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為何會評價漢武帝:“有亡秦之失,而無亡秦之禍”?

本文由:三樓老範 原創創作

西漢王朝的漢武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而且在他的統治期間,西漢的領土疆域擴大了將近一倍,完全不輸於唐朝時期萬國來朝的氣勢。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司馬光為何會評價漢武帝:“有亡秦之失,而無亡秦之禍”?

司馬光曾在自己的《資治通鑑》中這樣評價漢武帝:“有亡秦之失,而無亡秦之禍。”,他認為漢武帝的過失是不亞於秦始皇的,只是沒有讓西漢像秦朝那樣最終走向滅亡而已。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漢武帝早年窮兵黷武,而晚年又昏庸無道。

司馬遷為何會評價漢武帝:“有亡秦之失,而無亡秦之禍”?

為了保證自己的對外戰爭能夠持續下去,漢武帝採取了許多措施,其中就包括對普通百姓增加賦稅,對商賈徵收算緡、告緡等財產稅,而且司馬遷也在《史記·平準書》中有記載:“楊可告緡遍天下,中家以上大抵皆遇告。杜周治之,獄少反者……於是商賈中家以上大率破。”不僅如此,漢武帝還實行了諸如鹽鐵官營、推行均輸等舉措,他要讓全國百姓都為自己的對外戰爭服務。因此,即使是較為富裕的商賈也都會傷筋動骨,何況那些本就貧窮的老百姓呢。

除此之外,晚年時期的漢武帝非常迷信方士的話,他認為世間是有長生不老的,所以在發生巫蠱之禍時,漢武帝不惜逼死太子劉據以及衛皇后,最後受到牽連的人數多達上萬人左右。不過,最終促使漢武帝自省的是李廣利在對外戰爭中選擇了投降。李廣利的投降對漢武帝的打擊非常大,因為此時的西漢王朝已經經不起折騰了,國內不是叛亂叢生,就是國力凋敝。

司馬遷為何會評價漢武帝:“有亡秦之失,而無亡秦之禍”?

最後,醒悟過來的漢武帝開始總結自己的過失,於是也就有了震驚後世的《輪臺詔》,他在詔文中說:“乃者貳師敗,軍士死略離散,悲痛常在朕心。今請遠田輪臺,欲起亭隧,是擾勞天下,非所以憂民也,今朕不忍聞。”

可有人卻認為漢武帝頒佈的《輪臺詔》只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但其實在《輪臺詔》的結尾,漢武帝還是為後來的昭宣中興奠定了基礎,因為其內容是這樣的:“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修馬復令,以補缺,毋乏武備而已。郡國二千石各上進畜馬方略補邊狀,與計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