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敵陣中殺了七出七入的不是趙雲,而是小將文鴦!——文鴦(二)

18歲的小將文鴦夜襲司馬師大營,原本是和父親文欽商量好,等聽到文鴦擊鼓作勢,文欽就率大軍趕來匯合,一同進攻司馬師的營寨。然而不知何故,這鼓聲響了一夜,也沒見文欽率軍出現。而魏軍這邊,則是奉了司馬師的軍令,整肅軍隊,嚴陣以待。文鴦見魏軍兵強馬壯,陣型整齊,天光又已見亮,知道戰機已逝。無奈之下,只得是下令撤軍。

司馬師這邊先是受到驚嚇,直嚇得他剛剛做手術所留下的眼皮上的瘡口崩開,眼珠都從瘡口處崩了出來。一瞬間是血流遍地,為了怕擾亂軍心,司馬師強忍疼痛不敢聲張。

一直到天光見亮,小將文鴦開始撤軍,司馬師得知後,強忍著疼痛下令,說道:“想這麼白白的跑掉嗎?哪有這麼便宜的事兒!給我~追~!”

但是司馬師麾下的眾將卻紛紛說道:“想那文欽文鴦父子,全都是驍勇善戰之輩,如今沒有受到挫敗便就撤軍,必定不會善罷干休,恐怕並不是真的撤走,會不會是設好了埋伏詐敗?我軍冒然出營追擊,是不是有所不妥?”

司馬師咬著牙,回答說:“兵法雲: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文鴦鼓譟了一夜,卻沒有得到文欽的迴應,他們氣勢已經受挫,不撤走也不行了!爾等無需多慮,儘管放心追擊!”於是魏軍將領們這才率軍衝出營寨,追擊文鴦!

文鴦正要率軍返回,也就剛走出沒多遠,就聽到後面司馬師的大營當中鼓聲大作,敵軍的喊殺聲響成一片!

在敵陣中殺了七出七入的不是趙雲,而是小將文鴦!——文鴦(二)

而這時文欽已然和文鴦的部隊匯合,文鴦怕影響士氣,只是單獨提馬上前,低聲地同文欽耳語,說道:“父帥,昨夜因何不前來匯合,一同發動夜襲?現在司馬師老賊在後面掩殺,我軍該當何去何從呢?”文欽長嘆一聲說道:“事到如今也顧不上那麼許多了,唯有迅速撤回到壽春,死守城池了!”

聽父親文欽這麼說,小將文鴦皺了皺眉,說道:“如果不挫一挫敵軍計程車氣,恐怕想順利地撤回壽春是辦不到的啊!”

說完,只見文鴦返回身來,將手中的長矛向空中一舉說道:“司馬師老賊從後面追來,想要掩殺我軍。昨夜一直沒能得機會夜襲敵軍,現在咱們一起來痛擊老賊的部隊吧,不怕死的跟我來!”但見得,有十多名一直跟隨文鴦的輕壯騎兵,也同時舉起長矛,呼喝著跟隨或者文鴦,返回身來向著追擊的司馬師的步卒們衝了過去。

別看跟隨文鴦的,只有十幾名騎兵,但是都是年輕力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這一番衝鋒勢頭很猛,是所向披靡,將魏軍殺得人仰馬翻。直殺得魏軍人人畏懼,個個膽寒。文鴦見此番衝鋒差不多了,這才率領著這十多名的騎兵繼續撤退。留下魏軍兵馬不敢再繼續追趕。

就在這時,時任左長史的司馬璉奉了司馬師之令,率領著八千騎兵趕來。樂進的兒子將軍樂綝也率領著步兵隨後趕到,這些受到衝擊的魏軍步卒這才又鼓起勇氣,繼續追擊文欽和文鴦父子。

文鴦一看後面的追兵又追上來了,而且這次人馬更多,這回他沒再號召同伴一起,而是自己單槍匹馬,舞動起長矛,說道:“當年有項羽垓下隻身力敵萬軍,如今看我相仿西楚霸王!”說完,竟然真的隻身返身衝向魏軍的追兵。直驚得本軍人馬錯愕在當場,不知所措。魏軍步卒也是大吃一驚,沒想到真有人膽敢單人獨騎衝擊萬餘人的部隊。難道說這就是傳說中的萬人敵嗎?

只見小將文鴦將手中的長矛舞動如飛,衝入魏軍陣中,是左衝右殺,如入無人之境,轉眼間竟然殺傷多達一百多人,然後又順利的衝出敵陣。魏軍剛剛上前想要繼續追擊,哪知道文鴦撥轉馬頭,竟然又殺了回來,再一次殺傷眾多後衝出。文鴦就這麼如此往復衝殺,得有六七次。

在敵陣中殺了七出七入的不是趙雲,而是小將文鴦!——文鴦(二)

等最後一次,文鴦衝出敵陣,再回過身來,這次他並沒有再衝入敵陣,而是立馬橫矛,向著魏軍怒目而視,倆眼中放出兩道寒光,猶如凶神惡煞一般!直嚇得魏軍士卒們是個個膽裂,紛紛駐足,不敢上前。有膽小的甚至還往後退了兩步,膽大計程車卒也都猶豫要不要繼續追擊了。

足見,小將文鴦是何其驍勇!後來在小說《三國演義》當中,為了突出趙雲的驍勇,作者羅貫中特地把這個橋段張冠李戴地放到了趙雲身上。其實歷史上在敵軍陣中殺了七出七入的,並不是趙雲,乃是小將文鴦!能有如此戰績,別說是在三國時期,就是縱覽我國曆史,雖然不能說是絕無僅有,那也是十分罕見的。

在小將文鴦的阻擋之下,魏軍追擊的速度得以被拖住,這才為文欽率領大軍撤退爭取了時間。然而魏軍畢竟有數萬之眾啊,這個兵力在數量上差距太過懸殊。尤其是鄧艾隨後也率本部人馬趕到,魏軍又繼續追擊。

一直追到沙陽縣(隸屬於現在湖北省荊門市,地處漢江中下游,江漢平原北端),才再次追上文欽軍。這次魏軍可沒敢輕易繼續進逼,而是令弓箭手大量放箭。這一時間是箭如雨下,文欽的部隊只得是把盾牌舉過頭頂,慌忙逃竄,這麼一來,那這仗還怎麼打?

因此上,在一頓箭雨過後,魏軍終於發起衝鋒,這下很順利地將文欽軍殺得大敗,文欽的部隊一下子就崩潰了,很多人紛紛選擇拋下手中的長矛投降。文欽一看大勢已去,眼看就算逃回到壽春,這部隊也所剩不多了。無奈之下,只好帶著兒子文鴦和麾下的死士一同突圍投奔東吳去了。

在徹底擊潰了文欽、文鴦父子之後,司馬師下令大軍進軍項城,包圍毌丘儉及其餘部。這就等於是下達了總攻的命令了。王基正在項城附近的南頓駐軍,接到命令後,他的先鋒部隊首當其衝,殺奔項城而去,勢在破城。而淮南軍在城外作為呼應的文欽所部已然覆滅,僅以項城中毌丘儉的部隊已然是無力迴天了。毌丘儉也感到大勢已去,便領殘部於司馬師大軍完成合圍前棄城突圍。

司馬師大軍趁勝追擊,淮南軍越打越少。毌丘儉逃到慎縣後,得知壽春已被諸葛誕率軍襲擊佔領,歸路已然斷絕,當此時刻,其僅存的部隊終於也心態崩了,軍心渙散,士兵們開始大量逃亡。

在敵陣中殺了七出七入的不是趙雲,而是小將文鴦!——文鴦(二)

遭次大敗,毌丘儉依然是心有不甘。於是他調整路線,改為調頭北上,因為他當初和司馬懿一同討伐遼東,在北方很有威名,他便想要逃到幽州,以謀求東山再起。然而司馬師的追兵是窮追不捨,佈下了天羅地網,誓要將其趕盡殺絕。

毌丘儉這一眾殘兵敗將逃亡時,露宿荒野,又餓又累。在逃到慎縣的安豐津境內的時候,又遭遇追兵,毌丘儉帶著其弟毌丘秀和其孫毌丘重倉忙之間,藏匿在河邊蘆葦叢中,結果被當地一個叫張屬的平民發現。這個張屬很可能是個獵戶,隨身正背有弓箭,看到躲藏在蘆葦叢中的這三人,竟然是偷偷拉弓射箭,一箭將毌丘儉射死。可憐為魏國立下過無數戰功的大將毌丘儉就這麼死於一個平民的箭下。

毌丘儉的弟弟毌丘秀一看嚇得大驚,也顧不上哥哥的屍體了,趕忙拉著小孫子毌丘重倉促逃跑,等這個張屬再次拉弓射箭的時候,可就射不中跑動中的二人了。

毌丘秀、毌丘重祖孫倆這才得以倖免,但是毌丘儉的長子毌丘甸以及在洛陽做為人質的親族全部受牽連被殺。在逃亡的路上,所幸的是,毌丘秀祖孫碰到了也在逃跑的文欽和文鴦父子,便結伴一同逃入東吳,淮南軍的其餘將士紛紛是要麼投降,要麼戰死。

而那個射殺毌丘儉的平民張屬,則因此功得到了封侯的賞賜。

至此,這場轟轟烈烈的壽春勤王,隨著毌丘儉身死,文欽、文鴦父子逃亡,徹底告以失敗。這個為了維護曹魏政權的軍事力量,就這麼在以司馬氏為領導的全國士族勢力及附庸武裝聯合打擊下,就此覆滅,慘烈收場。

正如毌丘儉和文欽為勤王、清君側所上書的表中所說,正可謂是:

“千載風塵,思盡軀命,以完全社稷、安主為效。斯義苟立,雖焚妻子,吞炭漆身,死而不恨也。”

然而小將文鴦的人生道路還遠未結束,更加戲劇化的人生正在前面等待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