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開國,朱元璋有三件憾事,第一件就是缺少一個東西

傳國璽或傳國玉璽,為中國皇帝的信物,歷代正統皇權的象徵。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相傳由和氏璧所雕成(一說是藍田玉),根據記載和流傳的拓片,玉璽字跡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受命於天,既壽且康”以及“受(昊)天之命,皇帝壽昌”三種說法。

秦以前,民眾喜歡用金屬玉石雕刻為私人印信,按照個人喜好通常都有龍或者是虎作為裝飾。

秦以後,政府禁止皇帝以外的人以金玉作為私人印信,皇帝所用的印信被稱之為“璽”。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國後獲得和氏璧(一說是藍田玉),秦始皇將其琢為傳國璽,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替代遺失的“九鼎”作為天子的象徵,又命丞相李斯在和氏璧(一說是藍田玉)上寫八個鳥蟲篆字,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受命於天,既壽且康”以及“受天之命,皇帝壽昌”三種說法,由玉工孫壽刻於其上,又稱之為“天子璽”。

明朝開國,朱元璋有三件憾事,第一件就是缺少一個東西

秦二世死後,秦王子嬰將傳國璽獻於漢高祖劉邦。王莽篡漢後,向孝元皇太后逼索玉璽,皇太后大怒,擲玉璽於地,摔崩一角,王莽命人以黃金鑲補,儘管手藝精巧,但玉璽終究留下缺角之痕。王莽敗亡後,玉璽落入更始帝劉玄手中,後來劉玄被赤眉軍打敗,玉璽落入劉盆子之手,後赤眉兵敗,獻璽於漢光武帝劉秀處。

東漢末年各路諸侯討伐董卓時,爆發討伐董卓之戰,孫堅軍率先攻入洛陽城,《後漢書》、《山陽公載記》、《吳書》、《資治通鑑》皆記載孫堅軍進入洛陽後獲取傳國璽,但後來被袁術奪取。

袁術以五德終始說作依據,又認為神秘讖緯預言“代漢者當塗高”對應了其字“公路”,加上奪取了孫堅軍在洛陽拾獲的傳國璽,成為他稱帝的憑據。197年袁術在壽春僭號稱帝,建號仲家,仿效漢制的河南尹,以九江太守為淮南尹,置公卿,祠南北郊。

然而此舉引起各方諸侯反感,使袁術立刻成為眾矢之的,不久接連遭到孫策、呂布、曹操、劉備等勢力的叛盟與打擊。199年,袁術由於接連敗仗以及領地出現饑荒的影響陷入困頓,本想投靠屯兵於灊山的部下雷薄、陳蘭但被拒絕,因此欲將帝號送給擁有四州的袁紹,並前往投奔袁紹長子、時任青州刺史袁譚,但在途中被曹操派遣的劉備、朱靈擋下,無法通行,只能返回壽春。問廚下,僅剩麥屑三十斛。當時天氣炎熱,想喝蜜水,也找不到蜂蜜。袁術坐在床上嘆息許久,大聲吼叫:“我袁術怎麼落得這個下場!”不久便在憂鬱憤懣之下嘔血而死。袁術死後,曾被其扣留的名士徐璆帶走了傳國璽並交還給漢室。後傳國璽仍從漢室手中傳給曹魏,之後西晉篡魏使玉璽歸晉。

西晉永嘉之亂後,晉懷帝被俘虜,玉璽歸前趙,後趙石勒滅前趙得此璽;其字跡為“受天之命,皇帝壽昌”,後於玉璽右側加刻“天命石氏”,並於五胡處流傳,最後傳到冉魏。冉魏因戰禍求乞東晉軍救援,玉璽又歸於東晉。東晉時從五胡處奪回後便流傳於南朝。

前秦苻堅被姚萇所殺時,玉璽被苻堅所埋藏。

北魏太武帝時於泥像中找到二方玉璽,字跡皆為“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其中一方旁邊還加註“魏所受漢傳國璽”。

北齊在侯景敗亡後輾轉得到他在南朝梁所奪取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玉璽。

明朝開國,朱元璋有三件憾事,第一件就是缺少一個東西

隋朝統一後,傳國璽為隋朝所承襲。後來隋煬帝楊廣被殺於江都,蕭皇后帶玉璽逃入漠北突厥處。唐貞觀四年(630年),李靖率軍討伐突厥,同年,蕭皇后與隋煬帝之孫楊政道背返歸中原,傳國璽歸到唐朝,至五代十國之後失去蹤影。

有關玉璽的失蹤之說,現時有多種說法:

五代十國後唐末帝李從珂自焚之時失蹤。

五代十國後晉出帝被遼太宗在公元946年俘虜時丟失。

遼朝保大二年(1122年),遼天祚帝遺失傳國璽於桑乾河。

宋哲宗時,曾有人宣稱發現了傳國璽,送至朝廷,直到靖康元年(1126年),靖康之禍,徽宗、欽宗被俘虜,金兵攻破大梁,“傳國璽”也被金兵掠走,從此銷聲匿跡。

元順帝逃回漠北時失蹤,元朝皇室曾有玉璽之記錄,清朝史料亦有記載,但元編《遼史》並不支援此說法。清乾隆也否認自蒙古得到的是真正的傳國璽。

明朝開國,朱元璋有三件憾事,第一件就是缺少一個東西

明軍攻入元大都,“俘獲諸王子6人,玉璽兩枚,元成宗玉璽一枚,元朝共11個皇帝,其它皇帝玉璽均沒有繳獲。” 據《二十五史綱鑑》載:公元1370年5月,明軍橫掃漠北直搗應昌之時,繳獲元順帝出逃所帶到漠北的一批珠寶。其中既沒有元朝的諸帝之玉璽,又沒有傳國璽。

由於傳國璽下落不明,明、清兩朝均沒有傳國璽。

所以,明朝開國時,明太祖朱元璋有三件憾事,其中首件就是“少傳國之璽”。另兩件憾事分別是:沒能擒降王保保,徹底擊潰蒙古人;元朝太子了無音訊,生死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