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後滿人紛紛剪掉辮子,漢人卻抗拒不剪,理由讓人哭笑不得

大家都知道,明朝時,漢族男子的髮飾都是在頭頂結髮髻然後自然下垂,直到清朝入關頒佈剃髮令,男子的髮式才變成前顱頭髮剃光,腦後留金錢鼠尾辮的樣式。

清朝滅亡後滿人紛紛剪掉辮子,漢人卻抗拒不剪,理由讓人哭笑不得

剃髮令是清朝統治者的強制手段,正所謂“留髮不留頭”。但由於和漢族百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理念相違背,所以剃髮令一出,原本已經平定的各州縣百姓寧死不從,以至釀成江陰十日、嘉定三屠等諸多慘案。

按照常理,這一屈辱性的標誌物在清朝滅亡時應該會最先遭到百姓拋棄,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

1912年2月,清帝下詔退位,存在了268年的清朝宣告滅亡。與此同時,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向全國頒佈了剪髮令,要求減去滿清的辮子,脫掉滿清服飾。

清朝滅亡後滿人紛紛剪掉辮子,漢人卻抗拒不剪,理由讓人哭笑不得

在南京、上海等大城市,當革命軍帶著剪刀在街頭剪辮時,百姓卻紛紛抗拒剪辮,認為革命軍的行為純屬暴行。嘉興縣甚至以反對剪辮為號召,聚集起數千人,攻擊帶頭剪辮的鄉紳,頗有點當年嘉定百姓抗拒剃髮令時的意味。

革命軍勢力最大的浙江尚且如此,其他地方的剪髮令推行的就更為艱難,雲南曾頒佈法令,限令民眾在5日內剪掉辮子,但依然剪辮者寥寥。山東昌邑縣27名率先剪辮的人甚至被群毆致死。而山西更是直到1919年才將所有辮子剪完。

清朝滅亡後滿人紛紛剪掉辮子,漢人卻抗拒不剪,理由讓人哭笑不得

讓人稱奇的是,漢族民眾紛紛抗拒,滿人卻率先剪掉了辮子。那麼為什麼恢復漢族傳統髮式推行的這麼艱難呢?原因說起來讓人哭笑不得。

清朝入關後,花了80多年時間才修撰出《明史》,而這部《明史》中甚至連“千鈞一髮”這樣的詞彙都沒敢出現。這樣,經過近300年的遺忘,清初頒佈剃髮令這段歷史,普通民眾甚至根本就不知道,他們已經將留辮子視為自己的民族固有習俗。

清朝滅亡後滿人紛紛剪掉辮子,漢人卻抗拒不剪,理由讓人哭笑不得

而滿人反倒認為留辮子這一醜陋的習俗是從漢人那裡學來的,所以辛亥革命爆發後,滿人出於對“陋習”的憤恨,紛紛剪掉了自己的辮子。

顯然,明朝末年的漢族民眾用“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為號召,抗拒清朝的剃髮令,200多年後,他們用同樣的理由抗拒了“剪髮令”。跪久了,會認為站起來是一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