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燒秸稈的對與錯,道出了農民的心聲

目前秋收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但是這樣的一條新聞觸動了大家的神經。很多討伐的聲音響起,說違規焚燒秸稈,造成環境汙染。媒體不斷呼籲禁止秸稈焚燒,保護大氣環境,但是秸稈焚燒究竟是為了什麼,焚燒與否會引發什麼後果,讓大家從科學的角度來進行辨析。

秸稈焚燒的好處

秸稈焚燒進行了幾千年,從有農業種植開始,農民就進行秸稈焚燒,說明秸稈焚燒並不是一無是處。

首先,秸稈焚燒可以快速地將秸稈無機化,焚燒可以最快速地將秸稈有的機成分消除,轉化為草木灰,草木灰中含有大師的磷鉀養分,可以被植物利用;

其次,秸稈焚燒可以利用焚燒產生的高溫滅除病菌害蟲,有利來年生產;

再有,秸稈如果不進行焚燒,自行腐解需要消耗土壤中的氮素,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氮缺乏,第二年的生產必須增加尿素的施入才能解決。

秸稈焚燒的壞處

既然秸稈焚燒有那麼多的好處,為什麼要禁止焚燒呢?這就要從焚燒帶來的負面影響來詮釋了。

首先,焚燒會快速地將秸稈中的碳氮轉化成二氧化碳和氧化氮釋放,二氣化碳屬於溫室氣體,會造成氣候變暖。其次,秸稈焚燒會向空氣中釋放大量的粉塵顆粒,影響空氣質量。

秸稈還田(拋灑)負作用多

水稻主產區適宜的作業時間短,農時緊,作業集中,所以收穫的這半個月時間大面積的秸稈焚燒,確實會對區域性環境、氣候產生影響,但是一味地禁止秸稈焚燒,秸稈全量還田也勢必會引發一系列的問題。

第一,黑龍江地區處於我國極北地區,冬天氣溫很低,不利於微生物活動,秸稈還田後很難腐解,春季化凍後馬上就進入農業生產階段,大量粉碎秸稈直接影響水稻生產,造成插秧困難,聚集的秸稈還阻礙水稻根系下扎,影響成活,也影響側深施肥等減少化肥施用重要措施的使用效果。

第二,秸稈還田後病害病菌未得到處理,極易加劇病害發生,建三江地區主要是水稻連作模式,更容易發生大面積病害。大量秸稈在來年的六七月份,水稻的生長季節腐解,會釋放出大量硫化氫等有害氣體,對稻苗產生毒害,也汙染大氣。

總結: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將這些秸稈打包帶出地外。

但是。。。。。

秸稈打包裝置成本高,一般農戶承擔不起

那麼我們為什麼不進行秸稈打包再次利用呢?其實是有一部分是打包了的,準備送到生物質發電廠進行焚燒發電,為什麼數量少,不全部打包呢?幹過燒荒這活兒的同志都知道,很累很辛苦,還受天氣影響,我們也願意把秸稈打包運到地外邊。

但實際情況是,土地面積太大,配套的打包機卻少得可憐,而且十幾萬一臺的價格,種植戶很難承受。國家對這方面的補貼力度遠遠不夠。單純地透過禁止焚燒秸稈是很難解決秸稈問題,一味地釋出焚燒令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綜合協調排程才能解決秸稈問題,既滿足我們保護大自然、保護環境的願望,又能不影響正常的農業生產。

經濟學家厲以寧老先生曾說過:緩流總比急流寬,疏導順情國自安。一項政策的成功實行,需要疏導給出路,因地制宜地分步走。我們感謝觀察員們對我們的關注,也希望這些百姓的喉舌能夠在反映現象的同時,更多呼籲國家的重視和財政的支援,讓咱們這片大糧倉在為國家做貢獻的同時,老百姓也能工作生活更舒心,我們的水稻事業也能夠更好地永續發展。

道理我們都懂,可禁燒執行起來真的太難了。也許有一天,秸稈打包也可以跨區作業了,就像南方小收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