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一男子負氣外出十幾年杳無音訊,後回家建房起訴哥哥,皆因…

長按新增管理員進老鄉群

…………………………………………………………………………………………………………………………………………………………………………………………………………………………………………………………………………………………………………

法官心語丨致相鄰的你們

編者按

都說基層法院辦案難,難在哪裡?是面對完全沒有法律基礎的當事人,是傾聽當事人口語化沒有邏輯的表述,還是處理當事人之間雞毛蒜皮分釐必爭的糾紛?相信對這些基層法院的幹警都深有感觸,甚至一言難以蔽之,辦案實際中的點點滴滴,且聽法官道來。

肖  燕

民事審判二庭副庭長

二級法官

信宜一男子負氣外出十幾年杳無音訊,後回家建房起訴哥哥,皆因…

在民商事審判一線工作多年,我們每天要面對失信“老賴”拒絕配合、多年夫妻勞燕分飛、農民工工資久索未果……身處定分止爭崗位,我對絕大多數糾紛都能明確快速處理,唯獨看似無足輕重、影響不大的相鄰關係糾紛,卻常常讓我陷入兩難。鄰里之間抬頭不見低頭見,一旦發生糾紛就會對雙方當事人的生活造成極大影響,他們之間往往積怨已久難以調解,在處理這類糾紛時,總是需要付出比辦理其他案件多幾倍甚至十幾倍的時間。

信宜一男子負氣外出十幾年杳無音訊,後回家建房起訴哥哥,皆因…

肖燕為人大代表作相鄰糾紛調解知識講座

“失而復得”的兄弟情

王大和王二曾經是情誼深重、人人稱羨的兄弟。多年前,父親去世後,王二就在村子裡消失了,沒人知道他去了哪裡,也沒人關心過他的生死。王大則在幾年間成家立業,辛勤耕作經營家庭,建起了樓房,家庭幸福。

今年初,王二突然帶著另一半回到村中,並且風風火火地開始拆舊建新。王大面對多年未見的兄弟,心裡開始忐忑。果然,沒多久王大就收到法院的傳票,而且一收就是三份,起訴的人正是王二,請求判令王大恢復道路通行、暢通排水、恢復土地原狀、分配徵地補償款。

閱卷後,頓感兄弟間矛盾之深,我立即帶著團隊到爭議現場,村民們紛紛圍上來。查勘現場的時候,王二的在建新房道路不通、排水汙染、臭氣熏天,與王大居住多年整齊乾淨的寬敞大院形成強烈反差。王二拿出一份陳舊發黃的遺囑,生氣地摔在地上,委屈得眼淚直掉:“父親生前立了遺囑,舊房屋右邊是分給我的。誰知我的房間全部被拆掉了,如果可以這樣霸佔的話,要這遺囑幹什麼!”王大則表示,父母已逝,長兄為父。當年王大放棄學業去打工供王二讀完了初中。王二負氣外出說永遠不會回來,十幾年杳無音信,王大還真以為王二在外面安了家,便按自己家庭需要建起新房。王二怒道:“當初我想讀高中,王大不肯再讓我讀高中,我才負氣離家出走。”回來後才發現王大霸佔了祖屋,封住了道路,侵吞徵地款,兄弟情誼被眼前的現實淹沒了。

案情清晰了,解決糾紛的思路便明確了。我想解決糾紛,更想修復兄弟感情,於是我藉助人大代表和村幹部的力量。我向王大辨法析理,說明遺囑的法律效力,兄弟間的財產分割應當按父親的遺囑執行;人大代表來了,告訴兄弟倆要珍惜兄弟情,只有兄友弟恭才能生活和諧、闔家幸福;村幹部也來了,明確徵地款是分配給兩兄弟的,王大隻是作為戶主籤領,按規定是要兄弟平分的;村裡的族老及村民也紛紛規勸王大要長兄為父做榜樣。在大家的規勸下,王大看著兩眼淚汪汪的王二,終於放下執念,遞了一張紙巾給王二。

最後兩兄弟達成了和解:道路由雙方共同行走,其他土地的面積問題互不追究,歷史排水溝共同使用,王大屋邊的排水溝需疏通同時排水,將化糞池移走,徵地款當日交付一半。兄弟握手言和,場面感動了圍觀的眾人。

在我承辦的農村相鄰糾紛中,兄弟叔侄發生矛盾的不在少數。古代有“六尺巷”的佳話,其中“讓他三尺又何妨”的道理也常在審判實踐中用到。由於彼此的親緣關係,又生活在一個村莊,在日常生活中要懂得留有餘地,摒棄毫釐之爭的執著,重拾親情,睦鄰友好。

信宜一男子負氣外出十幾年杳無音訊,後回家建房起訴哥哥,皆因…

查勘現場繪圖

不霸氣的“村霸”

村中廟堂前,一百多名村民坐在石階上,盯著廟堂椅子上的我們。70多歲的“村霸”謝強沉默地坐在廟堂前面的椅子上。花白頭髮有點亂,兩手拘謹地放在膝蓋。另一個70多歲“村霸”謝武撲通跪在地上,連磕三個響頭:“謝強,就當做我求你了,讓條路給村民行吧。”謝強眼眸流露出動容,有點難為情,皺巴的嘴角挪動了一下,最終沒有出聲。

謝強與謝武是死對頭,互稱對方為“村霸”。前段時間,謝強準備在其責任田建造房屋,責任田旁邊的唯一道路是一段70米長的水泥路。而這條70米水泥路是由謝武戶出資建造,沿路八戶人共同讓出土地建成。修路時,無論大家如何勸解,謝強都拒絕出資讓地。當謝強準備建造房屋時,建築材料運送車便遭到沿路八戶人家的阻攔,他們表示,修路時謝強不出份子錢,不能讓謝強建築材料運送車經過,僅能讓摩托車通行或行走,如果要通行運輸材料車輛,需要繳納當初份子錢的十倍。

這是一起相鄰通行糾紛,我承辦後多次電話聯絡雙方,在充分溝通後,雙方均表示要選擇在村中廟堂前面調解。

謝武稱,如果任由謝強這種情況發生,以後建道路都沒人出資出地,沒人做公益事業。所以,只要謝強願意拆除架在爭議路上的天橋,並且在眾人面前認個錯,就可以通行。謝強則擺出他的道理:因為要修建的路從我兩間房屋中間透過,當初商議建造水泥路時,不但要求我交份子錢,還要求我先拆除兩間房屋通行的自建“天橋”,如果沒有自建“天橋”,我的兩間房屋如何通行?

村民們則表示,正是因為謝強自建“天橋”橫跨村道,限制通車高度,且不肯讓出土地修路限制了路寬,導致村道有一大段無法讓小車通行,且謝強家的自建天橋上常有小孩往通行的村道上吐口水或大小便,大家對這“天橋”是怨聲載道。而村民對謝武則是豎起大拇指,一口一個贊:謝武這是為群眾著想,為群眾做好事。

我組織謝武和謝強到約定的地方調解,便有了開頭那一幕。然而,下跪的卻是謝武,而說好認錯的謝強沒有認錯,說好願意給通行權的謝武也不願意讓行。最後,我只能依法判決謝強有權在該水泥路上通車通行。

謝武表示不會上訴,也不會阻止通行,但是其他村民的行為他阻攔不了。兩位本該安享天年的70多歲老者,卻在餘生伴隨著鬧心的糾紛,而周遭的村民也不得安寧。那條讓村民遭孩童口水、小便“襲擊”的“天橋”依然在那裡,那條公眾村道也一直沒能通到村尾。

孟子曾言: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千百年來的道理其實人們不是不懂,只是在利益面前選擇忽略了它。法院判決通行的是道路,但是判決不了背向的人心,被破壞的關係更難以修復。爭一口氣,放不下面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一口氣,面子,終究成為牽絆自己一生的疙瘩。試著與自己和解,和世界和解,總會有皆大歡喜的時刻。

信宜一男子負氣外出十幾年杳無音訊,後回家建房起訴哥哥,皆因…

肖燕調解相鄰糾紛

我常想,相鄰糾紛案件的解決,不僅要追求法律意義上的公平正義,更要修復被破壞的社會關係。農村相鄰關係糾紛數量龐大且日益複雜多樣,作為一名山區法院的法官,希望透過不斷增進自己的業務水平,保持法律思維、良善心智和人文關懷,努力做到讓當事人聽得懂、感受到、願接受、能信服,讓司法溫情注入審判實踐。雖然仍有極少數固執的當事人無法讓我走進他的內心,但是我會一直努力,深耕司法業務,常懷為民之心,為我熱愛的司法事業勇往直前。

(文中當事人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