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裡的傳統習慣,“為什麼說紋身的沒好人”,其實是歷史影響

在農村裡有著許多的傳統習慣,“不能紋身”就是其中之一,尤其老人對此最為反感。如果有那個年輕人偷偷紋了身,免不了受到長輩一通說教,甚至會捱上一頓揍。不僅如此,街坊鄰里的都會躲的遠遠的不來往,沒有什麼具體的原因,單純的認為“紋身的沒有好人”。

說起紋身來實際應該叫做“文身”,起碼可以追溯到3000年以前,實際上就是用帶墨的針刺入面板製造出來一些圖案或字,因為當時只有黑色,時間長了顏色會發藍髮青,也被叫做“刺青”。在古代的時候刺青往往和刑罰相關,周代的時候就出現了黥面刑,也叫做“墨刑”。施行的方法就是在臉上或者身體其他部分刺字,然後塗上顏色,成為一個永久性的記號,非常的明顯,一看就知道這個人曾經犯過罪。

農村裡的傳統習慣,“為什麼說紋身的沒好人”,其實是歷史影響

曾經周朝初期的刑法規定就有“墨罪五百”,就是處於墨刑的罪狀有500條。在《尚書·呂刑》又有記載“墨罰之屬千”。最初的墨刑非常痛苦,《禮記·文王世子》記載著“皆以刀鋸刺割人體也”。用刀刻的方式,不僅僅是在面板的表面,甚至會觸及到骨頭,然後在進行塗墨。對於犯刑的人來說,不僅會遭受到身體的傷害,也形成了一個恥辱的標記。

農村裡的傳統習慣,“為什麼說紋身的沒好人”,其實是歷史影響

被黥面者沒有人權的,會被人低看一等,周朝時候的奴隸主都喜歡用黥面的人做守門人。春秋戰國的時候,更要去服苦役,如“黥為城旦”,被黥字後要去修理城牆,這也是一種比較固定的處罰措施。在漢朝的時候黥面一度被廢止,男子改外了剃頭,帶刑具,然後做四年的“城旦”苦役,女子則是做四年舂米的苦役。不過後期晉代以後又逐漸流行開來,並且更加的嚴厲,如果奴婢逃走,抓回來後就要黥面,一次比一次嚴重,先是兩眼上方,然後是兩頰,最後是兩眼下方。

農村裡的傳統習慣,“為什麼說紋身的沒好人”,其實是歷史影響

在北宋的時候黥面的刑法才一律改為用針,也叫做“黥刺”,針對犯刑不同,所做的標記也不一樣,盜竊的是刺在耳朵後面,徒罪和流罪的是刺在臉上,犯重罪的不僅要黥面還要發配充軍。從《水滸傳》中就能看出來,裡面不少人物都是被瓊面的罪犯。後面的元明清,對於黥刑處罰基本都大同小異,到了清代後期,黥刑才基本被廢除。

農村裡的傳統習慣,“為什麼說紋身的沒好人”,其實是歷史影響

對於黥面也被士兵做沿用,但凡招募入伍的人,檢驗合格後會在臉上刺字,防止出現逃兵也便於管理,更有士兵以黥面來表示決心。在唐末的時候,朱瑾黥雙雁於額,號稱“雁子都”,朱溫針鋒相對組建了“落雁都”。最有名的故事當屬於“岳母刺字”了,其實這源於南宋的“八字軍”,當時的將士為了表示抗金的決心,在臉上刻著“赤心報國,誓殺金賊”八個子。

農村裡的傳統習慣,“為什麼說紋身的沒好人”,其實是歷史影響

在過去來說“紋身”基本就等同於犯罪了,已經讓人們對其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雖然現在已經消失,但是幾千年來的習慣卻並沒有改變,認為是一種不好的象徵。尤其近代的時候一些黑社會幫派中常常刺青比較普遍,這個更加深了人們對於紋身的厭惡,也就有了“紋身沒好人”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