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火炮落後西方,該不該讓明朝來背鍋?

晚明明朝確實落後西方,但這個落後不算大,甚至明朝在某些方面還佔優勢。在軍事上明末仿製的紅夷大炮與西方火炮沒有多大代差,但滿清仿製的紅夷大炮卻逐漸與西方有了代差。明朝末年引進紅夷大炮之後,掀起了一波火器熱潮。明末著名火器學家焦勖和孫元化,分別在自己的著作《火攻挈要》和《西法神機》中,提出以口徑為基數,按一定的比例科學設計火炮的各個部分。這是中國火炮發展史上的一大突破,卻沒能在清朝發揚光大。

清朝火炮落後西方,該不該讓明朝來背鍋?

十七世紀英國艦炮(紅夷大炮原版)先進在什麼地方?在於原始的彈道學、近現代的炮瞄觀測資料。紅夷大炮的“倍徑”、炮耳位置、炮身與炮彈的比例、裝藥的定量、三角尺車輛,最後角度計算得出,才完成“紅夷大炮”不可思議的精確射擊和一致射擊。

清朝火炮落後西方,該不該讓明朝來背鍋?

明末徐光啟等就是學習了西方數學、彈道學、測量學等,才成功仿製了“紅夷大炮”,才自行培養有數理化的炮手。清初的仿製的紅夷大炮,實際上繼承了明末紅夷大炮的完整,那個時候八旗能所向無敵不僅是靠著驍勇,而是靠著火炮優勢,所以才能所向無敵。清朝後來的繼續仿製的大炮,炮手已經不懂數理化,全靠經驗摸索,這與工匠和工程師區別一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很快馬上斷代。清朝的舊式火炮主要有武城永固大將軍炮、神功將軍炮、制勝將軍炮、威遠將軍炮、奇炮等,種類雖多,但基本都是明末清初引進的紅夷大炮的衍生型火炮。道光二十年(1840年)三月三日的一份《澳門新聞紙》,以輕蔑的語氣評價清朝火炮道:“中國只知道用鐵鑄成炮身,不知道做炮膛,且鑄成炮身……全無科學分寸,所以施放不能有準頭……大約不能為害人物。”

清朝火炮落後西方,該不該讓明朝來背鍋?

最後,關天培當時的記錄和二鴉大沽口的記錄,都證明了清軍裝備的大炮,本身質量嚴重地下,氣泡極多,經不起滿裝藥,非常容易炸膛。

所以,在滿清康熙年之後到鴉片戰爭之前,清軍的火炮確實已遠遠落後西方,這也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