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紀,中西部6個省全面大旱,對國家到底有多大影響

17世紀,中西部6個省全面大旱,對國家到底有多大影響

對於旱災,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我國疆域遼闊,幾乎每年都會有一些地區發生旱情,旱情的嚴重程度也不一樣。在17世紀前期,也就是明朝統治的末期,河南、河北、山東、陝西。甘肅等整個北部地區都遭遇了嚴重的旱災。由於災情嚴重,造成了大量的損失,很多百姓不得不加入農民起義軍。那麼,明朝末期的旱災,對於國家造成了過大的影響。

17世紀,中西部6個省全面大旱,對國家到底有多大影響

首先,我們聊一下明朝時期的經濟情況。明朝建立以後,採用了重農抑商的模式。但是,在明朝時期,每畝耕地在產量只有三四百斤。如果是災年,甚至只有兩百多斤。糧食產量很有限,農民們完成了賦稅和佃租以後,自己所剩無幾。在影視劇《雍正王朝》中,康熙皇帝微服私訪,在田間地頭詢問一位老農:‘今年大豐收,能吃飽飯了吧?’老農回答:‘我可不敢想,交了賦稅和租子,湊合能吃半年多吧。’

雖然這是清朝的故事,但明朝農民的情況基本上差不多。普通農民只能吃糠咽菜,換取一些雜糧,至於白麵,甚至連小地主們都不敢想。在傳統的農業社會,當時的科技並不發達。對於很多耕地來說,根本就無法灌溉,只能靠天吃飯。因此,當時的農民們經常祭拜各種神靈,祈求五穀豐登、風調雨順。

17世紀,中西部6個省全面大旱,對國家到底有多大影響

甚至在傳統的古樂中,還有一首《老天爺下甘雨》。對於普通農民來說,一旦出現旱災、水災和蝗災,就意味著糧食產量的降低,甚至是顆粒無收。一旦出現災情,立刻就會出現大面積的饑荒,因為大部分農民都沒有存糧。在《大明王朝1566》中,胡宗憲說了這樣的話:“農民沒有飯吃,就會變成饑民。今年不反,明年不反,後年必反。”

民以食為天,在傳統的農耕時代,糧食產量直接影響了朝廷的賦稅。一旦出現大規模的災情,農民無力繳納賦稅,朝廷的財政也會出現問題。在明朝統治的末期,面臨著小冰期氣候的嚴重影響,溫度出現了明顯下降。溫度不足自然會影響氣候,又直接影響了農作物的成長。當時,各地區的糧食都出現了明顯的減產。

17世紀,中西部6個省全面大旱,對國家到底有多大影響

由於清朝在東北地區崛起,農民起義此起彼伏,明朝額外增加了賦稅的標準,進一步加重的各地百姓的負擔。從萬曆皇帝在位的末期開始,明朝部分地區已經出現了嚴重的旱災。到了明朝崇禎皇帝在位時期,發生了幾百年內亙古未有的大旱,旱災波及了河南、直隸、山東、山西、陝西、甘肅等地,幾乎影響了整個北方地區。面對嚴重的旱情,各地官府根本沒有足夠的糧食和銀子賑災,因此出現了大面積的饑荒。

河南地區的官員上奏說:“大旱遍及全省,禾草皆枯,洛水深不盈尺,草木獸皮蟲蠅皆食盡,人多飢死,餓殍載道,地大荒。”陝西省的情況更嚴重,陝西官員在加急奏摺中焦急的寫道:“絕糶米市,木皮石麵食盡,父子夫婦相剖啖,十亡八九。”在奏摺的末尾,陝西官員認為“再不進行救濟,局面將無法控制。”

17世紀,中西部6個省全面大旱,對國家到底有多大影響

其中,旱情最嚴重的地區是山東省。按照明朝的文獻記錄,山東省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山東春夏大旱,雨無涓滴,田禾槁枯,千里如焚。十月,山東省州、縣災至十分者十之七八,餘亦皆八九,絕無輕災之地。赤地千里,大飢,人相食,死者山積。逃死者十之七八,尚存者十之二三,人煙鮮少。”

由於出現了非常嚴重的旱災,大量的農民淪為了流民。與此同時,原本已經進入低潮期的農民起義再次崛起。李自成、張獻忠等人,在河南等地,輕易拉扯了龐大的隊伍,各地的百姓不斷加入起義軍。其實,並不是為了什麼推翻明朝,而是為了最基本的吃飯問題。認真的說,明朝末期的大面積旱災,是壓垮明朝的重要原因。如果沒有各種內部因素,清朝想入關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17世紀,中西部6個省全面大旱,對國家到底有多大影響

旱災並非僅僅出現在明朝,在抗戰時期,河南省也發生了嚴重的旱災。在電影《1942》中,出現了這樣的鏡頭:警察署長說“我身為警察署長,一定要為10多萬兢兢業業的警察們說句話。哪裡有亂子,哪裡就有他們。如果不是有他們,河南早出了洪秀全、李自成了。”這僅僅是一個比方,但確實反映了旱災之後的嚴重情況。關於自然災害的問題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