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電,天一黑古人就睡覺?其實他們比我們想象中“嗨”得多

古代沒有電,天一黑古人就睡覺?其實他們比我們想象中“嗨”得多

如今,現代人的夜生活是很豐富的,當然這全依賴科技的發展,特別是電,這一顛覆歷史的發明。不過,說起來,電的出現也不過是百十來年的歷史,那麼我們把目光投向古代,他們沒有電,晚上沒有電燈照明,夜生活是怎麼過的呢?難道天一黑就睡覺了?其實,還是有點超出想象的。

古代沒有電,天一黑古人就睡覺?其實他們比我們想象中“嗨”得多

宵禁,夜生活的一根“刺”

古代官府一直試圖管理百姓的作息時間。《國語》中,魯桓公妻子敬姜教育兒子時說,為了防止人們過分安逸生出邪念,從天子、諸侯到平民百姓,每個人的作息都要安排好。

學者葛兆光曾總結:“對作息時間的管理,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對社會秩序的管理,大家步伐一致,各地時間一致,才會覺得像一個‘民族’,一個‘國家’。”

在夜晚,官府最容易失去對平民的控制,除了賭博、盜竊,最大的問題就是陰謀造反。例如唐宋時期,官員們發現各地常有“合黨連群,夜聚曉散”的人群,頓時感到如臨大敵,因為這些人很可能是食菜事魔的信徒,應該抓起來治罪。

因此,中國古代絕大多數時期都有關於宵禁的法令——

每到黃昏,城門閉鎖,各居民區也封閉起來,如無要事不得在街上行走,否則稱為“犯夜”,要予以處罰。

古代沒有電,天一黑古人就睡覺?其實他們比我們想象中“嗨”得多

對犯夜者的處罰有多嚴重?

舉一個與曹操有關的極端例子。他任洛陽北部尉時曾將皇帝寵臣蹇碩的叔父杖刑處死,僅僅因為他觸犯了宵禁。

不過,多數犯夜者不會受到如此嚴厲的處罰,依據《大清律》,

通常會處以30~50下的杖刑,拒捕者杖一百。

那麼,有人會問,不小心回來晚了怎麼辦呢?

《太平廣記》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天寶年間,佈政坊居民張無是走在街上,夜鼓忽絕,坊門都關閉了,

無奈之下他只好在橋下蹲了一宿

古代沒有電,天一黑古人就睡覺?其實他們比我們想象中“嗨”得多

明清時期的宵禁制度依然嚴格,清代北京內城(大致是今天二環以內)的每條衚衕口都有柵欄,其中皇城內116個、皇城外1199個。

這些柵欄每晚閉鎖,內城居民想要過夜生活也非常困難。

現今夜晚燈火輝煌的北京,在古代時卻是冷冷清清。

那麼,難道中國古代的夜生活僅限於室內嗎?

古代沒有電,天一黑古人就睡覺?其實他們比我們想象中“嗨”得多

躲開宵禁,夜生活照樣“嗨”

古人的夜生活同樣可以十分豐富,只是要想辦法避開宵禁制度。例如每年元宵節前後通常都會解除宵禁。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這些難得的浪漫之夜都發生在元宵節。

除元宵節外,繞過宵禁令的最簡單辦法,就是進入夜市區域後乾脆徹夜不歸,這樣就不受宵禁令的限制了。

古代沒有電,天一黑古人就睡覺?其實他們比我們想象中“嗨”得多

通常內城的宵禁比外城嚴格得多,而外城通常無人巡夜,

因此古代夜生活豐富的地點往往在大城市的外城中,例如北京的八大胡同、南京的秦淮河、杭州的北關、蘇州的閶門外等,或者乾脆就在城外。

如果不願在外面過夜,還可以享受上門服務。唐宋至明朝的中央地方官府往往蓄養“官妓”,方便公職人員設宴時陪酒。後來無論何人,只要肯花錢也可享受同等待遇,清代行話稱為“叫一個局”。

古代沒有電,天一黑古人就睡覺?其實他們比我們想象中“嗨”得多

宋朝無宵禁,夜生活最精彩

為了避免權臣當道,威脅皇權,宋代統治者也極力推崇百官追求富貴安逸。

宋代商品經濟發展,給人民的生活創造了空間。只要有錢,大家都可以尋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由此而推及其餘市民,

無論是何等身份,出於什麼緣故,處於什麼樣的地位,只要有需要,只要付出酬勞,都可以在夜市上找到適合本人情味和喜好的消遣辦法,這是宋代夜市一個最為分明的特點。

夜市、酒樓為宋代市民階層提供了美酒佳餚等各種享受,而說話、吟唱等各種俗文化也在夜生活中佔有一席之地。市民在酒足飯飽後,可以呼朋喚友去勾欄瓦舍聽小曲兒、看雜劇、買雜貨,盡情消遣。

古代沒有電,天一黑古人就睡覺?其實他們比我們想象中“嗨”得多

結語:

只有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人民有相應的購買能力和需求,才有可能將市場貿易時間延長;只有政治開放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取消夜間的禁令,使普通百姓和上層統治者一樣享受夜間的樂趣;只有文化提升到一定程度,才會使人們突破舊有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觀念,擴大生活層面和審美體驗。

夜生活的豐富程度在很大層面上反映出一個國家、一個朝代的文明發展程度。陳寅恪所言:“

華夏民族文化歷千年之演變,造極於趙宋之世。

然而,宋朝的意義遠不只此,嚴復就曾說過:“

中國所以成為今日現象者,為宋人所造就十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