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治時長六百年,一半時間在遷都的王朝

歷史上有這麼一個王朝,享國長達六百年,卻有一半時間在頻繁的更換自己的王城,這個王朝就是商朝,公元前1600年商湯帶領部落聯軍與夏桀決戰於鳴條,桀兵敗而死,夏朝滅亡,商朝興起。建立了華夏文明史上的第二個王朝,開啟了享國六百年的歷史政治,當然也開始了他頻繁的遷都史。

統治時長六百年,一半時間在遷都的王朝

商朝相較於夏朝來說,各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要說夏朝是部落向家天下貴族制轉變的話,商朝那就是一個典型的封建貴族奴隸制社會。對於我們研究商朝的歷史來說,有一點特別好的就是,商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同時期文字記載的王朝,可以明確的瞭解商朝的政史歷程。回到我們本篇的主題,我們一起看一下這個一直在遷都路上奔波的王朝。

統治時長六百年,一半時間在遷都的王朝

公元前1600年,商湯經鳴條之戰推翻暴桀的統治,於亂世中建立了商朝的基業,定都於亳(今河南商丘)商朝正式登上了歷史的舞臺,做商王13年,在位期間吸取了暴桀走向滅亡的教訓,團結各方諸侯,重視人才,重用伊尹、仲虺變法革新,國力日漸強盛,使諸侯萬邦臣服。這一時期國泰民安,政事繁榮,是商朝不可多得繁華期。湯在位13年去世後,商朝就走上了奔波遷都的旅程;有史為證:《竹書紀年》記載“商王仲丁自亳遷於囂、河甲自囂遷於相、祖乙遷都於邢、耿、庇、南庚自庇遷於奄、盤庚自奄遷於北蒙,曰殷”。

統治時長六百年,一半時間在遷都的王朝

仲丁遷都

商湯死後商朝統治氏族的即位問題多變,時而子承父位,時而弟承兄位,至仲丁時期,前前後後經歷八王統治,仲丁時期,由於當時的都城亳位於黃河邊上,黃河決堤,水淹都城,不得已開始遷都。就將都城遷到了囂(今河南鄭州),也有說是商朝仲丁前面商王由於繼承製度混亂,內部耗損嚴重,都城亳的物資已經為無法滿足貴族大量的物質需求,他們為了找尋更加富足的地方,就將都城遷到了囂。具體如何有待考證。

統治時長六百年,一半時間在遷都的王朝

河甲遷都

河甲是商朝歷史上比較賢明的君王,即位時面臨著父兄留給他的爛攤子諸侯叛亂,對此河甲也是無比的燒腦,殺了吧落得個暴君的罵名,萬一同夏桀一樣葬送了祖輩積攢下來的家業,不殺吧天子之威嚴何在,於是找來大臣商議解決之法,才發現癥結的所在,都城的位置對於商朝現在的版圖來說把控諸侯不便,遂下定決心遷都,將都城遷到了黃河以北的相邑,不僅解決諸侯叛亂癥結,也解決了民心不穩的問題。

統治時長六百年,一半時間在遷都的王朝

祖乙遷都

祖乙遷都就是典型的逐水草而居了,河甲去世後,祖乙即位,開始他的三遷都,第一次自相遷到耿。貴族內部的大規模損耗,導致祖乙即位時相這個舊時的都城已經處於積弱的局面,於是就盯上水草肥美的耿,將都城遷到耿之後藉助這裡的繁華物資,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好景不長,大雨之下,耿也變成了一片汪洋,祖乙不得不再一次踏上遷都的旅程,第二次祖乙又盯上繁華的邢,可惜了邢也沒有擺脫被水淹的命運,可能是古代人的地理知識儲備量不夠,祖乙的這兩次遷都選的都是水窪之地,這也註定的天天享受被水淹的情況。祖乙的遷都之旅還在繼續,這一次祖乙看上了庇這個繁華之地,都城遷到這裡後,可能是上天感念祖乙遷都的恆心吧,自此安定了下來,可是我們的商王祖乙就沒這麼幸運了,定都庇之後,商朝開始大力發展,這時候祖乙心裡可能不在為遷都事兒擔心了,但卻一病之下再沒有起來,不久就去世了,可惜了這位一直奔波的商王,在位就沒有幾天安穩的日子,就去找老祖宗彙報工作去了。

統治時長六百年,一半時間在遷都的王朝

南庚遷都

南庚,商頃王,在位時商朝再次進入了混亂時期,國運再次衰弱,不得不將都城從庇遷到奄(今山東曲阜),歷史上對於商王五次遷都的記載,只有商頃王南庚遷都奄的記載最少,究其原因可能是商朝統治者覺得這次遷都是他們統治的汙點,儘可能消除了一些關於這次遷都的文字記錄吧。

統治時長六百年,一半時間在遷都的王朝

盤庚遷都

要說商王遷都影響最深遠的還要數盤庚遷都了,盤庚有野心有抱負,不想偏安一隅,想要重回權力巔峰,但這時的商朝臣民已被商朝建國以來的多次遷都搞得身心俱疲,遷都就彷彿他們心目中的一個刺,一提起就是血粼粼的教訓,沒有人再願意遷都,可是盤庚卻態度很堅決,他告訴臣民大商要經歷五次遷都,才能長治久安,萬世不朽,這是老祖宗昇天之後,天帝告訴老祖宗的,老祖宗託夢又告訴了他,臣民一聽這麼神異的事情,都信以為真,然後就開始轟轟烈烈的遷都大計,這一次盤庚遷都於北蒙,歷史記載為殷。遷都到殷,意味著商朝的政權中心又一次回到了版圖中心,方便了對周邊各個諸侯國的把控,加強統治地位,使得商朝出現了復興局面,至此商朝轟轟烈烈遷都大奔波也結束了。

統治時長六百年,一半時間在遷都的王朝

五次遷都前四次可以說是都為追逐水草肥美之地而生存,只有盤庚看到了自身強,哪兒都是王都,他為了光復先祖之榮光,將都城遷到了商湯建都的附近,使得商朝出現復興局面。可見政權的強硬不在於一直奔波於繁華之地,而是心繫萬民,悉心國事,強大己身,才能使王朝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