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朱元璋打天下的34個開國功臣,朱元璋殺了21個,卻不敢動這4人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明朝,與此同時大肆封賞34位功臣,其中有6公:李善長、徐達、常遇春、李文忠、馮勝、鄧愈;28侯:湯和、唐勝宗、陸仲亨、周德興、華雲龍、顧時、耿炳文、陳德、郭子興、王志、鄭遇春、費聚、吳良、吳禎、趙庸、廖永忠、俞通源、華高、楊璟、康鐸、朱亮祖、傅友德、胡羙、韓政、黃彬、曹良臣、梅思祖、陸聚。

陪朱元璋打天下的34個開國功臣,朱元璋殺了21個,卻不敢動這4人

然而沒有加粗的那些名字,大部分都因為胡惟庸案而坐罪賜死了,加粗的那幾個名字雖然沒有被連坐,但曹良臣1390年去世,1393年兒子因為藍玉案被殺,他要是活到了那個時候,也是要被殺的,韓政也是如此;華高是生性膽小,本來官位就不大,連兒子都沒有,朱元璋沒空操心他;楊璟戰死,吳良病逝青州,康鐸軍中英年早逝,都不怎麼受重用;郭子興早在朱元璋建立大明前幾年就抑鬱而終;常遇春在朱元璋建立大明後兩年內病逝;徐達一直有傳言是被朱元璋毒死的。

也就是說最後只有4個人真正意義上逃脫了朱元璋的屠殺,就是鄧愈、耿炳文、李文忠、湯和,那麼朱元璋為什麼不敢動他們?

陪朱元璋打天下的34個開國功臣,朱元璋殺了21個,卻不敢動這4人

鄧愈

鄧愈生於1337年,也就比李文忠大那麼兩歲,也是少年掌兵的軍事天才,參與了鄱陽湖之戰,又在平定吐蕃一事上發揮了不能被替代的作用,他這一生根本就沒有機會參與黨爭,只顧著在戰場上殺敵了,死之前還剛剛打了勝仗,結果班師回朝的時候,才到達壽春就去世了,朱元璋也根本沒機會找他的麻煩,他死後還大哭了三天。

陪朱元璋打天下的34個開國功臣,朱元璋殺了21個,卻不敢動這4人

耿炳文

耿炳文還是很厲害的,出生於1334年,1356年承襲父親職位,率領父親軍隊,一上來就打了好幾個大勝仗,《明史·耿炳文傳》是這麼記載的:“長興為士誠必爭地,炳文拒守凡十年,以寡御眾,大小數十戰,戰無不勝,士誠迄不得逞。”不過他沒有太多野心,比較保守和固執,因此朱元璋認為他沒有威脅性,

陪朱元璋打天下的34個開國功臣,朱元璋殺了21個,卻不敢動這4人

李文忠

李文忠其實是朱元璋姐姐的兒子,也就是朱元璋的外甥,出生於1339年,不過那時候朱元璋一家人四分五裂的,李文忠直到14歲的時候才見到朱元璋,被朱元璋收為養子,從此東征西戰,在平定江南,拿下張士誠這件事上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李文忠是朱元璋為數不多的親人了,他自然不會動他,更何況一根繩上的螞蚱,也沒有理由動他。

陪朱元璋打天下的34個開國功臣,朱元璋殺了21個,卻不敢動這4人

湯和

其實出生於1326年的湯和是朱元璋的發小,也是開國功臣裡唯一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朱元璋發小,不僅住在同一個村,還住在同一條街,互相看著彼此的囧事長大,情誼非比尋常,像這種跟到最後,基本都和親人無異了,就像盧綰叛變,劉邦都能原諒一樣,朱元璋對他肯定是無比之寬容的。

何況“此雖龍之化,實雲之助也”,是湯和寫信讓朱元璋一起投靠郭子興的,也是湯和在1353年,朱元璋打算攻出濠州城的時候,第一個支援了他,當時湯和算是二把手,底下兵強馬壯,他的支援可謂是一呼百應,讓朱元璋能順利擺脫圍困,南略定遠,南下滁州建立自己的根據地,走出了劃時代的第一步。

陪朱元璋打天下的34個開國功臣,朱元璋殺了21個,卻不敢動這4人

另外湯和太會做人了,從他最早的表現可以看出來,湯和絕不是一個蠢蛋,可跟了朱元璋之後,儘管自己比朱元璋大,但他什麼都聽朱元璋的,讓朱元璋心裡面很是舒坦,後來打戰總是有那麼幾分拉胯,從來不出風頭,即便是作為全軍主將打西蜀,也就拿下了一個李逢春山寨,讓朱元璋對他很是憐愛,並演化成偏心,叫他一生不必戰戰兢兢。

所以可以看出來,朱元璋一輩子不會動、不想動、不敢動的人也就是兩類,一個是自己的心中認可的親朋好友,另一個是低調上班不搞事的臣子,這兩類人朱元璋沒有動他們的必要,所以不會動,又因為有他的情感寄託,所以不想動,再一個是他們除了打打仗之外啥也不搞,朱元璋沒有藉口動,動了就會被口誅筆伐,所以不敢。

陪朱元璋打天下的34個開國功臣,朱元璋殺了21個,卻不敢動這4人

可見“攻心”和“低調”是對付朱元璋的極致法寶。

話說整理34人位開國功臣的結局還真不是件容易事情,他們的內中故事受字數限制也說得實在有限,如果實在感興趣的話,當年明月的經典《明朝那些事兒》可以作為延伸閱讀看看,這本書比這篇文講得詳細、趣味性也更足,同時也包含了很多歷史知識,隨手翻翻都可以漲一波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