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霸陵考古挖掘:有沒有數噸黃金和數十萬件文物在等待出土?

陝西省西安市白鹿原的“江村大墓”被確定為漢文帝劉恆的安息之處,也就是史書中的“霸陵”。

從鳳凰嘴到白鹿原,漢文帝霸陵這次移位,此前“判定霸陵在鳳凰嘴”的考古專家也不必自責,因為史料記載也不完全可信,加上世代相傳以訛傳訛,出現些許偏差也是在所難免。

漢文帝霸陵出現在白鹿原,陳忠實會很驚喜,驚喜的原因,看過那本書的讀者諸君都知道,而霸陵新址的確定,還會帶火一部電視劇,這對陳忠實先生來說,簡直是喜從天降。

漢文帝霸陵考古挖掘:有沒有數噸黃金和數十萬件文物在等待出土?

陳忠實先生的《白鹿原》這樣描述當地環境:

“從白鹿村朝北走,有一條被牛車碾壓得車轍深陷的官路直通到白鹿原北端的原邊,下了原坡涉過滋水就離滋水縣城很近了。”

不管白嘉軒有沒有去“江村大墓”挖幾鍬土,對這場考古發掘寄予厚望的考古專家可能要失望了:其一,劉恆這樣一位備受後世敬仰的帝王,我們應該對他的陵寢進行原封不動的保護,還是像對清十三陵那樣挖開看看?其二,即使對霸陵古墓進行保護性挖掘,又能出土多少有價值的文物?

按照常理推算,如果漢文帝劉恆的霸陵儲存完好,進行考古發掘,就至少能發掘出數噸黃金和數十萬件文物——這一點我們可以拿海昏侯劉賀做一個參照物。

漢文帝霸陵考古挖掘:有沒有數噸黃金和數十萬件文物在等待出土?

漢朝興厚葬,我們熟悉的那個只做了二十七天皇帝卻做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錯事的海昏侯劉賀(他還有兩個稱號,叫昌邑王和漢廢帝),雖然他最後連四千戶食邑也被削得只剩一百戶,但他的陪葬品卻豐富得驚人:出土文物一萬多件,其中完整的純金器皿多達四百七十八件,重量超過一百一十五千克,其中不乏大金餅、小金餅、大馬蹄金、小馬蹄金、麟趾金、金板這樣五花八門的財富象徵——海昏侯大墓的發掘,證實了漢朝金與銅是兩個概念,這也跟《史記》和《漢書》的記載完全符合。

據《史記》和《漢書》的“平準書”和“食貨志”記載,秦漢兩朝的貨幣,分黃金、白銀、銅三種:“

秦兼天下,幣為二等:黃金以溢為名,上幣;銅錢質如周錢,文曰半兩,重如其文;金有三等,黃金為上,白金為中,赤金為下

(白金,銀也,赤金,丹陽銅也)

漢文帝霸陵考古挖掘:有沒有數噸黃金和數十萬件文物在等待出土?

秦漢時期的黃金跟今天的黃金是一個概念,赤金則是指鑄錢用的黃銅(銅鋅合金,色黃)或紅銅(紅銅即純銅,又名紫銅),漢文帝劉恆的身份跟海昏侯劉賀,一個在龍飛九五,一個曳尾塗中,劉賀的海昏侯墓尚且能收集到一百多千克黃金,劉恆的霸陵該有多少黃金,想想都能讓人心跳加速。

考古專家應該都飽讀史書,在細看《史記》和《漢書》的“文帝本紀”之後,大家可能會有一些失望,在失望之餘,還會想起宋朝文豪蘇軾講過的一個笑話,這個笑話在考古和盜墓兩界都有流傳,不過版本稍有不同,大致意思是這樣的:

“有一個盜墓者挖開了一個帝王的陵墓,墓中的王者說:‘我是漢文帝劉恆,所陪葬的不過些紙衣,瓦器,除去這些就再也沒有別的了,你想要,就拿去好了。’”

海昏侯劉賀是劉恆的“前任”,如果劉賀靠譜一點,就沒有後來的文景之治和漢武帝痛擊匈奴了。

漢文帝霸陵考古挖掘:有沒有數噸黃金和數十萬件文物在等待出土?

漢文帝劉恆汲取前任漢廢帝劉賀的經驗教訓,不但在生前艱苦樸素,在臨終前,也留下遺詔命令薄葬,這道遺詔在《史記》和《漢書》中都有明確記載:

“天下萬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當今之世,鹹嘉生而惡死,厚葬以破業,重服以傷生,吾甚不取。且朕既不德,無以佐百姓。今崩,又使重服久臨,以罹寒暑之數,哀人父子;傷長老之志,損其飲食,絕鬼神之祭祀,以重吾不德,謂天下何!”

漢文帝這番話說得很重:如果你們給我大量的陪葬品,就等於是坑我!

文景二帝的交接班比較平穩,而且漢文帝駕前老臣仍在,漢景帝劉啟能否自作主張厚葬先帝,還真不好說:周亞夫等人的脖子都很硬,如果劉啟在操辦葬禮的時候太過鋪張,估計反對的聲音一定會很大。

漢文帝霸陵考古挖掘:有沒有數噸黃金和數十萬件文物在等待出土?

我們翻遍了漢朝史書,都沒有找到任何一位重臣諍臣勸阻劉啟大辦喪事的記載,這說明劉啟遵從了漢文帝劉恆的遺囑,及時而有效地剎住了皇家厚葬之風。

但是再看看其他史料,我們又產生了另外的疑慮:從貧瘠代地走來的劉恆一生簡樸,而他的後世子孫含著金鑰匙出生,花起錢來都大手大腳,能否遵從先帝的遺詔,那就很難說了。

漢朝出手最大方的皇帝,當屬漢世宗孝武皇帝劉徹,他兩次賞給衛青霍去病賞賜,就達到了五八萬金——現在還有專家在爭論那五十萬金是黃金還是赤金(鑄錢之銅)。

不管漢景帝劉啟有沒有遵從父皇遺詔進行薄葬,漢文帝劉恆的霸陵應該都不剩什麼東西了——東漢末年的軍閥董卓和曹操,應該已經把那裡的寶貝都搬空了: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可是比現在的專家更知道漢朝歷代帝王陵寢在什麼地方。

漢文帝霸陵考古挖掘:有沒有數噸黃金和數十萬件文物在等待出土?

不管漢文帝霸陵還有沒有文物可以挖掘,但是這一驚人的發現,肯定會令許多人興奮不已:能一睹千古名君的陵寢真容,可謂不虛此生,職業生涯,也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霸陵熱潮”洶湧,讓我們還想起了十三陵中那位比較倒黴的萬曆皇帝明神宗朱翊鈞:當年他的定陵地宮被經驗不足的考古專家倉促地開啟,在地下安然沉睡數百年的精美珍貴的字畫、絲綢等文物遇到空氣迅速碳化,造成了重大而又無法挽回的損失。

霸陵是否應該發掘,應該怎樣發掘,這不是筆者應該考慮的事情,但是咱們可以在這裡討論這樣兩個問題:經過無數次改朝換代兵火摧殘,漢文帝的霸陵還能安好如初嗎?如果霸陵仍然儲存完好,這次是否能挖出數噸純金和數十萬件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