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趣談】論孝道文化的厚重感,誰也拼不過清豐縣

1

孝道

孝道乃孝親之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它維繫家庭的每一成員,進而影響到人們在國家和社會中的行為,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生生不息的文化標誌。

【文化趣談】論孝道文化的厚重感,誰也拼不過清豐縣

孝道文化在我華夏大地源遠流長。上古時期有堯舜禪讓感天動地的仁孝傳說;甲骨文中有對“孝”字的形象刻畫;《詩經》中有對孝道的真摯歌詠;儒家宗祖孔子編著的《孝經》,則標誌著孝道已經形成相對完整的思想體系,成為孝道文化範疇中最有影響的文獻。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制定了“舉孝廉”薦才選官的科目;至隋唐則開啟了以孝子名設縣名縣的先例。

2

孝道和清豐

在河南濮陽,就有一個以孝子張清豐名字命名的縣——清豐縣。據舊《清豐縣志》記載:“張清豐,隋頓丘人,善事父母,孝行稱於時。開皇(隋文帝年號581-600年)中以孝廉徵聘不就,人皆愛慕之。至唐大曆(772年)中,魏博節度使田承嗣,因縣界有張清豐門闕,表請以其名名縣。”寥寥數行,記載實屬簡略。然由於“史傳及郡志”均無過多記載,修志者雖覺可惜亦無可奈何,遂加一條按語云:“張孝子可謂賢者矣!自隋及唐將幾三百年(實為二百年不到),強藩悍將如田承嗣,乃以其名名縣,即改名亦不滅。惜史傳及郡志俱不詳其行,然百行之先,千秋同仰,何必事蹟表見哉!……”

【文化趣談】論孝道文化的厚重感,誰也拼不過清豐縣

實際上,張清豐的賢孝事蹟史志雖記載不詳,然有關的故事、傳說在民間千古流傳,其影響及教化功能千古不廢,清豐縣名亦至今未改,此足以彰顯中華孝道文化一脈相承之魅力。

3

命運多舛清豐祠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清豐知縣許任為推行孝道德風,使孝行澤被後世流傳千古,在縣城南關外修建了隋孝子張清豐祠。使之與北關外已有的唐將軍南霽雲廟相對稱,形成了“忠孝貫城”的格局。民國三年(1914年),清豐縣長劉健侯看到孝子祠年久失修,乃出資進行了區域性維修。

【文化趣談】論孝道文化的厚重感,誰也拼不過清豐縣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清豐縣長李永謙鳩工對孝子祠進行大修。翌年完工,於祠前立石碑一通。祠碑螭首方趺,通高4。6米,碑首兩面浮雕圖案為“文王訪賢”和“捕鹿乳母”;碑身高2。4米,寬0。8米,厚0。3米,碑陽鐫刻楷書“隋張清豐孝子祠”,為河北省教育廳長李金藻題;碑陰為隸書刻寫張清豐傳略。不久,日寇入侵,清豐祠毀於戰火,僅存祠碑。

“文革”期間,清豐祠碑被推倒。當日深夜,南關外新立街村民將祠碑偷偷運走,深埋地下,妥為保護。之後,儘管造反組織多方調查橫生事端,然當事村民皆守口如瓶,此事終成懸案。

4

清豐縣的由來

1989年,在縣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提議下,清豐縣委、縣政府順承民意,在縣城西北角當路之衝興建“清豐亭”一座。新立街村民乃主動將掩埋23年之久的孝子祠碑獻出,立於亭內。

“清豐亭”系六角重簷攢尖木結構建築,黃色琉璃瓦頂,金色葫蘆居巔,垂脊跑獸俱全;重簷間掛“清豐亭”金匾;枋板彩繪張清豐的有關孝行故事和花鳥山水等圖案,誠為端莊華麗,巍峨壯觀。

1996年,清豐縣委、縣政府決定在縣城東北角豎立唐將軍南霽雲石雕像,與之相呼應,則在“清豐亭”北側添造了隋孝子張清豐的石雕像。該雕像高大挺拔,面南而立,張清豐身著布衣,面容慈善端莊,抬手翹指似在傳佈孝道教化萬民。底座四面鑲嵌黑色大理石,正面雕刻“隋孝子張清豐”楷書字樣;東、北、西面依次有 “頭爐燒餅敬孃親”、“大伾山降香祈福”、“舉孝廉累召不仕”線雕圖畫;其四周圍欄上則刻有“二十四孝”圖。

【文化趣談】論孝道文化的厚重感,誰也拼不過清豐縣

雕像前右側立一臥碑,刻有“孝子張清豐”傳略。該傳略撰文者明顯吸收和整理了民間流傳的故事、傳說,使得張清豐的人物形象較為豐滿、事蹟較為充實。

文曰:“張清豐,隋朝頓丘人。幼時天資聰明、機敏好學,然家境貧寒難以從師,輒每於塾學窗下窺習而蒙教化。稍長,父染沉痾,清豐日夜守侯,藥食便溺不稍煩怠。父病逝,與母相依為命。清豐以制賣燒餅為生,每日精心所制頭爐燒餅必敬母親,從不外售。

有出高價強買者,清豐必謝曰:山高高不過太陽,人大大不過爹孃,不知父母養育之恩者枉為人也。頭爐燒餅敬奉老母為表孝心耳,豈為錢哉!清豐善事老母,凡母之呼命,不慢不迨;母之教責,敬聽順從;出稟返告,怡色柔聲;飲食起居,體察備至。母患瘡疾,清豐四方求醫,悉心服侍,口吮膿血,解其痛楚。每逢大伾山廟會,清豐必徒步前往為母祈福。

其孝行廣為傳頌,名播遐邇。隋開皇年間,清豐舉為孝廉,然為侍奉老母累召不仕。至唐大曆七年,析頓丘、昌樂四鄉置縣,魏博節度使田承嗣以其境有孝子張清豐門闕,表奏朝廷,以清豐之名名縣,遂史有清豐縣名……”

(僅限清豐人)

宣傳推廣合作

掃碼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