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曼殊的短命人生:一次性喝6斤冰水,吃60個包子,35歲英年早逝

“演悲歡離合當代豈無前代事,觀抑揚褒貶座中常有劇中人”

人生是一部荒誕離奇的戲劇,我們是他人的看客,也是自己的演員。史海鉤沉,總有一兩位奇人異士浮躍眼前。

奇人多出於亂世。他們才高於世,佯狂放誕,才情璀璨,行為不羈,就如民國亂世中的奇人怪傑,——詩僧蘇曼殊,才名煊赫,死後由國父孫中山出資,葬於杭州西泠橋畔,與名妓蘇小小遙遙對望。

蘇曼殊的短命人生:一次性喝6斤冰水,吃60個包子,35歲英年早逝

蘇曼殊這個名字對現在的人而言,遠沒有他那些生前好友—孫中山、蔣介石、陳果夫、柳亞子出名。這並不是他的人生不夠傳奇,而是他活的太短了。或許是天妒英才,這位阮籍般的人物只活了35歲。

不過蘇三郎(蘇曼殊原名蘇戩,小名三郎,曼殊是他的法號)活的年齡雖短,可是“話題”卻不斷,生前的蘇曼殊可是民國的“頂流”,“話題王”!咱們這位才子不僅才華讓郁達夫、魯迅等人歎服,而且行事也讓民國的人“歎服”呢!他曾一頓飯吃下過60個包子,一次性喝下過6斤冰水。

蘇曼殊的短命人生:一次性喝6斤冰水,吃60個包子,35歲英年早逝

短命詩僧蘇三郎

“碧玉莫愁身世賤,同鄉仙子獨銷魂。袈裟點點疑櫻瓣,半是脂痕半淚痕”

“狂歌走馬遍天涯,斗酒黃雞處士家。逢君別有傷心在,且看寒梅未落花”

這兩首七絕是《蘇曼殊全集》百餘首詩作中的兩首,管中窺豹,蘇曼殊的詩詞造詣可見一斑。對於蘇曼殊的文學成就,郁達夫曾說過:“蘇曼殊的名字早已在中國的文學史上不朽了”章太炎更是把他稱作“亙古未見的稀世奇才”!連基本上都在罵人的魯迅先生都說研究曼殊和尚比研究《左傳》更有興味。

曼殊和尚不僅在詩詞方面成就斐然,他還精通翻譯、繪畫,所寫的白話小說也是一時之冠。論才情,曼殊和尚在民國屈指可數。不過才子最吸引俗人的往往不是他的詩文成就,而是“八卦”。胸無點墨的市井百姓口耳相傳的才子蘇三郎,是一位不守戒律的青年和尚,私生子,行為怪異的“老饕”!

蘇曼殊的短命人生:一次性喝6斤冰水,吃60個包子,35歲英年早逝

曼殊出生在日本橫濱,而且是做茶商的父親與他的妻妹私通所生的。曼殊的母親是日本人,而且是私生子,“不光彩”的出身本不見容於蘇家,然而,蘇家男丁稀少,所以幼年的蘇曼殊才被接到了蘇家養著。

這個“養著”真的只是“養著”而已,因為蘇家人並不待見他,年少的三郎經常會食不果腹,飢一頓飽一頓的。與母親異國分隔,父親由於生意又常年在外,獨自留在蘇家的小曼殊在自己家卻有了寄人籬下的感覺。

雖然不被待見,但是蘇家對於子女的教育還算重視,小三郎自幼便喜歡讀書,到了十幾歲就已經是熟讀經史了。蘇曼殊9歲時,父親經商失敗,家道中落。蘇曼殊最終是在親友的幫助下去往日本留學,就讀於日本的高等學府“早稻田大學”。

蘇曼殊的短命人生:一次性喝6斤冰水,吃60個包子,35歲英年早逝

在日本,蘇曼殊結識了陳獨秀等新派革命人士,並與幸德秋水等組織亞洲和親會,公開提出“反抗帝國主義”的口號。加入了留日學生組織的革命團體青年會。和魯迅等人籌辦文學雜誌《新生》。

歸國後蘇曼殊做過教師,編輯,後來因為與主編之間的誤會而遭到冷遇,憤而出家。出家後,曼殊和尚卻難以忍受清修之苦,遂以和尚的身份入世,並同魯迅等人一樣,以文字投身革命。曾寫下討伐袁世凱的檄文《討袁宣言》歷數袁世凱:“殺人如草、辱國失地、蒙邊夷亡;四維不張、奸回充斥”的罪行。

青年蘇曼殊才華橫溢又藐視世俗,權貴在曼殊和尚眼裡猶如草芥,原本,以他的才華和見識,本應該在民國有更大的作為。然而,天妒英才,曼殊35歲便匆匆離世了。蘇曼殊命運多乖,幼年便遠離生母,少年又家道中落,被迫寄人籬下,可以說是飽受人間的白眼,青年時又逢亂世,家國風雨飄搖,朝不保夕。物質上的匱乏,精神上的苦悶最終壓垮了這位“詩僧”。

短命詩僧蘇曼殊的悲劇背後是時代的悲劇,生逢亂世,人不如犬。他短促的一生是同時代,同命運抗爭的一生。35歲,以年齡來看太短,但以他的成就來看卻又算不得短。從成年到離世,短短十幾年的光景翻譯、著述、共了三十多部作品。而且還投身於革命,倘若不是在“五四運動”的前一年匆匆離世,他必然也是一員悍將。風流才子號“老饕”

蘇曼殊的“老饕”之名是朋友們公認的。不過他並不是什麼美食家,或許是常年忍飢挨餓的緣故,他一旦有了吃的,便是狼吞虎嚥,非把面前的食物吃完不可,由此也鬧出了不少笑話。

蘇曼殊手中是留不住錢的,有了錢就去喝酒吃肉,吃飽喝足了,剩下的錢可能一時高興就分給路邊的乞丐了。因此,他常常捱餓,要靠朋友救濟。一次,柳亞子帶著20個芋頭來看他,他竟然一口氣把20個芋頭全吃光了,肚子撐的疼,躺在床上哎呦個不停,把柳亞子嚇得不輕。

蘇曼殊愛吃牛肉,每逢有牛肉吃,他必然跟去。朋友們知道他的怪癖,便故意逗他。曼殊正在在浴室洗澡,就聽到外面的朋友在高聲商議去吃牛肉,並且,聽聲音已經出門了,慌的曼殊大喊:“等等我!等等我!……”一邊喊一邊胡亂披了件衣服遮羞,跑出浴室。豈料朋友們就等在門口,看著掛著水珠,焦急萬分的曼殊哈哈大笑。

蘇曼殊的暴食癖人盡皆知,但都不知道他究竟一次能吃多少。一次曼殊與朋友打賭說自己能吃下六十個包子,便真讓朋友買來了60個包子,蘇曼殊風捲殘雲一般往嘴裡扔包子,扔到第五十個,朋友明顯感覺到晏殊已經吃撐了都翻白眼了,怕出事,慌忙阻止,不過曼殊和尚堅持要把60個包子吃完。

曼殊的暴食癖應該是幼年的積習,在日本留學期間,他每天就要喝掉六斤的冰水。之後有了稿費和執教的收入更是沒有節制,沒錢了就找朋友借,而且從來不還。

蘇曼殊的短命人生:一次性喝6斤冰水,吃60個包子,35歲英年早逝

小結:

筆者認為曼殊和尚的暴食癖與經年捱餓的經歷不無關係。自從蘇家敗落之後,曼殊便過上了衣食無著的生活。在日本留學時,每月只有表兄資助的10元錢,只能住最差的房子,吃摻了沙子的米飯。飢一頓飽一頓的求學。或許各人的怪癖都潛藏著各人的怪癖吧。人有時候要藉助一點什麼外力才能把自己隱藏起來,暗暗的,偷偷的在隱秘的角落裡自我療愈。

“契闊死生君莫問,行雲流水一孤僧。無端狂笑無端哭,縱有歡腸已似冰”蘇曼殊的一生就像他這首詩中所寫的那樣,是一個飽經孤寂之苦的遊僧。哭笑無端,只因為生逢亂世又不甘沉淪,飲酒狂歌,噴薄意氣。一頓吃60個包子,一次性喝6斤冰水,是怪癖也是避世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