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古國息國,國名跟“鼻子”有關,“出息”是這麼來的

我們最為熟悉的息國曆史來自春秋時代的息夫人,據說楚文王滅息就是為了她。息夫人原叫息媯,陳國人,嫁給息侯,歸寧路過蔡國,因蔡侯的夫人是息夫人的姐姐,故在蔡國暫留。姐夫蔡侯見息夫人貌美,舉止輕浮。息侯得知後大怒,但考慮到蔡國實力比自己強,不敢發兵,只好跑到楚國,唆使楚文王假裝攻打息國,然後他請求蔡國前來支援,這樣楚國就可以名正言順將蔡國滅掉。楚文王爽快的答應了,於是發兵攻打息國,息侯派人前往蔡國求救,作為裙帶國,蔡侯當然得來支援,於是楚國掉頭攻打蔡國,俘虜了蔡侯。蔡侯為報復息侯,在楚王跟前極力讚美息夫人傾國傾城的美貌,楚文王為之心動,一不做二不休,滅了蔡國後,順便也吞併了息國,強行將息夫人佔為己有。

殷商古國息國,國名跟“鼻子”有關,“出息”是這麼來的

對於息國曆史,我們只停留在春秋時代,《左傳·隱公十一年》中載有“

息侯伐鄭

”的故事,這是東周最早對息國的記載。而西周甚至商代息國或息族的來龍去脈一直是個空白,直到上世紀七十年末河南羅山縣莽張鎮境內發掘了25座商周墓葬,出土了大量珍貴的青銅禮器和玉器,其中帶“息”字銘文有29件,如乙息觚、息伯卣、息戈、息爵等等,並在一座墓葬中出土了象徵國力的重器“

息鼎

”,從而斷定這裡為息國墓地,曾屬於商代息國的勢力範圍。甲骨卜辭中有“

……息……伯……

”的記載,可知息國為伯爵,周代姬姓息國就是在商代息國的基礎上重建的。商代息國的確切位置應該就在今河南羅山縣、息縣一帶,也有說法認為商代息國在羅山境內,西周重封時東遷至息縣境內,稱為“新息”。雖然經過考古掌握了古息國一定的資訊量,但還有許多地方成謎,比如商代息國的姓氏、何時立國、首封君等等。

殷商古國息國,國名跟“鼻子”有關,“出息”是這麼來的

商代晚期息鼎

“息”的甲骨文有“鼻子”形,“鼻子”就是“自”,“自”的象形是“鼻子”,鼻子是人臉上最顯眼的部位,人家隨手一指就會指到你的鼻子,一旦碰壁首先受傷的肯定也是鼻子,所以被人拒絕了往往會說“碰了一鼻子灰”;人家指著你罵你會說“指著我的鼻子罵”。鼻子因為高高聳起,處於人體的最前端,所以有開始的意思,比如自從。“鼻子”下面有類似撥出汽水的指示符,表示“正在呼吸”。《說文解字》說:“

息,喘也。

”段玉裁注:“

喘,疾息也。人之氣急曰喘,舒曰息。

”引申為休息之稱。天地萬物有了合理的作息,就會按自然生長,所以“息”字又引申為生長之息。國家需要休養生息,人類需要生生不息,故“息”字有一層子孫繁衍生生不息的意思,比如子息,即子嗣;利息,即本金中產生的利益,等等。

殷商古國息國,國名跟“鼻子”有關,“出息”是這麼來的

息的甲骨文

我們都聽說過“息壤”這個詞,《山海經·內經》:“

鯀竊帝之息壤以堙紅水。

”這是關於息壤的傳說,說得是鯀偷了帝堯的息壤來堵塞洪水,帝堯處死了鯀,然後讓他的兒子禹來治理洪水,大禹最終用疏導的方式成功治理了洪水。“息壤”是什麼東西?傳說它是能不斷複製、膨脹的土壤。但事實上,息壤是指被翻鬆的正在等待耕種的土地,據說帝堯殺鯀的起因就是鯀私自將這些百姓歷經千辛萬苦才翻好的土(息壤)去填洪了,嚴重影響了農業耕種。早息部族的族人希望後世子孫代代有“出息”,便用“息”來命定族名和國名,寄予殷切厚望。

殷商古國息國,國名跟“鼻子”有關,“出息”是這麼來的

息壤

息國南依淮水,北臨大別山脈,是中原進入長江流域的咽喉要道。商代中後期,武丁為了擴充套件疆土、控制南淮地區,與息國聯姻,從出土大量兵器及斧鉞來看,息國當有一定的軍事執行能力。楚國滅亡息國,也曾建有著名的“息師”,春秋時享有盛譽,也離不開息地歷代相傳的這種軍事優勢。“

戊申,婦息示二屯。永。

”婦息,商武丁娶息國女子為妻,與息國加強外交關係,從而也掌控了息國的軍事力量。《詩經·殷武》有“

撻彼殷武,奮伐荊楚

”的詩句,殷武,即商武丁,可見武丁曾大肆討伐過荊楚。根據史實記載,荊楚早在夏時就已開始活躍,經常北上騷擾中原地區,在商朝“九世之亂”時期更是猖獗,唐代《毛詩正義》說:“

高宗前世,殷道中衰,宮室不修,荊楚背叛。

”直到盤庚遷殷,武丁即位後,商朝才慢慢走向復興。武丁選擇與息國聯姻估計與“奮伐荊楚”有關。息國與殷都有一段距離,但與商王朝政治往來密切,安陽殷墟劉家莊曾出土過兩件“息”銘銅器,可見殷都有息族人曾在王室任職。息國國力不俗,威望頗高,有過一時的輝煌。

殷商古國息國,國名跟“鼻子”有關,“出息”是這麼來的

息爵 商代晚期

商末大板蕩時期,息國估計沒能看清時勢,導致息國族人站錯了隊,最後被周族滅掉,息人或遷或被融合。之後周族將息人東遷到息縣建立姬姓息國,即為西周息國。春秋初期,隨著楚國北上步伐的日益加緊,息國已成為楚國的兼併物件,息夫人的出現,加速了息國滅亡的步伐。

文/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