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專家任中科院一研究所副所長

提及做史學研究的人,人們也許會用滿腹經綸來形容他們。

他們從浩瀚如煙的史料或文物中,挖掘出被埋沒多年的遺珠,為後人提供了飽覽歷史風光的一扇扇窗戶。

經過史學家的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等一番提煉之後,結果往往是顯而易見的,可過程卻是很耗費精力和時間。諸如一段歷史的考證,或許需要一代又一代學者的接力研究才獲得真知,或許需要一個青年學者花費一輩子去攻堅。

眾所周知的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令國人對古人的智慧深表敬仰。而關於這些翔實的記載,通常都是由科技史專家們悉心鑽研老祖宗留下的各種有價值的東西之後,最終形成的共識性的科學史常識。

老一輩科技史家已遠去,新一代學者正崛起。

在國內科技史久負盛名的研究機構——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一位70後研究員在一年試用期後,最近正式出任該所副所長,成為一顆冉冉升起的學術新星。

70後專家任中科院一研究所副所長

這位少壯派專家名叫關曉武,生於1970年的秋天,來自人才輩出的安徽肥東。

19歲的時候,他考進省內大學汽車工程系,就讀汽車設計與製造專業。

在安徽工學院完成了四年本科的學習後,他大學一畢業就去了南方沿海地區發展,進入廣東湛江一家大型企業集團公司上班。差不多兩年後,經過自己的沉澱,時年25歲的他當上了汽車助理工程師,幹著與所學專業基本對口的技術活。

在企業工作的幾年時間內,他恪盡職守,勤奮細緻,認真拼命地工作,但很快他發現從事工程技術方面的事情並不特別適合自己,他骨子裡更喜歡刨根問底,去思考技術發展與工藝革新背後等與學問有關的事情。

一年後,他下定決心放棄優厚的工作待遇,而重新去校園攻讀學術,進一步完善和補充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系。於是,26歲的他在這一年秋天,如願考進了中國科技大學的研究生,專門攻讀科技史專業。在合肥,他又一次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一口氣把碩士、博士課程唸完,最後在32歲那年冬天拿到博士學位。

而在他讀研期間,曾經加入到國家級文化工程“中華和鍾”創制工作組,擔任為期10個月的總設計師助理,順利完成了繁重的設計任務。

博士畢業後,他先是去了內蒙古師大教書,第二年就成為副教授,不久就開始培養碩士研究生。

後來,他得到了一個去歐洲進修的機會。那年,他花了近九個月時間在德國進行訪問學者研究工作。在柏林工業大學中國科技史與科技哲學中心,他與外國同事一起參與了相關課題的開展,其工作思路與研究成績得到了國際同行的認可。

35歲那年年初,關曉武回國返校工作,旋即擔任大學的內聘教授。

一年後,也就是年底的時候,他所在的科學史與科技管理系更名為科學史與科技管理學院。在繼續工作了兩年多之後,在38歲那年夏天,他受命擔任學院副院長,而後又任科學技術史研究院副院長,負責一些行政事務性的管理工作。這段時間,他又去了一次德國留學進修,直奔世界最著名的研究機構——馬普科學史研究所,進行訪問學者研究。

70後專家任中科院一研究所副所長

四十不惑。這一年,年屆四十的他做了人生的又一次抉擇,在學術跑道進行了一次大的換位和轉身。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他依依不捨地結束了在內蒙古師範大學近8年的執教時光,毅然前往北京,調入中科院工作,剛開始擔任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的副研究員,主要從事技術史、傳統工藝與文物科技等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在技術史與科技考古研究範疇,他在中國古代手工藝成果與技術成就等系列研究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主編或參編論著近10部,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在中科院工作後,他幾乎是如魚得水,其學術才能與管理才能得到了充分地施展,其事業抱負也愈加步步實現。40歲半時,他出任中科院傳統工藝與文物科技研究中心(4年後更名為文化遺產科技認知研究中心)主任;43歲半時,他正式被聘為研究員;45歲時,他成為中國古代科技史研究室主任;45歲半時,他開始擔任所長助理,成為主要管理幹部之一。

隨著管理經驗越來越豐富,49歲那年暑期,他被委以新使命,擔當自然科學史研究所這一國家級科技史研究權威機構的副所長,試用期為一年。

一年後,2020年8月,關曉武研究員正式躋身這一副廳級崗位,履行相關學術行政管理職責。

假如當初他沒有奮不顧身地轉型,沒有從企業出來,沒有在科技史學方面進行深造,他可能現在走向了另一種人生:汽車行業的資深工程師生涯!

假如當年他沒有離開內蒙古師大,沒有從校園出來,沒有來到中科院這一國家級科研平臺上進行歷練,他可能現在還是大學教授或院長!

不過,人生沒有假如,一切安排剛剛好!

參考資料

1、研究隊伍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引用日期2012-10-24]

2、關曉武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2014-03-21[引用日期2014-03-21]

3、中科院關於關曉武任職的通知。 中科院網站。 [ 2020-0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