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燒的紙多,惹得鬼多”,中元“鬼節”來襲,你還執迷燒紙?

生活在農村,進入農曆七月後,中秋佳節臨近,不過,在中秋前一個月,農曆七月十五也是我國傳統的民間節日,中元節!中元節也被稱為“鬼節”或“祭祖節”、“盂蘭盆節”,與傳統的清明節、寒衣節一樣也是“慎重追思”,緬懷先輩的節日!在農村,涉及到祭祖,少不要要燒紙,可是,明明俗語有“燒得紙多,惹得鬼多”,為啥人們還在執迷呢?今天我們就簡單的討論一下!

俗語“燒的紙多,惹得鬼多”,中元“鬼節”來襲,你還執迷燒紙?

首先,中元節的文化傳統!

在我國,人們把正月十五稱之為“上元佳節”,寓意“天官賜福”;而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寓意“地宮赦罪”;農曆十月十五為下元節,寓意“水宮解厄”!中元節的由來,起源於道教的文化,在民間也被稱為“七月半”。在古代文化中,數字“七”,蘊含陰消陽長,也是一個變化的數字,體現“復生”的含義。關於數字“七”,農村最為常見的習俗,就是為逝者“燒七”!因此,七月又為吉祥月,體現傳承孝道的月份!不過,由於古代神話傳說中,文化不斷的發展與變化,這原本祭祖的節日,也平添出“鬼節”的說法!據瞭解,在道教興起的東漢末年,地宮七月十五開門赦罪,有主的鬼魂離開冥界回到家中,無主的只能四處遊蕩,因此,有了“鬼節”的說法,這也反映了道教普渡的文化!

俗語“燒的紙多,惹得鬼多”,中元“鬼節”來襲,你還執迷燒紙?

當然,以上僅為古代神話傳說,而流出下來的,更多是祭祀先祖的文化傳承,其中核心思想也逐步演化為敬祖盡孝,是古人秉承“慎終追思”的延續!

其次,俗語“燒得紙多,惹得鬼多”的含義!

在說文解字中,對於俗語“燒得紙多,惹得鬼多”的解釋,字面含義是說,倘若給鬼燒的紙錢多,勢必會招惹更多的野鬼來討要紙錢;比喻為,倘若一個人辦事不講究規矩,一味地遷就,那麼招惹的麻煩也將越多。

俗語“燒的紙多,惹得鬼多”,中元“鬼節”來襲,你還執迷燒紙?

第三,為啥人們執迷於燒紙?

在農村,燒紙習俗,往往出現在重大的節日以及活動中,比如說,新人入門,家中長輩燒紙,目前為了告訴先輩,家中新人入門,也體現了人丁興旺的寓意;在農村喪葬習俗中,也少不了“燒紙”,這體現了對逝者的追思,體現了孝道的傳承!

因此,對於燒紙來說,它是一種文化傳承,體現的對先輩的孝道,在古代文化中,“燒紙”也就是“送盤纏”,是對逝去先輩的一種“供養”,也是傳統孝道文化的表現!

俗語“燒的紙多,惹得鬼多”,中元“鬼節”來襲,你還執迷燒紙?

當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文化不斷的進步,燒紙的習俗也逐步與時俱進,文明祭祀也逐步深入人心!畢竟,對於孝道來說,在“厚養薄葬”文化發展過程中,更注重對老人生前的奉養,客觀的說,即便燒紙再多,也不如生前對父母的眷顧。那些,“生前不孝,死後亂叫”,無非是自求心安,又有何用途呢?

另外,提醒大家,中元節來襲,提倡文明祭祀,燒紙不僅對空氣有汙染,而且,極易引發山火!請大家注意用火安全,切莫麻痺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