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福順:甘當清江河道“美容師”

黃福順:甘當清江河道“美容師”

黃福順:甘當清江河道“美容師”

8月25日,清江恩施城區紅江橋段,一艘清潔船正在工作。站在船頭的黃福順身著橙色救生衣,手持網兜柄,將水面漂浮物一劃一提收入囊中,再丟進船上的垃圾筐……

黃福順是恩施市市容環衛管理局的河道保潔員。每天,他和9位同事都會駕著清潔船,在清江城區段近20公里的水面上且行且停,清理河道。

9年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們用勤勞的雙手,為清江河道留下美麗的容顏,也見證了清江河水之變。

“一小包垃圾,被水浸泡後增重十多倍”

8月27日,清晨6點,59歲的黃福順準時起床,吃完早餐,灌上兩瓶白開水,趕往風雨橋簽到。6點半,他和兩位同事駕著清潔船從清江風雨橋段出發,開始一天的工作。

7點,小船逆江而上,抵達紅江橋段後,黃福順和同事拿起工具開始打撈垃圾。

“從這裡開始到農科所段是我負責清理的河段。”黃福順站在船頭,雙眼在河面上不停掃動,看到哪裡有漂浮的垃圾,就用網兜把垃圾打撈上來,倒入船頭的垃圾筐裡。

近2個小時,黃福順揮動網兜100多次,打撈上來一塊大木板、9個啤酒瓶、26個礦泉水瓶,還有51個塑膠袋、3袋水草。

10點半,黃福順來到清江農科所段,他拿著竹竿撈河面上的一袋白色垃圾,卻很難撈起,最後兩人合力才將垃圾打撈上來。

記者發現,打撈上來的垃圾袋裡裝的是鴨毛、雞毛。原本很輕的垃圾,怎麼會如此沉重呢?

“一小包垃圾,被水浸泡後增重十多倍。我們撈起來的生活垃圾,最少重達30斤,這一包至少有50斤,一個人拉不動,只能兩個人一起撈。”黃福順笑著說,剛來的一個多月裡,每天下班回家,他的手臂腫得連碗都端不起來。

11點10分,船上裝了滿滿兩筐垃圾,足有100公斤重。

11點半,小船停靠在岸邊,黃福順和同事把兩大筐垃圾抬上岸,倒入岸上的垃圾箱內。

“我們現在可以休息了。”黃福順說,中午太熱了,他們可以休息3個小時,下午2點半繼續工作,5點半下班。

每天,他們都會在包乾的河道清理3到5個來回,垃圾量大的時候一天要清運7筐垃圾。

“看到河水變清澈,再辛苦也值得”

黃福順在州城生活了近60年,見證了清江的變化。

“小時候,這裡的水很清,魚蝦也多,大家都在這裡淘米、洗菜,口渴時捧起水來就能喝。”黃福順說,他家住在火車站附近,離河道不遠,這裡的點點滴滴在記憶中都是那樣美好。

可是,後來這裡變了。

“記得我剛做保潔員時,河道兩邊的村民將糞便直接排到河裡。原本清澈的水變渾濁了,魚蝦也少了,在河邊洗衣服的人也沒有了。”黃福順說。

“那時候,我經常被岸上的人隨手扔的垃圾砸到。”黃福順說,有一次他正在河裡清理垃圾,被一塊雞骨頭砸到了,抬頭一看,是岸邊的幾個年輕人在吃東西,雞骨頭、塑膠袋、啤酒瓶和餐巾紙都往河裡扔。

“我勸幾個年輕人將垃圾丟在一堆,吃完後我來清理,其中一人卻說他們不扔我就沒事做。”黃福順說,他就站在旁邊等著那幾個年輕人扔垃圾,扔完後再撿起,跟年輕人生氣不值得。

“水清了,岸綠了,遊玩的人也多了。”談起如今的清江河,黃福順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他說,近些年來,隨著環境治理工作不斷推進,居民的素質不斷提高,河裡的垃圾越來越少了,他的工作也輕鬆了許多。

如今,清江河道垃圾少了,河水清澈了,碧水盪漾,兩岸綠柳拂動,河邊時常有散步玩耍的居民。

“這是我和工友們最為自豪的,覺得這些年大家沒有白辛苦。”黃福順說,環衛局的相關負責人也非常關心他們,經常慰問,每月還能休息四天,比以前好多了。

“我覺得幹這份工作很值得。”黃福順說,他希望可以用他們的力量,讓河水一直清澈下去。

來 源 恩施日報 全媒體記者 劉 磊

編 輯 黃 瓊

審 核 譚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