明?

01。根正苗紅的齊國

自周武王東征之後,齊國一直是周王室在東方的重要依靠力量,以姜姓集團與姬姓集團為核心的西周軍事殖民體系在早期長期主導著大陸的歷史發展程序。周王室將姜子牙之族分封到東海之濱的山東地區,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其鎮服叛亂不斷的東夷集團,穩固這個距離關中最遠的東方要地。

齊秦大戰:看似落後的農耕文明為何最終戰勝了海洋文明?

不過,正是因為齊國獨特的地理位置與重要的政治地位,使得該國擁有了獨立發展特色文明的的條件與機遇。與傳統耕織為業的周人不同,齊國靠海,魚鹽資源豐富,且“自泰山屬之琅邪,北被於海,膏壤二千里”;在這樣的地理條件下,齊國開始形成了偏向海洋文明的社會形態。自太公時期,齊國就“通工商之業,便魚鹽之利”,管仲相齊後,又“連五家之兵,設輕重魚鹽之利”,齊國偏向海洋商業文明的特質愈加凸顯出來。

齊秦大戰:看似落後的農耕文明為何最終戰勝了海洋文明?

今日青島的海上捕魚業

02 。由狄入華的“秦人”

關於秦人的來源,史學界眾說紛紜,有學者堅持秦人是自混跡於戎狄之中的華夏苗裔,亦有學者認為秦人本身就是來源於西戎之中。然而無論那種說法,秦人早期帶有極大的戎狄習俗是毋庸置疑的。自公元前9世紀秦國始祖非子以牧馬之術得寵,獲得五十里封地後,秦人才逐漸進入了與周人類似的農耕形態之中,但是依舊保留了強烈的戎狄形態。這種形態一直持續到商鞅變法之前仍然沒有獲得重大改變,比如商鞅變法之中較為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求秦人廢除“父子同居”的戎狄陋習。

齊秦大戰:看似落後的農耕文明為何最終戰勝了海洋文明?

老秦人

03 。齊秦爭雄

正因為秦國長時間被中原文化圈所排擠(以夷狄遇之),所以商鞅變法的迫切目標便是努力讓秦國在社會形態上趨向於中原國家,並且重點是在軍事上獲得足夠的力量。

齊秦大戰:看似落後的農耕文明為何最終戰勝了海洋文明?

對關東六國十分了解的商鞅在分析各國變法得失的基礎上認為,利用法家思想去構建秦國社會是最為高效的方法,因為秦國自古僻處邊荒,民眾雖粗俗不堪但多質樸有餘,法家的“御民之術”可以快速將這群單純的民眾進行組織運用,將民眾束縛在土地上,再用軍功引誘以消除其雜念,從而可以讓秦國成為一個高速運轉的戰爭機器。如此以來,再輔之以秦國的絕佳戰略位置,可以說秦國就擁有了無限的戰爭潛力。

齊秦大戰:看似落後的農耕文明為何最終戰勝了海洋文明?

戰國時期的秦軍

反觀齊國,雖然在工商業的滋養下取得了社會的重大進步,且產生了如同稷下學宮這般光輝的自由學術思想中心,但是山東半島獨特的戰略位置也為齊國發展設下了牢籠。齊國所處的山東北部不僅西、北兩面無險可守,也難以向外拓展自身的勢力範圍,最終導致齊國外攻不能取國,內守無山川之險,進退失據,更為重要的是,齊國所處的海洋環境畢竟不同於古希臘所處的地中海區域,浩瀚無涯的太平洋上並不能給齊國帶來真正的海外貿易與平等精神,半島上的齊國始終受到大陸的壓力與羈絆,最終只能在秦國的百萬大軍之下徹底崩盤。

齊秦大戰:看似落後的農耕文明為何最終戰勝了海洋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