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過這些可憐的讀書人吧,狀元哪那麼廉價?看看這些大文豪的功名

昨天晚上在家,陪媽媽看電視劇,講一個女孩子女扮男裝參加科舉不小心考上狀元的故事。

科舉考試最後一關,也就是每三年舉行一次,在首都由皇帝主持的考試,獲得及格的就是進士,進士中的第一名,俗稱“狀元”,第二名稱為“榜眼”,第三名稱為“探花”。

根據百科,

從隋朝創辦科舉以來,一直到清末廢除科舉,將近一千三百年的歷史中,中國總共出過552個狀元,比現存的大熊貓數量還少,是非常稀有的動物。

放過這些可憐的讀書人吧,狀元哪那麼廉價?看看這些大文豪的功名

上海有個薛間村,因為清宣統年間村上王姓人中了武秀才,松江府贈匾“薛間村”,於是秀才村名也應運而生,至今,村裡的道路、河流都以“薛間”冠名。宜興也有個村莊叫做“秀才”,閩南漳浦縣也坐落著一個古色古香、宏偉壯觀的清代秀才村,這些都是因為以前當地有個書生考上了秀才。

請注意,在真實的古老農業社會中,考上個秀才就算是地方大事了,足以讓一個村莊因此命名;如果考上舉人,在自家門前立個舉人杆,已經算是光宗耀祖;考上進士就更不得了了。

比如我們的臺灣省在清領的212年當中,考上進士的也不過31人,考上狀元的,一個都沒有。事實上,任何一個時間點,全中國數十萬個以功名為畢生志願的讀書人當中,在唐朝,每次放榜也僅有約25個進士名額,之後各朝名額不定,了不起不過三四百之數。尤其要強調的是,科舉可是每三年才考一次,中進士大概比今天的中科院還要難考。因此,只要考得上進士,絕對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就如同我們會承認清華北大的學生都是念書非常優秀的學生,而不是隻有第一名那個同學才算優秀生。

然而在我們中國古典戲劇當中,男主角如果是個書生,赴京趕考的下一幕必定是考上狀元,簡直成了個不可避免的公式,例如《鍘美案》的陳世美、《琵琶記》的蔡伯喈、《西廂記》的張君瑞、《白蛇傳》的許仕林、《紫釵記》的李益、《荊釵記》的王十朋、《王魁負桂英》的王魁、《狀元譜》的陳大官等等不勝列舉,彷彿沒考上狀元跟落榜是同義詞一樣。唯一想得到的例外是《玉堂春》的王金龍,考了個進士第八名,沒考上狀元大概是因為這是真實故事改編的緣故。

放過這些可憐的讀書人吧,狀元哪那麼廉價?看看這些大文豪的功名

總之狀元在戲劇裡就好像是個廉價物一樣,唾手可得、隨叫隨有,搞得現在的高考學生都能冠上狀元之名。狀元要真這麼好考,肯定氣死了千千萬萬的古代讀書人。

看看古往今來的文學才子,最有名的李白、杜甫連進士都不是,更別說狀元;

“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他們八個通通都不是狀元;

明代的“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通通都不是狀元,其中甚至只有徐禎卿擁有進士資格;

清初三大家:袁枚、趙翼、蔣士銓,通通都不是狀元;與袁枚號稱“南袁北紀”的紀曉嵐也不是狀元;桐城派的方苞、姚鼐也不是狀元;寫下筆記小說代表《聊齋志異》的蒲松齡考了一輩子科舉,只考上過秀才。

放過這些可憐的讀書人吧,狀元哪那麼廉價?看看這些大文豪的功名

恕我孤陋寡聞,我認識的歷史上真實的狀元郎只有寥寥數個:唐代詩人王維、賀知章、張九齡、書法家柳公權、宋代寫《破窯賦》的呂蒙正、寫《正氣歌》的文天祥,清代光緒皇帝的導師翁同龢。以此足見在歷史上大放異彩的多半不是狀元,戲劇皆以狀元的含金量來顯示主角的才氣,顯然是太過火了。

放過這些可憐的古代讀書人吧,狀元哪那麼廉價,不要再動不動就狀元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