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6年,蕭何升官大擺宴席,1瓜農不請自來:我來給丞相弔喪

讀史可以明鑑,討論使人明辨是非,讀史少不了太史公的《史記》,一邊讀一邊討論對我們大有裨益。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史記 蕭相國世家》的一件事。

公元前196年,蕭何升官大擺宴席,1瓜農不請自來:我來給丞相弔喪

《史記 蕭相國世家》記載:漢十一年,陳豨反,高祖自將,至邯鄲。未罷,淮陰侯謀反關中,呂后用蕭何計,誅淮陰侯,語在《淮陰》事中。上已聞淮陰侯誅,使使拜丞相何為相國,益封五千戶,令卒五百人一都尉為相國尉。

這段話什麼意思呢?陳豨謀反,劉邦親自帶兵出征平叛,剛到邯鄲,聽說韓信在關中也反了,呂后採用蕭何的計謀,殺了韓信。劉邦派使臣回京,任命蕭何為相國,加封五千戶食邑,另派士卒五百人和一名都尉為相國的護衛。

公元前196年,蕭何升官大擺宴席,1瓜農不請自來:我來給丞相弔喪

升官加福,可喜可賀,於是“諸君皆賀”,蕭何便在公元前196年張燈結綵大擺宴席,許多官員前來道賀,場面載歌載舞、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就在這個熱鬧的氣氛下,一位瓜農不請自來,門人見了之後問他什麼事情,瓜農說:我來給蕭丞相弔喪。

門人大怒,要把他打一頓,此時蕭何正好聽到,趕緊制止,把瓜農帶到內府。

這個瓜農是誰呢?召平!

公元前196年,蕭何升官大擺宴席,1瓜農不請自來:我來給丞相弔喪

《史記》記載“召平者,故秦東陵侯。秦破,為布衣,貧,種瓜於長安城東,瓜美,故世俗謂之“東陵瓜”。”

召平,在秦朝時屬於貴族,被封東陵侯,後來秦國滅亡成為布衣。家裡貧窮便在長安城東種瓜為生,由於他種出的瓜果味道甜美,便被當地人稱為“東陵瓜”。

眾人見到蕭何帶了一位瓜農進府,不知何意,《史記》記載很精煉,“召平獨吊!”幹嘛來了,給蕭何弔喪來了!

公元前196年,蕭何升官大擺宴席,1瓜農不請自來:我來給丞相弔喪

《史記》記載:召平謂相國曰:“禍自此始矣。上暴露於外而君守於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為者,以今者淮陰侯行反於中,以君心矣。

這段很有意思,趙平對相國說:你的大禍就要來臨了,還不自知,在這裡大擺宴席。皇帝在外面打仗,您留守後方,這麼安全的地方為什麼要派500個護衛來保護你呢?

聽到這裡蕭何就已經冷汗直冒了,明面上是派人保護,其實是在以防萬一,隨時動手。

趙平一語道破,說:“皇上在外征戰,韓信卻在後方謀反,皇上能無後顧之憂嗎。封你為相國,增加你的食邑,不過是穩住你。給你加派護衛,是為了監視你!皇上這不是寵愛相國,而是擔心你跟韓信一樣,有不臣之心啊。”

蕭何聽完瞬間醒悟,趕忙起身將眾人遣散,恭敬的對召平說:“先生,趕緊給我支一招!”

公元前196年,蕭何升官大擺宴席,1瓜農不請自來:我來給丞相弔喪

召平回答:皇帝加封的財務一分不去,原封不動的退回去,職位也不要接受。還要把家中的財產出充作征戰之資,家中兒郎也派往前線效力,如此一來,皇上就不會懷疑相國了。”

蕭何聽完之後直說高明,抓緊照辦,劉邦在接到蕭何奏章後,果然大為高興。沒多久,護衛就撤銷了。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很多人說蕭何作為大漢相國,見識難道還不如一個布衣嗎?其實這就是所謂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也可能是蕭何自己並沒有二心,沒想到皇上的猜疑。

其實這都是老實人的一廂情願,多疑是領導的通病,領導不在家,別有用心之徒就會蠢蠢欲動。面對權力誘惑,人性是禁不住考驗的。

公元前196年,蕭何升官大擺宴席,1瓜農不請自來:我來給丞相弔喪

領導的小動作,要能洞察其心。比如,領導突然給你安排一個助理,你就要小心了,這可能就是懷疑你的訊號。如果你排斥,矛盾只能顯化,最終不可收拾。

這也是讀《史記》的一個樂趣,高祖得天下後,不僅殺功臣,而且對劉家自己人也下手狠。所以,相互攻訐傾軋十分厲害,但義氣沖天,又對匈奴打擊也兇狠。因此漢朝的名聲遠播。是一個有血性的朝代。

公元前196年,蕭何升官大擺宴席,1瓜農不請自來:我來給丞相弔喪

《史記》就是一部活生生的社會史,讓人鑑古知今。都知道讀史記的好處,但是許多朋友就是讀不下去,主要是文言文功底不深,讀起來有些費勁。

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套《寫給孩子的史記》,這裡的註釋是全文全譯,幫助孩子去學習中國的歷史知識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