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霸先修內,管仲拜齊相

圖霸先修內,管仲拜齊相

說起管仲,人們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管鮑之交了。但是今天要講的可不是這個,還有一件大事,就是管仲拜齊相。

管仲所處的時代,是春秋初期。周王室勢力衰微,不僅沒有了對諸侯國的控制能力,而且自己也只相當於一個二等的諸侯國,只不過是還保持著“天下共主”的虛名。這時候,諸侯國的實力膨脹了起來,隨著發展諸侯國對別的國家的土地和人民佔有慾越來越強,就出現了頻繁的兼併戰爭和大國爭霸的局面。

就在這時,齊桓公登上了齊國的君位,並且聽從了鮑叔的建議,設計謀將管仲迎接到齊國,準備封以國相,管理國政。但是呢,齊桓公根本都沒有爭當霸主的意識,只想安定好齊國就完事了。所以第一次見到管仲,和管仲談話時候就問:“您看齊國的社稷可以安定嗎?”管仲回答:“君如果能成就霸業,社稷就可以安定。否則就不可能安定。”齊桓公說:“我不敢奢望幹那麼大的事業,只不過想安定社稷罷了。”管仲再三的勸說齊桓公樹立圖霸的信心,桓公依然說“不能”。於是管仲說:“君上免除了臣的死罪,是臣的幸運。然而臣不能像召忽那樣以身殉糾,就是為了安定齊國社稷。君不圖霸業,就不能安定社稷。社稷既不能安定,臣就是空食齊國之祿。既不能以身殉糾,而又空食祿,臣實在不敢這樣。”說罷轉身就走。桓公這才著急的把管仲召了回來,羞愧的說:“我一定努力成就霸業就是了。”管仲這才莊嚴的向桓公行君臣大禮,然後說:“今天君許諾成就霸業,臣才敢接受君的任命”。就這樣管仲成了齊國的相。

管仲任齊相後,為了幫助桓公稱霸諸侯,聯合桓公制定了參其國、伍其鄙、定民之居、成民之事的方針。還對齊國的舊法做了全方位的審查,該改的就改,該廢的就廢,取捨的標準依據現實的需要。選拔人才上,提出了“匹夫有善可得而舉”的政策,刺激了庶民修德上進報效國家的積極性。中央設五官,五官上統於相,相聽命君。

就這樣建立了一個謀求霸業所需要的強有力的中央領導體系。

這一系列的整改方案都得以施行,齊國才如雨後春筍一樣強盛起來。