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封建王朝開端的第一戰

公元前260年左右,華夏的大地上正醞釀著一場風雲變幻的大戰,就是這場風雲變幻的大戰,奠定了中國3000多年的封建王朝歷史,一個叫做秦的帝國在中國西北的土地上崛起了。而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他崛起的前調——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封建王朝開端的第一戰

故事從公元前260中國的大地,不,準確的說應該說是中原的大地上,一個叫做上黨地方開始。話說上黨作為韓國以北的一塊重要的戰略地位,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秦想要一統天下這塊風水寶地自然不能錯過。

於是乎在周郝王四十五年(即公元前270年)秦根據“遠交近攻”的戰略率先攻打了離自己最近的魏、韓兩國;公元前262年,上黨郡被秦國從韓國孤立出來。聽聞這一訊息,韓桓惠王驚恐萬分,這敵人也強大了吧,不但打到了自家家門口甚至已經到庭院中開始耀武揚威了,照這趨勢下去國家怕都難以維繫,怎麼辦呢?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事到如今只有割地求和,以請息兵。沒想到這一求和反倒求出更大的戰事來了,更奇妙的是這戰事反而於韓國無關,而是它兩翼的大國秦和趙之間的一場持久戰。

具體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這邊是韓國和秦國互相商議,另一邊是上黨郡和趙國互相商議,而且商議的內容都是上黨這塊土地的歸屬權。原來上黨郡郡守馮亭和上黨的百姓不願意降秦,於是自己修書一封與趙國說願意歸順趙國。這邊趙國接到書信一看,這不費一兵一卒便可白得十七座城池,此等好事怎不接受?但是,趙國沒有忘記遠處還有秦國這一勁敵也在虎視眈眈盯著這塊肥肉,這若接受不是等於狗嘴裡搶食嗎?然而在稍事商議過後,趙國決定接手上黨。

公元前260年初,秦國率先攻打上黨,上黨的百姓紛紛逃往趙國,不知道當他們扶老攜幼、挑擔揹包、前後綿延離開家鄉時會不會想到他們的故土將會在不久後灑上無數異鄉人的鮮血、成為無數年輕的生命最後的歸宿。

長平之戰,封建王朝開端的第一戰

公元前260年農曆四月,長平之戰爆發。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秦趙雙方的實力對比,這邊秦擁兵40萬,由王齕領兵,另一邊趙則由老將廉頗出馬帶兵45萬。廉頗勇猛善戰、愛惜將士生命,作戰以守為主,來到前線後分別依山、依河、依城築起三道防線,但是首戰即節節敗退,只能退至丹河東岸,閉守不出。此時秦國也沒閒著,派人攜千金往趙國散佈謠言說秦國怕的是曾經打敗秦國的趙奢之子趙括,趙王聽此當即更換主帥。

此時戰事進入第二階段,趙國明著換將、秦國則暗著換將,悄悄派大將白起前往前線。趙括到達後一改廉頗閉守政策,首戰告捷後即率主力出城追趕秦軍,誰知這潰逃乃是白起一計,秦軍在前方佯裝潰逃、實則在趙軍後方包抄,如此夾攻之下,紙上談兵的趙括在亂軍之中被射致死,年輕的生命自此走向終點,與他一同長眠於此地的還有45萬趙軍、20萬秦軍。

長平之戰,封建王朝開端的第一戰

長平之戰就此落下帷幕,此一役後趙國則一蹶不振,而秦國則完成了它風雲變幻的前調,向著統一天下的大業又前進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