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是後鼻音,但拎[līn]是前鼻音,很討厭!

拎[līn]和:玲 [líng]是出現頻度很高的字,但是二者前後鼻音不同。

“令[lìng, lǐng,líng]”是後鼻音,但是以它為偏旁的前鼻音漢字,除了拎[līn]外,還有鄰[lín]、憐[lián]、阾[lín]。

“令”的字形演變如下:

令是後鼻音,但拎[līn]是前鼻音,很討厭!

令是後鼻音,但拎[līn]是前鼻音,很討厭!

“令”的字形解析如下“拎”(異體之一為㩕,讀後鼻音)最初是吳方言字,北京話沒有。因為吳方言把前後鼻音全讀成前鼻音,儘管“拎”用了“令”,還是讀成前鼻音。雖然1986年之前的《新華字典》和《現代漢語詞典》規定讀[līng],但規定終究抵不過習慣,於是1985年12月重新發布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規定讀法為[līn]。

“鄰”的字形演變如下:

令是後鼻音,但拎[līn]是前鼻音,很討厭!

可以看出“鄰”的左邊“令”是“粦”的簡化寫法,而“粦”是前鼻音,現在還有很多以粦為形旁的未簡化字,如麟、磷、鱗、璘、粼等等。現代漢語的“鄰”音從“粦”,自然就是前鼻音。

阾在古代同“鄰”(左右交換),現在讀前鼻音(古音似乎讀後鼻音)。

憐的繁體字為憐,所以讀前鼻音[lián]。其字形演變如下:

令是後鼻音,但拎[līn]是前鼻音,很討厭!

魿(古書上說的一種味鮮美的食用魚)在正規字典裡讀後鼻音[líng],但搜狗輸入法誤為前鼻音。

除了以上所列的異常外,其他以令為偏旁的常用字很多,都讀後鼻音,如令、鈴、領、零、齡、聆、伶、玲、冷[lěng] 、泠[líng]、嶺、苓、呤、羚、翎、囹、柃、蛉、砱、炩[lìng]、袊[lǐng, líng]、唥[léng] 、鴒、刢、瓴、跉、衑、笭、舲、竛、秢、皊、琌、狑、朎、昤、彾、岺、姈、坽等。

另外,以”今”為偏旁的字也很多,如砛、笒、鈐、吟、芩、扲、耹、忴、枔等,它們與“令”旁的對應字僅相差一點。以”今”為偏旁的字都讀後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