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銀子的真實樣貌:表面全是牙印,黑不溜秋,掉你面前都認不出

銀子是一種十分有價值的貴重金屬,作為古代的一種流通貨幣,在歷史上作為硬通貨使用了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到了民國才逐漸被廢除。一直以來,我們對古代銀子的印象都停留在了影視作品之中,電視劇裡面,那些古人購買東西吃飯後都會拿出一錠錠白花花,船型的銀子,看起來是銀光閃閃,亮晶晶的。可是古代現實中的銀子卻沒有那麼高的顏值 反而是黑不溜秋,形狀各異,上面充滿了牙印的。

古代銀子的真實樣貌:表面全是牙印,黑不溜秋,掉你面前都認不出

15世紀以前,銀子作為貨幣大都是在中國流行。畢竟當時的銀子開採數量較少。後來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以後,歐美的殖民國家在北美南美髮現了大量的銀礦,隨之進行了大規模的開採,這樣市面上的銀子就逐漸多了起來。

後來西方國家和中國的貿易十分頻繁,在貨物的交流貿易中,西方人運來了大量的白銀到中國換取自己所需的商品,所以這一時期有著大量的白銀湧入中國。因此在明清時期,銀兩也就成為了官府所規定的法定流通貨幣,我們現在留存下來的銀子,大都是在明清時期遺留下來的。

古代銀子的真實樣貌:表面全是牙印,黑不溜秋,掉你面前都認不出

古代那樣一錠錠的大銀子一般都是屬於官銀,都是國家所有的。它們是有著特殊的用途,用作軍費,官員俸祿或者賑災而特意鑄造的,這種特殊用途的銀子很少出現在市面上的。

而平常的老百姓使用的銀子樣式就是五花八門了。由於古代的冶煉制銀工藝是十分粗糙落後的。而且製作的銀子裡面也是摻雜了很多雜質和其他金屬的,所以純度並沒有那麼高。也沒有看起來那麼光芒四射,熠熠生輝,而是黑暗,黯淡無光的。而且含有很多雜質的銀子也是有著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十分容易被氧化,用了很久以後,上面就會有著一層黑乎乎的氧化膜,樣子就十分醜陋了。

古代銀子的真實樣貌:表面全是牙印,黑不溜秋,掉你面前都認不出

還有很多古代的銀子為什麼會有牙印呢?那是因為銀子也是可以造假,而且可以摻雜其他的金屬,來以假亂真的。有的鋁錠的色澤光芒和銀子也是差不多,很容易造假的。

古代有的奸商自己鑄造銀子的時候會在銀子中摻雜一點鐵或者鉛塊。而銀子是比較軟的,可以用牙齒咬得動的。因此這個時候為了辨別真假,就需要用牙齒一咬來探究竟,久而久之,人們的這一習慣就使市面上流通的銀子都佈滿了牙印。這樣很多銀子就變得坑坑窪窪,黑呼呼的,到處是汙垢,色澤黑暗,變得十分醜陋的了。

古代銀子的真實樣貌:表面全是牙印,黑不溜秋,掉你面前都認不出

在古代,小商小販做生意一般使用的都是銅錢,很多時候碎銀子也是找不開的,除非有錢人不需要找零。在那些茶樓、酒樓,青樓等高檔消費場所,這個時候往往會使用一種小型的桿秤,叫戥子,用來稱量銀子的重量,多退少補。

我們對古代一兩銀子到底值現在的多少錢還是十分模糊的。在古裝劇裡面,那些財大氣粗的人動不動就是甩出幾十兩上百兩上千兩消費,看似銀子也是十分不值錢的樣子,那麼當時一兩銀子的價值到底是多少錢?購買力又是多少?

古代銀子的真實樣貌:表面全是牙印,黑不溜秋,掉你面前都認不出

其實古代不同朝代的銀兩價值都是不同的,有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在明朝時候,那個時候一兩銀子能夠買到二石大米的,換算到現在就是77。6斤米,按照現在大米平均價格3。5元一斤來算,那麼明朝的一兩銀子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一千三百二十一元人民幣了。

而唐朝的時候由於經濟繁榮,國家富有,百姓安居樂業,物價很低,當時一兩銀子能夠買到二百斗大米,按照現代大米均價計算,唐朝的一兩銀子就相當於現在二千元人民幣了。宋朝一兩銀子一石米,那麼相當於現在一兩銀子672元人民幣了。清朝中晚期一兩銀子價值人民幣150到220元左右。

古代銀子的真實樣貌:表面全是牙印,黑不溜秋,掉你面前都認不出

我國清朝鼎盛時期的對外貿易,瓷器茶葉十分暢銷,有著巨大的貿易逆差,導致全世界百分之六十的白銀都流入了中國,所以在清朝前期,我們古代的銀子數量還是十分多的。可是風水輪流轉,銀子也是會逆流的。中國閉關鎖國後,從鴉片戰爭開始,每一次戰敗,就會同列強簽署喪權辱國的屈辱條約,賠款無數。

第一次鴉片戰爭賠款1890萬兩。第二次鴉片戰爭賠款1600萬兩。甲午戰敗賠款2。3億兩白銀。《辛丑條約》賠款4。5億兩。這些賠款讓中國白銀大量外流,到了民國時期,銀子就更少了。銀子作為貨幣的用途也就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