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人格是怎麼形成的?

首先這個標題很大,有點像研究生論文之類的,但是這是我最近看

許倬雲

先生

《中國文化的精神》

這本書學到的一點東西,所以想和大家分享分享。

在古代,中國人的受教育程度是很低的,因為是鄉土社會,大家基本上用不上語言文字就可以應付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所以

中國人的人格是怎麼塑造出來的呢?

中國人的人格是怎麼形成的?

首先我們要知道中國人的人格大概是哪些?

勤勞,勇敢,善良,感恩

,差不多是這些,在這本《中國文化的精神》裡,許倬雲先生認為,

中國人的人格是透過口耳相傳的神話故事,一代一代傳遞到下一代,於是慢慢的形成了一個民族的性格。

下面我從本書中摘取幾個神話故事,來一一闡釋神話故事是如何影響並塑造我們中國人的人格的!

第一個是關於天的故事

,最動人的當屬

后羿射日

嫦娥奔月

中國人的人格是怎麼形成的?

傳說那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曬得大地焦渴不堪,然後后羿站出來了,一箭一個,射掉了九個,剩下一個,老百姓說別射了,再射咱們一個都沒有了。后羿射日之後居功自傲,因為他本來就喜歡射箭,於是每天跑到荒郊野外射各種小動物,很多動物都死了,他還跑去找了王母娘娘,獲得了長生不老藥。

這時候他的妻子嫦娥就想,如果長生不老藥被他吃了,那天下的動物豈不是都要被他射完了,於是嫦娥就偷了他的長生不老藥自己吃了,然後嫦娥奔月,飛到月亮,住到了廣寒宮裡。

中國人的人格是怎麼形成的?

這就是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是為了拯救蒼生,自己卻忍受著整個孤獨的後半生,因此老百姓對於她是

感恩懷念

的。

還有一個是

牛郎織女

的愛情故事。牛郎織女生活在一起後,玉皇大帝發現他們沉溺與男歡女愛,不幹活,於是就讓喜鵲去傳話,說讓他們每7天才能見一次,結果喜鵲傳成了“每年七月七日才能見一次”,於是有了每年七月七日鵲橋相會,

這是中國人對於愛情的想象

,同時它也

帶著批判父權、悲劇的色彩

中國人的人格是怎麼形成的?

第二個是

關於地的故事

,這裡面排第一位的是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主要是疏,遇見疏通不了的地方,他自己就變身為一頭大熊,然後把那個地方疏通開,有一次正好被妻子看見他變成為大熊,妻子嚇得趕緊回家,所以有了他“三過家門不入”,因為他們兩人產生了恐怖的場景。

中國人的人格是怎麼形成的?

還有

李冰父子修都江堰

,李冰化身水牛打水裡的另外一頭水牛,李冰的兒子就是我們說的二郎神,他拿的三尖兩刃刀就是修水利的時候一把非常重要的鏟子;還有江浙一帶祭奠的

張大帝張渤

,化身為一頭大豬疏通水道等等。

中國人的人格是怎麼形成的?

從這些故事中我們能發現,老百姓談論起這些為人民造福的英雄的時候,總是將他們美化成神話,所以對於他們也是

感恩和懷念

的。

還有很多

龍和蛇的傳說

。龍就不用說了,我們都是龍的傳人,蛇呢,在很多傳說裡它都是吉祥的代表,蛇也代表著守護等等。

除此之外民間傳說還有很多包括

狐狸精、鬼魂投胎

之類的事情。比如投胎,中國古人說,你跟你的孩子別生氣,為啥呢?因為

投胎無非四種情況

:報恩的、報仇的、討債的、還債的。孩子表現好,報恩的,還債的;表現不好,報仇的,討債的,這樣是不是就能想通了?

中國人的人格是怎麼形成的?

除此之外,還有

夸父追日,愚公移山

,外國人可能理解不了,中國人為什麼這麼笨?但是他們不懂,

這是中國人不認輸,勤勞勇敢的一面

所以從這些傳說我們能看到中國人所崇尚的是什麼呢?

公道、正義、公平、感恩、愛情

於是透過口口相傳,代代相傳,古老的神話故事在這些傳遞當中,便形成了我們中國人的人格精神,這和文學帶來的是不太一樣的。

我記得我很小的時候,大概是2年級左右吧,那會家裡都很窮,沒有地方也沒有錢去買多餘的書看。後來不知道從哪裡來的一本民間故事大全,我如獲至寶,如飢似渴,像海綿一樣吸收著書中的故事。

後來那本書就像來時一般匆匆又找不見了,然而書中那些故事和傳遞出來的真善美,早已沉澱在我心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